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儿童心理干预与转变过程探索

时间:2022-07-10 05:35:43

地震后儿童心理干预与转变过程探索

[摘要]目的 了解地震后儿童的心理状况,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总结地震前后的心理转变历程。方法 选取九江震中地区小学的6名小学生进行1个半月的团体心理干预,同时辅以SAS和CES―D量表前后测。结果 地震作为危机事件造成小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通过团体咨询可促进成员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地震儿童团体干预前后的心理重构经历了4个阶段:①惊恐无助;②儿童式早熟;③摆脱负面情绪,④心理转变和升华。结论地震后有必要进行心理干预,团体心理重构是积极有效地干预形式。

[关键词]儿童;危机干预策略;团体心理重构;地震

2005年底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地震属于重大灾难事件的一种,发生时,由于其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会导致个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沮丧、紧张、焦虑、恐惧等。因此对灾难后的个体作情绪上的分享和危机干预是必要的。然而目前我国缺乏对危机事件的心理应对研究和科学成型的心理干预模式,研究对象也少有关于儿童的,有关经历地震心理转变过程的质的研究和震后心理干预更是鲜有。

1 前言

1.1 理论依据 危机干预理论中的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和环境学习交互作用的产物,危机是由心理、社会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因此引导人们从心理、社会和环境3个范畴来寻找危机干预的策略”。本研究选择以儿童为对象进行干预,以心理社会转变模式为理论框架,提出假设如下:①地震时的经历,会对儿童心理产生冲击;②地震后的一连串生活环境的变动对儿童有影响;③如果没有外来支持的介入,儿童对地震的负面意义难以消除,容易陷入负面情绪状态,影响健康心理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 ①从情绪、认知和行为三方面进行团体干预,使震后儿童能更成熟的处理生活意义问题,进一步领会灾难过后的正面意义,恢复良好心理状态。②通过描述分析儿童经历地震的一系列情绪反应及其对认知行为的影响,归纳儿童经历地震灾难和团体咨询的心理转变过程,以给今后的危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通过九江县小学的协助,在自愿报名参加团体心理咨询的小学生中用修订后的SAS和CES―D作为辅助情绪反应评定工具进行测查,选取分值较高的学生数名,运用半结构化小组访谈最后筛选出6名小学生,4女2男,年龄10~12岁。

2.2 评价工具 本研究使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情绪反应评定辅助工具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题项经过一定修改以适合儿童的阅读水平)。均含20个项目,4级评分。分数越高,抑郁或焦虑的症状越严重。

2.3 干预方法 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2月,对小组成员进行团体介入式咨询,每4天1次,共8次,每次约2小时,共16小时。每次均由2名心理学专业指导者带领进行。最后根据成员组在SAS和CES―D上的前后测结果比较以及随访资料检验干预效果。

2.4 团体心理重构方案设计 以国内外理论和结果为依据,从情绪、认知和行为3个方面设计方案,见表1。

3 结果

地震心理转变过程分析 根据原始访谈资料整理出与主题相关较高的重要叙述句,作为资料分析的基础,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将意思相近的予以相同编码,从环境、社会、心理3个范畴进行归类,见表2。

根据上述分析,将儿童经历地震灾难和团体咨询的心理转变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阶段1:惊恐无助。表现在情绪上为沮丧;在认知上为信念受到挑战,在行为上为失去控制感。比如:地震时的害怕恐惧、生命安全的威胁、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焦虑、慌乱的行为。阶段2:儿童式早熟。灾后的生活使儿童体会到父母家庭的重要,学着独立自主,但仍带着儿童的纯真来看待生活的变化。对政府、亲人、朋友的帮助表现出感激,但危机感仍存在。阶段3:摆脱负面情绪.通过心理重构,情绪得到放松,对地震危机意识变得积极。阶段4:心理转变和升华。表现为情绪上获得平静,认知上产生新的思维方式,行为上产生有效因应,自我效能提高,比如:通过回忆地震中人们的相互帮助,政府、社会的大力援助,更深刻的感知到地震的正面意义,积极对待地震后的重建事宜和今后的学习生活。

3.2 干预效果 在心理干预前后,分别进行CES―D和SAS的施测,对前测后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P<0.05),检验结果见表3。从结果可以看出:团体干预降低了成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减少了情绪问题。

3.3 追踪评估 团体咨询后3个月对家长和教师进行随访,从追踪随访的情况来看:成员情绪平稳,表现出追求积极、健康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动机,以上评估表明该团体心理训练是有效的。

4 讨论

灾难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以下是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团体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4.1 辅导建议

4.1.1 协助宣泄负面情绪 首先要重在引导儿童宣泄出他们受压抑的情绪,只有借此释放出地震造成的恐惧、害怕等情绪,才能消除过度的应激反应。团体的介入,可以使成员与有相同经验者彼此分享,而得到情绪上的支持,通过讨论一些实际的信息和恢复方法,使他们产生心理重构的认同,激发自己面对灾难的新思维。

4.1.2 运用绘画音乐媒介,辅助儿童更自然的表达出痛苦与恐惧不论是谁,要直接去描述痛苦的回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远不如成人,使用艺术为媒介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帮助儿童借由创作来回溯,且不易引起自我防御,在安全的气氛下探索受创的心灵并能深入的表达出情绪,获得宣泄。

4.1.3 死亡教育、生命的意义 这次地震让小组成员触及到死亡议题,处于后儿童期的儿童,其死亡概念是无法接受也无法否认自己的死亡,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联想和担忧,所以死亡教育不应忽略,而也是重要的心理重构步骤之一。让个体由此发现生命的意义,透过社会支持与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新的联结,超越不安与恐惧。以生命教育的实施为重点,让孩子学习了解死亡,分享讨论其感受,杜绝不切实际的担忧和幻想。只有正视死亡,才能珍惜生命,更积极的生活下去。

4.1.4 重塑地震意义 个体是否能从灾难中成长的标志之一是能否理解危机并发现生活的意义。如果一直将精力陷在负面思维中,则难以抚平创伤。通过引导成员认识到震后积极意义的一面,产生新的合理思维和信念,积极乐观的对待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4.2 局限与思考 研究中对于心理转变过程的描述,会由于儿童理解、描述能力等因素局限而不足,在信效度上也无法给予十分有力的验证。此外,由于团体咨询在时间、人数上的限制,能够帮助的儿童毕竟属于少数,如何扩大团体心理咨询的受益面,扩大它的应用研究范围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若能依托学校资源,建立实用的团体咨询操作指导计划,由教师将其结合到班级的各种活动中(班会、团队、社团等),才会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蓬勃发展。

上一篇:非典时期一线医务人员远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 下一篇:中学生诚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