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谷:“云”舞飞扬

时间:2022-07-10 03:48:13

中国云谷:“云”舞飞扬

云计算项目只有从“云端落地”,投入实际应用,才能实现产业的迅速发展

“中国云谷”落户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数据城,经过两年多发展,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发展成就可谓浓墨重彩,若干个云计算大项目鱼贯而入。阳春三月,笔者走访多家云计算企业和有关部门,感受更多的,是惊喜之余的时不我待。

“云”涌冰城

位于哈尔滨市南工业新城的哈尔滨国际数据城被称为“中国云谷”,这里是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一面高高飘扬的大旗。从2010年11月18日揭牌至今,已吸引投资120亿元的中国移动全国云计算中心、总投资28亿元的国裕绿色海量云存储基地、总投资15亿元的宇光Intel虚拟机研发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入驻。同时,与浪潮集团、宽带资本、宝德集团等国内云计算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基础云、物联云、政务云、医疗云等齐聚“云谷”的产业发展架构。

“各大企业青睐‘云谷’,这与哈尔滨市冬季漫长而寒冷的气候条件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这也是我们招商引资打出的主要王牌之一。”哈尔滨国际数据城管理办公室主任殷志伟认为,哈尔滨市地处北纬44°~46°之间,是世界公认的发展云计算产业的“黄金纬度”;不仅如此,哈尔滨市还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以及人才资源。这些都是哈尔滨市发展云计算产业响当当的基础优势。

“进入冬季,我们计算机房就停止了两台大型制冷压缩机的运行,借助室外低温,机房的恒温只需简单的热交换就可维持,这样每年可为我们节省下两亿元用于降温的电费。”国裕集团副总裁王亚洲告诉笔者,在建设中企业采取独家技术,成功地将“冷”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生产优势。

就在2010年11月24日签约的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项目也对哈尔滨市的“冷”情有独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计划部部长郅刚说,“我们的项目将积极采用云计算等新技术及仓储式机房等建设模式,预计终极提供4万个机架的服务能力,形成规模优势,建设低成本、低能耗、扩展灵活的数据中心。我们希望中国移动的项目能进一步带动黑龙江和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化“云”为“雨”

云计算项目只有从“云端落地”,投入实际应用,才能实现产业的迅速发展,业内人士称之为化“云”为“雨”。如今的哈尔滨,已经有“雨点飘落”。

近年来,在哈尔滨市各社区医院就诊的居民发现,医生可以快速从电脑中调出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然后将以往病历和目前病况结合为其开方诊治。但居民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正在享受的就是当下最时尚的云医疗服务。

由于近水楼台,哈尔滨乐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云医疗”系统通过与哈尔滨市政府三年的合作,已为哈尔滨市206家社区、约360万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同时,乐辰科技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大医院电子病历联网的信息平台,届时患者刷一下身份证,其社区健康档案及在各大医院就诊的电子病历都可以查阅,降低市民看病负担。

在哈尔滨市被“雨点”滋润的不仅是社区居民还有各大建筑工地。在位于“中国云谷”的黑龙江共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副总胡洁披露,该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塔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仅一年半的时间就在黑龙江省内销售了千余台,并在国内11个省进行全面推广。

“塔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研制而成的,可以实时监控工地现场任何一台塔机的位置和当前运行状态,实现了塔机运行安全监管的可视可控。通过远程安全监控管理平台,管理部门对全市塔机运行状态和安全状况一目了然。”胡洁说。

抢占“云”端

2011年国家批复了5个云计算创新服务试点城市,哈尔滨无缘其中,这带给哈尔滨市更多的是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哈尔滨市已启动了‘中国云谷’和‘北方智谷’两个云计算产业集聚区建设,出台了《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而且‘中国云谷’已成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国家云计算基地联盟成员单位’和‘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成员单位’。这些都为我们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哈尔滨市发改委高新技术处副处长邵刚说,哈尔滨市正全力以赴争取成为国家战略部署重点,眼下当务之急是让已招商项目落地,并加快配套政策的制定和配套扶持资金的落实。

作为哈尔滨国际数据城管理办公室主任,殷志伟在一年的时间里只休息过三天。长时间在云中飞来飞去,给“中国云谷”带来的是大项目和大量的洽谈伙伴。“我2012年首先要做的两件事是建立东北最大的云计算实训平台和云计算产业基金,要为云计算企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资金扶持。”殷志伟说,他要让云计算大项目在“中国云谷”不仅落地还要生根,并形成云计算全产业链条。

和政府部门一样,哈尔滨市的云计算企业也在抢抓机遇。2011年4月份才开始全面实施的国裕绿色海量云存储基地一期“绿色金融数据存储中心”已投入使用,二期基础工作已经完成,2012年3月份将启动建设。

“龙江银行的数据中心和哈尔滨银行的同城备份中心已经落户我们的金融数据中心,现在还有二三十家企业正在和我们洽谈准备入驻。”哈尔滨国际数据城管理办公室主任殷志伟说,国家战略布局机遇稍纵即逝,作为龙江企业,我们要尽快把自己做大做强,好为哈尔滨市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时增添砝码。

“要定位清晰,把基础做实。”采访中,多数业内人士都对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全力争取成为国家布局重点,从而驱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成为哈尔滨市的支柱产业。

上一篇:用友的信息化“阳谋” 下一篇:The Application of Heuristic Method in I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