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10 08:21:13

浅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下一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我有一下几点看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培养出的孩子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从而养成了只能在家长或教师划定的条条框框内运行,不敢越雷池半步进行创新的习惯。致使学生过于严谨,尊崇权威,定势思维强,创造性思维薄弱。学生被动学习,成了装知识的容器,忽略了主动能动性,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革阻滞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发展个性的自由天地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告诉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要启发他们观察重要的现象和环节,养成他们善于从隐蔽的细节中,经过思考,探索事物本质的习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师道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认识到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在讲授问题时,使学生敢想、敢说,这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作为教师,还要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的创造。

3.鼓励学生广泛地学习

创造需要广博的知识,“学愈博则思愈远”,知识越广泛,新思想和新观念越容易产生。因此,鼓励学生广泛地学习,掌握不同学科及交叉知识,将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集思广益,从小就养成不偏科,文理兼学的习惯,只有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学习的知识才容易产生迁移,才能为创作发明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而对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形成从不过问或无力过问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满堂灌、填鸭式地进行教学,提倡时间加汗水的做法,还说:“只要功夫深,铁棒都能磨成绣花针。”等。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运用于教学中,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发现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

1.教学中不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要打破应试教育中的传统做法,废除死记硬背,苦拼硬干,题海战术的做法。

2.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好幻灯片、投影仪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永不知足”,“永不安于现状”的精神。

3.教会学生用巧妙、速效的方法解题,获取知识与信息,能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在问题解决与学习过程中,推动主体经过变化、组合、探索,得出新成果,获取新知识与新能力的,受主体个性特征制约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和科学发展史让学生明白:只有勤奋的人,顽强的人,不怕失败的人,敢于献身的人才可能有所创新。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神秘,从而树立创新的自信心。自信心是质疑精神的心理依据,只有有了自信心,学生才敢于独立思考,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未知,才敢于捕捉疑问并确定为进攻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现。

2.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精神,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高智商不一定带来成功,而人的非智力因素却能影响人的一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个人单凭兴趣和爱好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顽强的毅力,否则达不到创新的目的。坚强的毅力,是人才成长,事业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凡是有建树的科学家几乎都有百折不回的精神。因此,我们应通过加强“挫折”教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而胆识是事业成功之本。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胆识上下功夫,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做人的自豪感,这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具有重要意义。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去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创新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1.加强双基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坚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忽视了双基教学,要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给学生一个发展个性的自由天地。阿瑞提对创造力的培养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摆脱禁锢的理性思维,让学生“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而我们教师长期以来使用的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和民主性,往往是一节课教师一人堂,教师单枪匹马地讲,无法让学生“自由思维”,这是造成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创造性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要启发学生观察重要的现象和环节,养成善于从隐蔽的细节中,思考,探索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任何设计方案发明构思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思想、理论、方案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在学生中搞一些小制作,小创造,小发明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动手实验的成功和喜悦。

4.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想象为学生的创造想象打好基础。

5.教学中注意运用生动活泼,科学有趣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幻想,善于幻想,并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积极思考,让幻想同创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总之,我们要更新观念,改变方法,点点滴滴汇聚创新。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更应该培育出更多我们中国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上一篇:浅谈职高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设 下一篇:生物教学与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