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时间:2022-07-10 04:49:11

让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摘 要] 成长档案促进教师将视角从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全面、动态地记录幼儿,有助于教师了解和把握幼儿的阶段发展情况,不断反思和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评价。在运用成长档案过程中,能真实、紧密地家园沟通,在运用多种媒介后,让幼儿获得更多童年美好的回忆;在运用多种评价后,让教师在专业上有了新的提升。

[关键词] 幼儿 成长档案 家园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成长档案是幼儿成长过程的记录,其目的在于通过幼儿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有意收集,反映幼儿的兴趣、态度以及在特定领域中的努力、进步与成就。但在记录的同时有存在着以下问题,未能很好的体现“成长档案”的真正价值。

(1)记录内容随意性大,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常常看见教师们记录的很辛苦,却看不到记录的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更无法了解教师记录的目的。

(2)记录方式以回忆为主,缺乏真实性与客观性。我们通常看到记录内容文笔优美,注入了教师很大的心血,可正是由于教师在事后回忆的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主观判断与修饰,造成了记录内容的不客观,影响了真实性与可研究性。

(3)记录形式单一,缺乏综合性与使用性。在大多数的记录册中,基本都是教师的文字或是表格记录为主,内容单一、不全面。

(4)记录量过大,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推广性。教师为了讲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往往长篇大论,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二、幼儿成长档案的制作与跟进的实施策略

(一)幼儿成长档案的制作过程

1、创建符合多方需求的“幼儿成长档案”

“幼儿成长档案”的确定并不是仅凭教师的主观设计或“拿来主义”能够完成的,而应当充分考虑到涉及“幼儿成长档案”的各类参与者的实际需求,因此,周全细致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家长调查工作

家长是“幼儿成长档案”的重要参与者,“幼儿成长档案”能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子女们的活动情况,也是他们与教师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因此,他们对“幼儿成长档案”的意见非常重要。

(2)教师准备工作

教师是“幼儿成长档案”最直接的操作者,承担着记录与评估、交流与沟通等重要的责任,因此教师必须参与创建工作。

(3)幼儿讨论活动

“幼儿成长档案”――顾名思义,是属于幼儿的档案,因此教师要向幼儿解释“档案”的涵义,了解幼儿对“档案”的意见与想法。

2、“幼儿成长档案”的主要内容及其来源

“幼儿成长档案”不只是教师建立的幼儿个案,也不是教师的活动观察记录,家园联系手册,它包括更多的内容:如幼儿具体生长发育记录、幼儿智能的发展情况记录、幼儿操作能力记录及操作成果、了解认知发展的材料、幼儿艺术活动作品等等。

(二)利用成长档案全面、动态地呈现幼儿的发展过程

在创建成长档案的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对幼儿长期、细致的观察,把幼儿的典型行为、语言、作品等反应其发展过程的资料收录在成长档案中,为教育提供重要依据。

1、记录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成长档案中收集了幼儿不同时期的作品、教师的观察记录、照片等,这些可以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关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的丰富有效的信息。

2、动态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有没有进步,是否达到了规定或预期的发展目标,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到底有哪些,这些都需要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予以评估。

3、“以幼儿为主”自主学习。通过收集幼儿的作品,与幼儿一对一的交谈及观察,教师可以发现了解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如何学习,以及他们的独特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根据这些发现,教师可以思考重新塑造教室文化与课程,使他们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这种思考与改变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运用成长档案真实再现家园沟通的跟进过程

幼儿档案已经是我们教师每月的常规工作之一。但是去翻开每一本幼儿档案,是不是每一本都给人启示,每一本都有保存的价值呢?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有困惑就有思考。究其原因,我认为我们在档案的制作填写中缺少换位思考,教师的主观意识过强,很少考虑家长想了解什么,需要了解什么。其次,家长之间缺少交流,各自填写自己的,不了解别人是如何填写的,自然就缺少了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以上问题,我对幼儿成长档案的制作、发放和交流进行了一些改进。

1、重宣传,讲实效

家长会作为一个直面家长的渠道,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一些新的工作计划,工作思路前告知家长。本学期的家长会上,我就把自己对制作幼儿档案的思考清晰明了地作了说明。幼儿成长档案的内容要求:(1)幼儿园提供的前两页内容要认真填写;(2)档案里的内容要丰富,精致;(3)和孩子一起来制作完成;(4)我们将会推出样品请家长们参考。档案里的内容可以有:幼儿成长日记、家长对孩子的寄予、对孩子日长生活中的真实记录、孩子的成长照片、全家福、幼儿绘画、手工作品、收集的东西(如:邮票、剪贴画、文章等等)。家长们可以本着丰富、精致、有教育意义、有纪念意义的原则去和幼儿一起来完成档案里的内容。本学期将开展有主题的拍摄,前几个月的主题一一列出计划,如入秋开始的“一日之计在于晨”需要家长配合,按时送孩子来园参加晨间活动。教师对家长的承诺是:如无意外,每月的20-25号发放幼儿档案,希望家长能在月底认真填写并返还。诚恳的说明让家长理解了:“我们两位教师用半个多月时间完成二十五份作业,家长用一周完成一份作业,家园合作,尽力而为。”

2、重需要,拍主题

在设计制作幼儿档案时我充分考虑家长的需要。如:新生刚入园时,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饮食起居,与教师交流时常会询问。所以我拍摄“我有老虎嘴巴”反映幼儿的进餐情况。幼儿逐渐情绪稳定,家长关心:“宝贝,你有新朋友了吗?”我按水果组一组四人拍摄,向家长汇报“我是西瓜组的宝宝。天气入秋,家长关心孩子在园的午睡情况。盖好小被子了吗?中途小便穿长裤了吗?我仔仔细细给每个孩子拍了“睡姿百态”,每张照片旁附以简明、生动的文字,针对孩子的个别情况作详细的描述。并用光影魔术手对照片作一下批处理,加一个美丽的边框。当家长看到孩子的在园生活瞬间和教师的亲切话语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家长回家会读给孩子听,孩子看着照片会很自然地介绍他在幼儿园的活动,家里的长辈都喜欢这样的方式。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的关注点也会改变,教师要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档案的主题,使它成为我们与家长之间的桥梁。

3、信家长,展记录

幼儿档案的填写制作,不是教师一方可以完成的,这中间,既有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共同活动,也包括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共同活动,它是多种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我班的档案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业。为了肯定他们的成绩,并用他们的经验启发其他家长,我拍摄其中精彩的几页放在我班的论坛上进行分享和点评。认真填写,及时上交的颁发“最讲效率奖”;文字生动,精妙的颁发“最佳文字奖”;组图拍摄,瞬间精彩的颁发“图文并茂奖”。活动后家长的参与性更高了,内容也更加新颖。

三、建立“成长档案”的收获

(一)借多种媒介,收获幼儿美好回忆

建成长档案不仅仅为幼儿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更重要的是能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幼儿,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教师可以借助、对幼儿发展状况的分析,判断自己制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 过程中具体的指导策略是否适宜,如何调整。这样的反思可以让教师从关注文本的实施转变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二)用多种评价,收获教师专业成长

创建成长档案让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尊重幼儿,客观分析和评价幼儿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地判断作品的好于坏。通过这样的分析与评价,我们学会了从作品的表象看其中隐含的有关幼儿发展水平的信息,并由此引发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及时地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实施策略。

以成长档案为载体的发展性评价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出了挑战,这将是一个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创建成长档案的实践中,我们体验着与幼儿共同成长的过程,从中深刻了解幼儿,更细致地解读幼儿,促使我们的课程实施日益朝着更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建移.何伟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2005

[3]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M] .山东教育出版社

[4] 唐淑.童心拓荒――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M.]南京大学出版社

[5] 张博.幼儿“档案”的创建与使用――兼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J] .学前教育研究,2002(4)

上一篇:“习”以为常 下一篇:如何有效发挥课后练习的引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