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庆市高职高专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与文化课的对称发展

时间:2022-07-10 10:06:21

浅谈重庆市高职高专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与文化课的对称发展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存在的矛盾,并针对矛盾问题进行分析,为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总结出体育特长生全面发展策略。

关键词 重庆市;高职高专;体育特长生;文化课;专业训练;对称发展

体育特长生,是指那部分对体育运动产生爱好,又有一定的素质水平和专项运动能力的学生。是相对一般学生而言的,他们在体育方面具有较好天赋,通过专门系统的训练达到一定专项水平,并在相应的体育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的广大青少年学生。一般来讲,体育特长生体格健壮,性格开朗活泼,敏捷好动,多数学生长于专业之动而短于文化学业之静,因此,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普遍较差,文化学习兴趣不高。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与文化成绩的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1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特长生以及教练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资料检索,收集了相关资料作为理论依据,为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1.2.2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与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为论文研究提供实证。

2.结果分析

体育特长生目前发展状况分析

造成体育特长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特长生作为校园里比较独特的小群体,往往因为人数少而成为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他们缺少关注,缺乏科学的管理与教育,现行的特长生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重“特长素质”轻“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导致了学生畸形发展

在众多教育者眼中体育长生是“另类”学生,总认为他们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是教学管理中的包袱。特别是学校用考试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加重了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问题的严重性。这样导致在文化学习中对体育特长生关心帮助不够,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所以,文化课教师的态度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有些校长和教师对大多数体育特长生糟糕的文化成绩和个别体育特长生较差的思想表现心知肚明,但是,真正想办法帮助教育去提高他们的学业和思想素质的确实很少,学生的文化学习基础越来越差,学业上会越来越困难,因此丧失自信心而放弃学习的人会越来越多。

2.2重“机械管教”轻“情感教育”

体育特长生的教育,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感,人既是理性的,更是有感情的。重“机械管教”轻“情感教育”的简单粗暴的教育管理方式僵化了师生关系,恶化了学生身心的和谐成长。感情决定着思考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结果,作为教育工作者,做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工作,特别要注意方式与方法,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现实中,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着简单体罚和打骂训斥的现象。教练员要多以鼓励自主发展为主,以爱为基石,以正确的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积极开发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德性、人格为根本。体育特长生的思想教育必须根据青少年情绪发展特点和个性、自我感知和性别的差异,及时化解体育特长生的负面情绪的;同时,要着力培养体育特长生的集体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通过榜样激励、形成互助小组、开展主题班会及组织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等方式和方法,让体育特长生感受到师生间的关爱,真正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产生集体归属感;开展挫折教育,增进体育特长生的意志品质,以开家长会、家访、教师和家长联谊会等活动,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互动,为体育特长生的意志品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2.3生理因素影响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效率低下

在训练活动中,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和相应的细胞会随运动刺激次数的增加,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适应、习惯。当接触到与运动有关的刺激条件时,人体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当处于安静状态的环境等刺激时,则被强制性休息。同样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体育特长生,在运动场等与运动有关的刺激环境中时,其身体机能处于兴奋状态,但在教室等与安静有关的刺激环境下,则被抑制。这种适应性的生理变化,往往是个体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的,从而造成了体育特长生在教室、图书馆等安静的环境下,副交感神经系统占主导地位,易被大脑强制性的命令休息,而当理性提醒他不能睡觉时,则要通过下意识的小动作等对运动系统的持续刺激,来刺激神经系统保持兴奋,但这样就把学习的注意力转移了,最终出现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状况的发生,这里的头脑简单,并非特指神经系统或思维活动的效率低下,而特指对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效率的低下。

3.体育特长生专业训练与文化成绩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3.1明确体育特长生文化教育的目标、指导思想、任务

对体育特长生的教育首先要指出文化知识对其日后发展的重要意义,让体育特长生明确:辛勤的汗水,优异的运动成绩,不一定能给他们带来以后的美好发展,只有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才有可能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深造,将来才有可能找到好的工作,生活才会美好。今后一个时期,体育特长生文化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为培养既能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要逐步建立与竞技体育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结构合理、符合竞技体育人才成长规律,具有一定特色的体育特长生文化教育办学体系,使体育特长生的文化素质有明显提高。体育特长生文化教育工作的具体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对体育特长生进行德育教育、传统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把提高体育特长生基础教育水平和培养体育特长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做到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体育特长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体育特长生运动技能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体育特长生升学;有利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3.2学校领导要提高对课外体育训练的管理和认识程度

学校领导要提高对课外体育训练的管理和认识程度,不仅要加强宏观控制,而且微观管理也要到位。同时,学校领导、老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摆正体育在学校整个教学中的位置,同时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及体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从上至下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运动训练。学校可以考虑给相关班主任一定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参与、协助训练的积极性,以保证训练时间的落实,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

3.3合理利用课外时间

抓紧训练工作,提高训练质量,为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应尽量少占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合理利用课外学习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与训练的效率。同时,教练员要加强与文化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取得他们对训练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文化课教师要在态度、语言、行为上多给予运动员关心、帮助、指导,决不能有歧视思想。

综上所述,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与专业训练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关系。只有解决了这一主要矛盾,学生才能在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训练上取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以文化课的学习为基础,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中去,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和训练工作搞好,让体育特长生取得文化课学习和运动成绩的双丰收,做到真正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万欣.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J].少年体育训练,2010(05):23-26.

[2]管格,邱晋军.高中体育特长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8(9):12.

[3]马允乐.浅谈体育特长生的学习与训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4):26-28.

上一篇:浅析颜元的人性论思想 下一篇: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