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10 08:58:4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 通过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实践及具体实例总结反应堆的应用效果,并分析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关键词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实例;问题

中图分类号 S1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47-02

设施作物(蔬菜)生产是葫芦岛市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至2014年末葫芦岛市设施蔬菜面积达到8万hm2,蔬菜生产中由于施肥不科学,长期连作,施肥用药量持续增加,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剧,严重影响了蔬菜的品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

1 应用情况

绥中县于2006年从山东省引进该技术,经过3年应用,使用面积逐年扩大。2009年开始,辽宁省把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列为科技推广项目,经过5年推广,全省累计推广7.33万hm2,其中2012年推广3.53万hm2。葫芦岛市累计推广4 666.67 hm2,2012年推广2 000 hm2。主要应用作物包括黄瓜、番茄、芸豆、辣椒、西葫芦、茄子、刺五加、山野菜、草莓、西甜瓜、苹果、大樱桃、油桃、葡萄等,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2 应用效果

2.1 三提高

一是提高温度。秸秆分解时产生的热量加热了栽培层10cm的土温,地温提高0.9~4.0 ℃,在阴天、雨天、雪天等灾害性天气可增加5~6 ℃;气温提高了1~2 ℃,中午差异小,早晚差异大。二是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在设施外是CO2浓度350 μL/L,增加1.0~3.7倍。揭苫前50 min,CO2浓度由1 000 mg/L很快降到300 mg/L,1.5 h后为70 mg/L,放风后2 h由200 mg/L增加至1 200~1 500 mg/L。三是提高作物抗病性。防治某些病虫效果达18%以上。秸秆菌种中含有有益菌,因此在秸秆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控制土传病害的有益菌,从而抑制、杀灭多种致病菌,有效减少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的发生,达到减少化学杀菌剂使用量的目的。

2.2 三节约

一是节约水。秸秆吸收水力强,渗水量减少,节水量13%。二是节约肥。肥料流失少,秸秆释放养分以及土壤缓释作用节肥15%左右。三是节约药。温度条件好,植株生长健壮,病害较轻,特别是土壤传播病害、生理障碍等,节约用药15%。

2.3 三改善

一是改善环境。通过秸秆的有效利用,1 hm2棚室可以消耗4 hm2的秸秆,有效解决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二是改良土壤。减轻土壤盐渍化,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通透性和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三是改善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口味品质得到改善、味道浓郁,提高果菜含糖量3%左右;同时,提升果品商品品质,如光泽度高、果型正等;还可以降低受污染的风险[1-2]。

2.4 三增加

一是增加产量。提前上市5~7 d,延晚采收7~10 d,蔬菜平均增产15%以上。二是增加产值。平均增加产值7.9万元/hm2,增收幅度29%。三是增加收入。按茄果类原产量90 t/hm2计算,平均可增产13.5 t/hm2,同时改善品质并且提早上市,提高售价0.2~0.4元/kg,价格按3元/kg计算,可以增加产值4.05万元/hm2。加上节水、节肥、节药,可节支3 150元/hm2,去除生产资料成本和人工的费用,可节支增收3.15万元/hm2。

3 应用实例

3.1 增产

塔山镇张白村一农民从事温室蔬菜生产,其2个温室均为半地下竹木结构的土墙温室,规格均为长80 m、跨度6 m、畦长度5.6 m,一年生产2茬蔬菜。黄瓜秋茬于2007年8月20日播种,9月5日移栽,12月10日拉秧,平均每畦收入80元以上,2个温室共收入12 000元;冬春茬生产尖椒和茄子,品种是765茄子和37-74尖椒(荷兰瑞克斯旺公司)。2007年12月初采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2栋温室用0.53 hm2玉米秸秆,用人工12个,购菌种600元。具体做法是:按行距1.1 m挖内置沟,每栋温室挖74个内置沟。挖内置沟长度与畦长一致,每个畦挖1个沟,挖宽50~60 cm,沟深25 cm左右,沟内均匀填上秫秸,两头的秸秆应露出茬头5~10 cm,然后踩实,使秫秸高度与地面齐平。然后用喷壶喷洒对好水的菌种溶液,盖土厚度15~20 cm,然后浇透水,铺滴灌管,扣地膜,打孔,定植青椒或茄子。茄子9月6日育苗,定植期12月20日,每畦茄子定植15株;青椒9月1日育苗,定植期12月20日,每畦定植尖椒18株。然后用钢筋打孔,深至内置沟底,每株周围打3个孔,以提高菌种的氧气供应和CO2放出。2月初开始采收。据张建国介绍,用了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后,尖椒和茄子的坐果能力大大增强,比不用反应堆的往年地温增加4~6 ℃,气温增加2~3 ℃,产量和商品性大大提高。平均每畦茄子收入可达240元,每畦尖椒收入可达340元[3-4]。

3.2 抗土传病害

塔山屯镇西王村一菜农利用温室(80延长米)生产芸豆,其中1/2施用秸秆,结果产量比对照高1倍。温室芸豆生长末期调查时,施用秸秆的芸豆叶片葱绿,植株死亡率仅为10%,而未施用秸秆的芸豆有90%的植株枯死[5]。

3.3 提早上市

葛家乡小盘岭村一农民种植温室(130延长米)黄瓜,施用秸秆后植株生长健壮,提早上市10 d。特别是12月至次年2月的寒冷季节,产量明显高于未施用秸秆的。其中单次采收黄瓜逾1.5 t。最终平均每延长米收入230元,而未施用秸秆的平均收入140元,每延长米增收90元。6月20日拉秧时调查,黄瓜平均根长比未施用的长,根的数量高出近1倍。

3.4 寒冷季节增产

宽邦镇西台村一菜农利用温室种植富康甜椒,施用秸秆冬春季平均收入34.5万元/hm2以上。在最寒冷的1月还能5 d采收1次,而未施用秸秆的要10 d才能采收1次。同时,由于施用秸秆后植株生长健壮,通过越夏在7月20日进行剪枝,于10月上旬开始采收再生椒。到11月上旬拉秧时,平均收入9万元/hm2以上,种植1茬甜椒2季共计收入逾45万元/hm2。到2008年5月31日调查施用秸秆的比对照黄瓜平均增收15万元/hm2,辣椒平均增收18万元/hm2。

3.5 化解盐渍化

兴城华山街道2栋温室,长110 m,宽7.5 m,于2009―2012年连续3年施肥过量。基肥平均施用复合肥3 t/hm2、鸡粪112.5 t/hm2,每季节追施化肥1.5 t/hm2。2008年春季嫁接的黄瓜产值为600元,用了秸秆反应堆后收入2.2万元。

3.6 抗根结线虫

碱厂乡2栋温室,一栋应用了秸秆反应堆,另一栋未应用秸秆反应堆(对照)。2013年12月18日同期播种,未施秸秆的2月3日定植,苗龄45 d。施秸秆的2月11日定植,苗龄53 d;3月26日至6月2日计产,秸秆反应堆的温室平均产量53.87 t/hm2,产值12.4万元/hm2,比对照增产21.78 t/hm2,新增产值4.52万元/hm2,产量、产值分别提高61.2%、57.4%。对照温室有50%以上的瓜秧因受线虫危害,植株矮小,已不能生产;应用秸秆反应堆的温室瓜秧长势良好,平均株高2~3 m,瓜条顺直,节节有瓜。

4 存在的问题

一是应用粉剂的菌种需要麦麸,而麦麸的市场供应不充裕。二是菌剂应用后期畦面不平,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必须配套滴灌,从而增加了滴灌费用。三是不及时打孔,畦面两头没有露出秸秆而影响反应效果。四是仅施入玉米秸秆而不使用菌剂,这样秸秆腐烂慢,影响播种。五是冬季生产秸秆反应堆应用过程中,腐烂慢,增温效果不明显,天气转暖才开始腐烂,这样需要的时候起作用小,不需要的时候起作用大。秋季用的先期气温、地温增高明显,到早晨降不到需要的温度。六是适当稀植,减少应定植株数的10%左右效果最好。如果还按原来的株数定植,由于植株长势旺,容易产生光照不足的情况。七是有用户秸秆踩得不实,后期畦面太低;沟深不够30 cm,秸秆放得太少。八是土层薄的温室不适合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因为好土层挖出后剩下的沙土地渗水太快。

5 参考文献

[1] 何建华,瞿鸿w,王忠宇,等.秸秆生物反应技术在烤烟漂浮育苗上的应用效果[J].贵州农业科学,2009(12):66-68.

[2] 李洁,季美娣,蒋洪国,等.梨园开放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4(11):35.

[3] 徐全辉,赵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对温室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24):79-80.

[4] 林延兴.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优质高效栽培辣椒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2):117.

[5] 卞中华,王玉,胡晓辉,等.外置式与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对番茄生长及光合性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3):753-758.

上一篇: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与方法 下一篇:吉首市茶叶茶饼病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