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时间:2022-07-10 02:37:25

浅析当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摘要: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但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一些人心中产生了“困惑”,这与人的主观认知。行为追求,国内外客观环境的变化,党风存在的问题有关。应从理论认识、党的建设、制度完善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入手,使人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信仰 重建信仰

一、哲学层面上的信仰

“信仰是指个体对某种思想理论、主义极度信奉或尊崇,并自觉地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准则”。信仰是人类特有而且必要的一种精神活动。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同时也不断地寻求各自的精神寄托,由此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信仰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扭曲颠倒的信仰形式越来越背离人们的生活本身,进而为人们所放弃,人们需要一种更为科学,更加高尚的信仰。历史和现实证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对崇高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是世界化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然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改造世界的伟大作用。马克思主义诞生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尤其传入中国以来开始了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发展推动着理论的创新,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广阔天地,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不断深刻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魅力,愈来愈深刻地体会到它的真理性,成为数代中国人神圣的精神家园。

二、中国信仰危机的表现

社会转型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社会学术语,意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具体地说,就是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也就是传统性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社会转型同一般的社会变化不同,其重要特征在于强调社会发展经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破原有的社会模式而发生全方位的革命性转变。因此,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消长、矛盾冲突甚至激烈斗争就成为转型社会的重要特征。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会带来社会运行的失衡、失当或失控现象,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也因此更为凸显。开始于1978年当代的中国社会转型。这种“国家推进式”社会转型带有很大程度的探索性,探索中的种种艰难难以避免,客观上这也会加剧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的产生和显现。社会转型在带来诸多新机遇的同时更意味着诸多挑战。用帕森斯的现代化理论来概括,就是现代性具有三个标志性特征: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个人自由。社会转型即意味着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个人自由的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摆脱“阶级斗争”革命论,不再为意识形态而战,复原“日常生活”使社会转型成为可能;中国的农民与农村问题,再度成为国家决策的实质议题。而在精神世界方面,许多人却失去崇高的奋斗理想而仅渴望获得名利上的成功,思想与价值遂变成不重要的一环,马克思主义信仰遭遇很大危机。

三、重建信仰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现象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与途径,以期恢复与发扬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精神信仰底蕴,为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族精神的重铸提供可以借鉴的前瞻性理论支持。

总结中国社会信仰危机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看到信仰的重塑恰恰需要的是复原它的“文化中介”地位。从社会结构系统看,信仰乃属于社会文化系统的价值观念层面。它的作用的发挥,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作用于人们的功利观,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作用于人的道德观,通过当下与终极的关系作用于人的社会理想观,通过对以上诸种关系的内化融合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就是说,它的作用的发挥必须经过文化的中介而实现。正因文化中介的缓冲作用,信仰才有可能对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运作实现一种理想性的检视和文化性的矫正,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和朝着理想目标前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应该保持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内在关联。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落实到现实层面,就必须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见,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根本在于:我们必须加强共产主义精神信仰与中国化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中国化。这种信仰体系的创建应该积极回应时代精神的要求,把中华民族精神重铸和大众精神家园再造作为体系创建的根本目的,融马克思主义信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真精神于一体。对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主要地位的儒学,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我们应该积极回应时代精神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依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创建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13; 128.

[2]徐麟.“无神论”与“信仰”[J].科学与无神论, 2009, (4).

[3]刘建军.马克思主义学术视野中的信仰概念[J].教学与研究, 2007, (8).

[4]秦维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J].晋阳学刊, 2007, (5).

[5]张利华.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理论又是科学信仰[J].理论前沿, 2004, (16).

上一篇:孟子的诚信思想观 下一篇:虚拟学术社区的知识共享过程及其参与主体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