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时间:2022-07-10 06:08:44

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根据实际工程中对钻孔灌注桩全过程控制的情况,结合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状况,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小结,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和监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施工

1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是质量预控的关键,主要将图纸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不利影响(因素)提前考虑、做好措施准备,作为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前提。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熟悉设计图纸,确定桩长、桩径、标高、钢筋笼规格、声测管布置等,对钻孔灌注桩总体进行熟悉、认识。熟悉地勘报告,以指导首根桩施打。

(2)重视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尽量把图纸上的疑惑、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通过设计解决。提前确定好桩基检测要求,做好选桩表,并备案。

(3)结合图纸、地勘报告及现场等,做好专项施工方案。改扩建工程,做好相关管线和障碍物的调查,确保打桩安全。临近重大危险源,必须在方案中专门编写安全保护措施。提前请商品砼厂到现场踏勘,对便道及泵送等施工工作面做指导,根据砼厂的意见,做好相应的调整。

(4)做好钻桩前的准备工作,挖好沉淀池,尽量延长泥浆循环路径、充分沉淀。池子四周要求采用钢管维护,废浆不允许排入河道内。泥浆泵、钢丝绳等定期检查维护,钻头直径及电缆线检查,损坏及时更换。由专业电工和安全员对桩机临时用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常用的易损设备、器具等,需有备用件。

(5)做好桩位复核:1、施工单位放样,监理复核,偏差1厘米以内为复核通过,准许桩位保护;2、移机对中,定四个角桩,监理对中复核;3、开钻前全站仪再次复核,保证开钻前的桩位正确性。

(6)护筒埋设:控制好护筒四周的粘土回填质量,避免护筒底口处泥浆流失;护筒变形,及时修理或更换,护筒要求比桩径大20~40厘米。

(7)桩基平台检查:平台要求坚实稳固,对于后填筑平台,定期检查,发现影响桩机稳定现象,须暂停施工,待平台修整符合要求后方可复钻。对于桩位处原来是老驳岸或老房子基础的,底下的老基础必须清除干净,避免影响钻孔。

(8)对于有粉砂层等不利土层的工程,必须提前备好膨润土。

(9)项目监理部用水平尺检查钻机平台平整度。符合要求后项目部检查钻机平台标高,项目监理部复核,复核通过后,两者标高统一,作为确定孔深的依据。焊工、桩机工等特殊工种由目监理部审核资格证、特殊工种证等,审核通过后方准上岗。施工前制作探笼,探笼直径符合桩径要求,长度5米左右。

(10)针对钻孔灌注桩的重要性,项目监理部在开钻前可召开专门监理交底会,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及桩机长参加,会后再由项目部层层交底到操作人员。可以把首根桩作为试桩,施工结束后,进行总结,特别要听听操作人员的打桩心得,总结的内容作为后续打桩的参考。

2 成孔质量控制

成孔控制主要指标:泥浆比重;砂率;粘度;钻进速度。

(1)对于老黄土,钻进困难,该土层的控制重点是泥浆比重:开始钻进时允许泥浆比重稍小,要求控制在1.15~1.20之间,接近土层变化处,泥浆比重逐步调高,到粉土和粉砂层间泥浆比重控制在1.28~1.4之间。根据该土层性质,砂率、粘度和钻进速度基本能满足要求,只需随机抽测即可。

(2)对于粉砂土层:粉砂层极易出现缩颈、塌孔、沉渣过厚等质量通病。四个指标均为控制重点。泥浆比重宜控制在1.28~1.5之间,砂率控制在8%以内,粘度控制在22s以上,钻进速度控制在2m/h以内,采取减压钻进。土层变化处必须检查四个指标,中间至少抽测一次。

(3)粉土层:土层性能也不是太有利,控制不好,也易出现缩颈、塌孔等。对该土层应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泥浆比重宜控制1.28~1.45之间。砂率较大时(6%~10%之间)应掺加彭润土至粘度为22s左右,砂率较小时(6%以下)需控制粘度至20s以上。采取提钻钻孔,钻速控制在3.5m/h以内。该层各项指标至少抽测2次。

成孔中的辅助措施:

1) 在粉砂和粉土等不利土层交界处建议增加扫孔。在土层交界处,建议掺加膨润土,在粉砂层中,需适量掺加膨润土,其他土层中,根据泥浆性质确定是否掺加膨润土。粘度和砂率达不到指标要求,须掺加膨润土,直到达到泥浆指标为止。

2) 泥浆比重增减必须遵循逐步增加,不允许泥浆比重突降或者突升,更不允许出现泥浆比重加大(或减小)超过规定值后,猛然减小(或增大)比重。

3) 一般按照每施工5~6根桩,项目监理部抽查一次钻头直径,两次测值磨损超过1厘米,更换或调整钻头。施工5根桩(不利土层3根桩),必须清理一次沉淀池。发现超过要求清理,需及时整改到位,确保泥浆质量。测绳损坏及时更换。

4)钻孔过程需要连续进行,出现等待浇灌砼等,必须打开泥浆循环。

5)抽查钻速,对不利土层,重点抽查,将钻速控制在监控范围内。

(4)一清和二清的泥浆相关指标见附表一。

3 钢筋笼质量控制

1、钢筋笼制作检查:(1)检查每根桩钢筋笼的总长度。方法:分别丈量每根桩所有钢筋笼的长度,汇总后计算总长度,扣除焊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和设计值比较,确保钢筋笼长度。(2)加强箍和主筋的焊接质量,主控焊接搭接长度和焊缝饱满度。(3)焊条采用502级及以上焊条,发现不符要求的,退场处理。

2、钢筋笼吊装和下笼控制:(1)主筋的焊接质量是监控重点,主控焊缝长度和饱满度,焊渣必须敲除。项目监理部逐个检查焊接接头质量,确保焊接质量。(2)焊接时间: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下笼时间,这对避免缩颈、塌孔等很重要,尤其对不利的土质条件,赢取时间会更重要。(3)钢筋笼定位(对中):采用事先准备好的四个点,进行对中处理。对中完成后,再缓慢下放钢筋笼。(4)采取临时固定措施,防止浮笼。(5)保护块按照设计间距放置。

4 终孔质量控制

终孔后,先由项目部人员对孔深、孔径等进行检查。终孔自检符合要求后,通知项目监理部检查,检查符合要求后,可以开始一清。一清和二清控制指标见附表一。

5 水下砼施工质量控制

(1)首灌方量控制:首灌多采用一次连续浇筑8m3砼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中必须做到料斗内砼与外部砼同时向导管内灌注,灌注过程不得间断。对润湿导管用的砂浆,不允许灌入孔内。钢导管内径宜为200~350mm。

(2)导管埋深:导管底距离孔底控制在30~40厘米内。导管插拔按砼液面上升高度控制,可按照导管埋深6m进行计算,宜控制在2~4m以内,既能确保导管埋设要求,也利于砼灌注。重点控制每车浇筑方量及砼面上升高度,必须经过实际测绳测量并按时记录,以反映该桩成孔质量的情况,回馈上部质量控制的效果。

(3)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一:确保供料及时,二清后需及时灌注混凝土。一般二清结束后半小时内浇筑砼,最长不宜超过1小时。二车须同时到后方允许浇筑砼。浇筑过程中等待砼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最长不宜超过30分钟,如出现长时间等待砼,需及时和商品砼厂沟通。定期提拔导管。混凝土供应需满足混凝土初凝时间的要求,砼浇筑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实际施工中若出现混凝土运距过长、或混凝土供应不连续的情况,可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

(4)砼的检测要求:一是每根桩至少抽查1次坍落度,要求在18~22厘米,发现不符的,第一次,提醒商品砼厂及时调整;第二次,同商品砼厂交涉,如果屡屡出现坍落度不符要求的,做退场处理。二是平均每3~4根桩洗1次石子,石子粒径要求控制在导管直径的1/6以内,同时不宜超过40mm,以避免卡管等。如果发现石子粒径明显不符合要求,要求混凝土公司及时调整砼配合比。

6 总结

(1) 本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主要用于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2) 施工项目部可以根据本质量控制,加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自控能力,项目监理部依据本质量控制,加强监控能力。

(3)施工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由业主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会商,采取措施后,待异常情况排除后,方可正常施工。

附表一:一清、二清泥浆性能控制参考

泥浆比重 砂率 粘度 备注

一清 1.20~1.35 6%~8% >22s 泥浆比重逐步下降

二清 1.15~1.25

沉渣控制在20cm以内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上一篇: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论述 下一篇:试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