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教学观

时间:2022-07-10 01:02:23

我之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教学观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道出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优劣。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独立的,可持续的,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自学能力的学生,老师推一把,走一步,没有自己的行动能力,不可能自由搏击于知识之海。

语文能力如果从外延上分,可分为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两大类。语文自学能力也就自然划分为阅读过程中的自学能力和作文过程中的自学能力,前者是有效输入的问题,后者是有效输出的问题,作为能力的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但作为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应更侧重于输入这一方面,因为输出是以输入为基础的,输出是对输入的一种检验,是对输入过程的反馈。所以,自学能力主要是就阅读过程中的自学能力而言。

阅读中自学能力如何培养?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针对个性,有的放矢

学生个性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意志等,都是贯穿与学习过程的原动力,可以说能力源于非智力因素,能力本身就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没有兴趣的要培养兴趣,没有动机的要激发动机,意志薄弱的要磨炼意志。这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智力因素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经过多年研究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八种:语言文字智能、音乐旋律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在每个人身上这些智能互有优劣,可以说:“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对于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对语言文字智能的运用和发展。但由于每个人天赋的语言智能在整体和局部上的差异,使得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接受速度和方式不尽相同。即从整体上看谁的语言文字智能发展程度高,谁接受语言文字就快、就准确;从局部上看,有些人语言文字智能整体发展程度相差不大,但细分开来,同样呈现结构内部的差异,如有些学生语言能力胜于另一些学生,而文字能力却弱于另一些学生,这样子在一种智能内部的分化导致接受方式的不同。针对这样的显示,对语言文字智能弱的同学要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和智能长项,引起他们对于阅读的动机兴趣,扬长避短;对语言文字智能强的同学,要严格要求,使语言文字智能各组成部分充分发展。

二、课内外结合,全程监控,教给学生语文自学的具体方法

1.课前结合课堂教学 布置好自学教材及与课文密切相关课外材料的作业,作业设计要以与教材的密切程度为依据。如以教材小学语文《雪儿》为例,首先是自学课文,要求如下:第一步:读文、点字、查字、认字、写字。第二步:读文、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第三步:读文、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出文章的中心。其次是要自学相关历史背景,作家生平,可以发给相关资料,但每次都应留一些开放性的任务,如:作家是怎么写出这么感人的文章的?

2.课内进行检查,及时交流反馈 对于自学的结果,在课堂上及时的评价检查可以对词语的解释进行提问,可以对课后的问题进行提问,也可以让学生对不理解的词、句进行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提问的,应及时进行表扬。

3.课后布置延伸作业,特别是要加大课外阅读量 有科学家研究表明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它们的比是1:6,也就是说课内的阅读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还需要5倍于教材的课外阅读量。所以,延伸作业应以课外阅读为主,阅读内容的选择原则,一是要与教材相结合,适当延伸;二是要适合学生程度和兴趣。如仍以《雪儿》为例,其课后延伸作业可以是作家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其他作家描写离别场面的作品。

三、语文自学能力和成果的评价

除了在课内对预习情况作检查外,平时对自学能力的评价也很重要,有了良好的评价机制,才能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学习成果作出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如何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样需要课内外结合在量和质两方面入手。量的评价比较直观,只要对学生读过多少书作一个登记,适时进行反馈即可。质的评价可结合平时的各项活动,如:成语接龙、知识竞赛等。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而要培养这些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语感

什么是语感?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它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信息,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读出文外之韵,得到的不是抽象的声音刺激或文字符号,而是对语言文字信息的真切而具体的感受。语感敏锐者,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恰到好处地传递思维信息。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指导学生的语感训练。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语感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滩上中心小学)

上一篇: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探究 下一篇: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对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