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公司的安全管理

时间:2022-07-10 10:42:00

浅谈供电公司的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安全稳定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较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对企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荣誉感,在安全生产上没有“责任重于泰山”的认识,在安全管理上没有对其规律、关系、原则有清醒准确的认识,则在安全生产上就会限于被动、盲然。供电企业只有不断地从发生的事故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寻求减少一般事故和杜绝重大事故的客观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使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供电公司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标准及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根据生产实际及时进行修编和完善。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在制度的条款或细节上要切合本单位实际,确保公司职工有章不循。

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责任分解到班组,落实到个人。建立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工作模式,确保每个员工、每个部门需要监控的部位,上级清楚、别人知道、自己明白。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时修正、完善和补充职工的岗位职责,确保安全生产制度全面覆盖,不留安全隐患和监控死角,在开展评估、检查、评价工作时,能客观地评价各岗位安全生产工作和措施的到位程度。发现问题就能追究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整改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就更有针对性。

二、深化安全教育,夯实思想基础

多年来,供电公司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做到了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是,一些事故隐患和违章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或重复发生。究其因,有一点非常清楚,这就是安全意识不强。这与安全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有关,为此,应采用针对性强、分阶段、递进式的安全思想教育方式。

三、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生产技术的关系

在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有大量的工作依赖于生产技术。从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上看,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都与生产技术有关。要降低人身事故的风险率,除了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外,还应该在设备改造上多下功夫,尽量减少装置性违章,提高电气设备的绝缘防护能力,降低电气设备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威胁程度;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以及供电可靠性方面,更是与生产技术息息相关,从电气设备和电网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的各个环节上,都必须以安全可靠为出发点。由于电力行业属于高度危险的行业,日常工作中大家都一经习惯于将安全与技术统筹进行考虑,有时甚至会将两个概念相提并论,等同起来看待,虽然这种做法有失准确,但也充分说明安全生产与生产技术的紧密联系性。

四、加强设备整治,提高运行水平

1、注重现场安全管理,实行关口前移。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战场。在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中,要正确看待生产现场工作质量与安全生产的关系。生产现场工作质量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防止出现安全隐患最终酿成事故时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

2、提高设备运行水平,开展循环整治。要提高供电可靠性,防止发生停电事故。

五、克服形式主义,做到高、严、细、实

目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企业上层领导对安全说得多,做得少,布置得多,检查得少……形成了粗放型管理;二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存在着上边说一说,下边动一动,对安全管理工作不主动;三是在企业基层,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是自己生命的需要,认为安全生产纯粹是“上头”的事情。孰不知,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形式主义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因此,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就必须在安全管理上做到高、严、细、实。即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严格,一抓到底;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得细致;安全管理工作要务实。

六、是建立日运行分析机制,不断完善工作评价体系

日运行分析机制是及时协调解决生产问题的一种方法。各各单位(岗位)对当天安全生产监控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或偏差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措施,在第二天的班前会上进行汇报;对本班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单位或报请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定专人跟踪解决。通过日运行分析机制,不但公司管理层能够全面掌握安全生产的状况,而且能及时消除生产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实现安全监控的闭环管理。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真实体现和行动,是防止特、重大及频发性电力生产设备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大幅度减少以至消灭恶性事故的一剂良药,是规范管理实现生产管理标准化、制度化的重要途径。开展安全性评价,不仅有利于了解本企业安全管理基础的确切状况,发现薄弱环节,也有利于防范措施的制定及贯彻落实。企业通过查评确定整改项目,可以消除一批不安全因素,从而推动了整改措施的全面落实。同时,通过查评,还有利于各级责任制的落实。包括规章制度,上级颁发的文件执行情况检查,便于及时修订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开展各项技术监督。通过查评,能发现技术监督不到位的地方,有利于建立技术档案与实施计算机管理。安全性评价是全面规范化的安全检查,与日常安全管理相辅相成。

供电公司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实行隐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能作为一项“运动式”的活动来开展,应作为公司“常态化”的一项工作来抓。工作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必须紧密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按照岗位日常的工作职责进行查评,实行“干什么(内容)就评什么(内容),评什么(内容)就定什么(标准)”,避免出现评价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脱离的现象。评价结果应作为公司制定“反措”、“安措”或设备大修、改造项目的依据,给予优先安排。对员工存在的问题应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来解决。

上一篇:独立学院课堂教学管理浅谈 下一篇:浅探新形势下高校后勤企业如何稳定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