浅谈利用课前预设来推进语文自主学习

时间:2022-07-10 11:55:19

浅谈利用课前预设来推进语文自主学习

摘要:课前预设是针对教材、针对课标、针对学情,为更好地利用教材来进行语文教学,特别是开展语文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教学阶段。它是结合学生学情分析教材和教学要求,提出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过程。实现有效的教学预设,必须关注考纲和课标要求。同时还必须以学情为依据,关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以此为重心,在关注个体差异的过程中,对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问题,因材施教,各个击破国。特别是对预设的目标,如何进行有效检测,并引导学生深化探究,是实现预设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期望效应;目标落实;过程与主体;检测探究

在教学展开以前,每个教师对自己即将开展的教学都会有自己的价值期望,在每一个目标上都有自己的预设。如果达到了预设目标,师生必然有成功的感受,这可以看作是教学动机的原理。而当其对学生要达到的心理、智力能力行为状况或变化预先设定时,这种内在主观倾向往往会反映在教师的外在行动上,从而给学生营造某种特定的心理环境,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学习倾向,这就是教师的期望效应。

实现有效的教学预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课前预设其实质是教学目标的细化,是备课的前提,是从关注教学内容到关注教学对象、过程和结果的延伸,是建立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学案、讲学稿、预习提纲,其实质是教学预设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相对宽泛,教学上存在较多的自由度和不确定性。因此,语文教学的预设,尤其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形式的教学模式,其目标的实现必须尽可能加强其的可控性和约束性。笔者试以教学人教版必修Ⅱ的《囚绿记》和《赤壁之战》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在人教版必修Ⅱ的教学内容中,《囚绿记》和《赤壁之战》是相对难度较大的教材,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也比较高,但只要预设定位准确,指导得法,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在设定教学预期上,笔者主要注重关注以下问题:

一、关注一纲一标,找准教学方向

在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按照高考大纲的要求,共有13个实词:曾、得、盖、既、望、少、是、适、属、兴、徐、遗是高考常考词语。毕竟我们的教学,不能脱离高考目标的要求,学生都必然选择高考、升学作为学习的目标。因此,在关注学生学习时,必须关注考纲的要求。此外,常考的虚词有“乎”、“且”、“然”,常见的词类活用有名词作动词的“渔椎”,作意动用法的“侣”、“友”,动词用如使动用法的“舞”、“泣”。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必须把考纲对教学内容中的要求提出来,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得到落实。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应该对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囚绿》一文作者写自己“囚”绿的行为,其用意是什么,与当时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很容易在这一点上把握不准、挖掘不深,甚至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课前预设时,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对考纲在学习目标上的落实,必须先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学。

二、关注重点难点,对准学习重心

在进入课堂以前,教学的预设除了准确把握“一纲”、“一标”,更要厘清教学的重点难点,只有知道了重点、难点所在,教学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就上面所列《赤壁赋》一文的实词来看,教学的难点、重点主要是“曾”、“盖”、“生”、“如”、“适”、“少”、“属”这几个字,因为它的意义古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义,很可能要借助词典或参考书,才能了解其意义。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这些词语作必要的提示,让学生去重点把握。

在对苏轼人生观的认识上,学生也可能在学习上产生偏差,在行文过程中,空易对作者到底是消极还是积极的人生态度产生疑虑,对除作者之外的另一形象“客”产生认识错误。作品中作者虽然写的是江上主客就人生自然相互问答,阐述观念,其实这正是作者内心矛盾双方的斗争过程,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把握文章的实质,这其实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在记《囚绿》一文中,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诸如“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舰海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这样的句子,理解起来感到吃力。因此,要引导学生预先了解文章的背景,以及当时的时代特征,才能把握住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精髓。

关注学习主体,注重因材施教

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各人的语文基础、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展自主学习时,教师一般都会把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分组搭配,以分组共同学习来开展。尽管如此,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时,依然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分配学习任务,在教学预设时,针对不同的学习主体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赤壁赋》中作者矛盾心理在文中的体现,就属于比较艰深的问题,许多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把握,就应该让能力强一些的学生来带动大家共同分析和思考容易一些的词语、句式,可以以复习带动自主学习的方式,在文言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中去开展。因此,针对不同的个体,设置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问题,是自主学习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四、关注学习过程,落实各个击破

在开展语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展开和深入,各种问题就会被学生逐渐地提出来。他们所提的问题,有共同性的,大家一时都难以理解的;也有个别性的,少数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的问题。由此,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事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有充分的预设,对问题的层级做到心中有数。共同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们共同讨论来解决,有些甚至可通过课堂上查资料、作比较,将问题引向深入、做到举一反三。但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教师自己的功课必须先做扎实。

不同层级的问题,针对不同的要求,交给不同的个体;不同层次的问题,是个别回答,还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共同学习解决。这些不同的解决方法,既关系到自主学习的成败,又关乎保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囚绿记》一文时,学生们在谈到《囚绿记》对当时的青年在思想上起到什么作用时,有学生说,“《囚绿记》激励广大青年奋起抗日,保家卫国,该文是一首在国家危难以时刻激发人们抗争的战歌”。显然该生在学习时,对文章的背景和主题缺乏准确的把握,但这一说法却得到了不少学生的支持。这样的问题,显然不是个人或小组学习讨论解决得了的。

五、关注课堂检测,深化探究目标

检测是了解自主学习成果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课堂检测要达到三个要求:1.检测的覆盖面要尽量广,涉及各个能力层级,涵盖学习要求;2.检测的目标性要强,注重了解学生对难点重点的掌握;3.检测要体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目标,让学生对学习作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例如《赤壁赋》一文的学习成果检测,就不仅要涉及到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特点,还要涉及作者的人文思想,对天地人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对苏轼的世界观作深入的探究。

过去传统的教学课堂检测,往往被课后作业简单代替,缺乏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没有层次和深化,显然这样的检测是起不到关注学习成果的目的的。

总之,课前预设就像是一场战争的战前战略方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对各种情况、问题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研究,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和深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上一篇:吴克“唱作天王”要脱轨,不要出轨 下一篇:有效英语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