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原料采购风险及其防控措施探讨

时间:2022-07-10 07:51:47

企业原料采购风险及其防控措施探讨

摘 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自由化竞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从铜原料采购的角度分析,其风险包括来自企业外部的资源风险、价格风险、欺诈风险、质量风险和来自企业内部的库存风险、销售风险等。企业原料采购部门必须针对这种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风险,详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形成风险的诱因和影响程度,从而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减少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各种损失。

关键词:铜原料 采购 风险 防范

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市场经济是在一种竞争的、开放的、平等的条件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资源的有效配置,给了企业最大限度的自由性,同时,也给了企业更大的风险。特别是铜原料的采购工作,外部环境对其影响巨大。同时,它又服务于企业内部加工和销售,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和经营,给企业内部生产和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进行外购原料风险分析并制定风险防控体系,势在必行,也是企业风险防控体系的一个总要组成部分。

一、铜原料采购风险分析

(一)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分析

1、资源风险:原料采购首先要有资源、有提供原料的渠道。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给了生产企业最大的自由、自,何时生产、生产多少、何时销售、销售多少,都由生产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由决定。尤其是在我国铜资源严重不足,大量需要进口的情况下,国内铜原料生产企业决定着国内资源的供给量,这就给下游加工企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加工企业的资源供给量的风险。

2、价格风险:铜原料采购价格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原料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是否能够抓住机遇,适时适当调整原料采购价格,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3、欺诈风险:欺诈是伴随着市场经济有生具来的产物,只要有买卖就存在着欺诈,就存在着被欺诈的风险。我矿在这方面同样有着经验教训。

4、原料质量风险:外购原料的质量,对企业生产加工、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原料采购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企业提供的原料质量标准采购原料。但是,在原料严重紧张的形势下,在可以满足加工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原料采购标准,是增加原料供应的有效途径,这就将给企业加工生产以及产品质量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分析

1、库存原料风险: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生产,就必须由一定的原料库存储备。然而,铜原料价格波动非常大,同时库存占用资金也非常大。合理安排原料库存,是有效防范库存原料价格变动风险和资金占用风险的必然手段。

2、销售风险: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原料采购是为了加工后销售,产品销售是为了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并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但是,在原料及其产品价格变化非常大时,如果原料采购不能与产品销售实现统一的整体,就会有高价买低价售的风险,就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效益,甚至使企业亏损。

二、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管理就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一个管理过程。根据原料采购所面临的企业外部、内部风险,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风险防控体系和有效地防控手段,才会把原料采购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1、建立资源防控体系,扩大原料供给资源。

建立资源防控风险体系和风险控制手段,就是要充分的分析市场供给能力和自身采购能力,确定好目标,然后根据不同的采购区域、采购地点和供给渠道建立不同的采购策略,实施不同的采购方法,在确保现有供货渠道的同时,加强市场调查和渠道开发工作,尽可能地扩大资源,争取更多地供给渠道,以便保证原料供应,降低原料供应风险。同时,为选择渠道、选择质量、选择价格和选择供货时间打下坚实地基础。

2、将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价格防控体系。

首先是要分别建立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价格风险防控体系,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严格的审核审批程序,以保证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完全在企业监督控制之内。其次是要建立采购与销售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批准原料采购的同时,就要制定产品销售时间、销售数量、销售办法,从而规避风险,取得企业效益最大化。

3、建立原料库存风险防控体系,规避价格浮动带来的库存风险,取得资金效益最大化。

建立原料库存风险防控体系,就是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库存数量和库存资金,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以规避原料库存所带来的价格风险和资金风险。其重要环节就是科学合理地核定库存储备。由于铜原料有其资源短缺、季节性强的特点,采购周期要适合资源状况,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还要分季节分别制定。这样才能有效调整库存储备,保证原料供应的同时,使资金占用最少。

4、建立质量风险防控体系,坚持原料质量“适用”的原则。

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反映快速的质量管理体系,就要在市场原料质量和企业原料质量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也就是重点突出原料质量“适用”的原则,既要满足企业冶炼工艺、冶炼水平、环保要求等等对原料质量的要求,同时又要适应市场原料质量的变化。既不能因为质量要求过高而买不到原料致使原料供应不足,又不能由于原料质量的降低而影响生产、降低产品质量、造成环境污染以致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5、建立反欺诈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原料采购管理。

原料市场欺诈行为不胜枚举,我矿也有着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所以我们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根据原料采购业务的特性及重要环节,制定不同的风险防控体系,在避免发生风险的同时,全面提升原料采购管理水平。

三、我矿目前原料采购风险防控现状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我矿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原料采购风险防控体系,基本上能够应对原料采购存在的风险。但是,我们还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原料采购所面临的风险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的。我们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对面的发展变化不能够及时掌握,我们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手段,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对风险防范常抓不懈,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规避风险,给企业创造更大地经济效益。

1、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提高所有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无论是企业行为还是个人行为,思想意识总是第一位的,是人的思想意识支配着人的行为。如果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原料采购中的风险,没有对这种风险具备足够的警惕性,那么就谈不上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风险意识教育。要使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具备这种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警惕性。

2、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我矿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原料采购风险防控体系,但这个体系还不够明确、不够严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科学化。尤其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不断推进风险防控体系的进步。

3、全面提高企业内部协调能力和执行力。任何好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都是由人来执行。有了充分的风险意识,有了行之有效的防控体系和防控机制,没有人来执行,仍然是一纸空文,所以,提高企业内部执行力,是提高企业风险防控的基本手段。同时,风险防控并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些人的事情,是由很多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的一项群防工作,所以,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类人员之间的协调能力,也是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的有效手段。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分析思考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