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元素在电视频道包装中的运用原则

时间:2022-07-10 03:19:26

论中国元素在电视频道包装中的运用原则

摘要:近几年,中国元素在频道包装中的应用效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媒体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中国元素在频道包装中的应用效果和运用原则做阐述。从中国元素审视频道包装,又从频道包装观照中国元素。这种中国元素与频道包装的回归与观照,也为我们今后的创作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引导我们从传统中国元素寻找灵感,实现频道包装的文化突破。

关键词: 中国元素;频道包装;传统文化

近几年,中国元素在频道包装中的应用效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媒体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频道包装文化传承流于表层,传统现代结合形式单一造成的审美疲劳,深层次文化底蕴不足形成的人文缺失,都造成当下部分电视频道包装中,中国元素运用的一些误区。本文也通过对受众接受分析、频道包装中人本关怀、大众情感诉求的零文化贴现,人文精神气质的聚沙成塔,对频道包装应用中国元素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一、中国元素在频道包装中的缺失

首先、频道包装过于推崇形式,缺乏深层内涵。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制作人意识到:包装本身就该成为艺术,具有其相对独立的审美特点和审美元素,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日益挑剔的观众。因此,频道包装开始朝着艺术化的方向迈进。需求多样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市场、信息和通讯的全球化,电视制作人根据时代的发展把各种各样的观念、情感在融入到传递中国文化的频道形象片,成为了观众情感与文化的沟通桥梁。但是,当电视频道制作人试图从艺术角度来完成频道包装的时候,他们不可避免地又面临着另一个误区:过于推崇形式、过分追求包装的艺术色彩,缺乏设计感和深层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说,频道包装成了游离于频道和栏目之外的东西,有些甚至有些故弄玄虚,使得频道包装本身的作用被形式所掩盖。

其次,频道包装理解流于表层。中国元素是作为一个立体化的概念,也就是多维的概念,不能只做狭义理解,看不到其深层内涵,应从不同的点、线、面剖析中国元素的精髓,否则在频道包装中就会流于表层。中国元素的运用就会停留在仅出现一些所谓的中国符号喊口号的层面。肤浅地理解中国元素,只会使得频道包装的表现形式停留于表面。这样一来,频道就变成为了披上一件中国元素外衣的“伪中国化”,将导致受众无法对频道理念产生认同和偏好,频道包装的传播过程中,则会使得观众无法对频道产生更多的好感与喜好,也会逐渐降低电视频道的品牌认同度,频道包装便失去了该有的作用。在频道包装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喧宾夺主,搞清技术与艺术的主次地位和主要矛盾。笔者认为,在频道包装中,艺术是最真实的内涵,技术是最有效的手段。唯有真实的内涵加上有效的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因此,在频道包装的中国元素的运用不能只为了表现而肤浅的解读中国元素,不能只为了形式而过于停留在技术层面,只有在深刻把握中国元素的内涵、充分理解频道定位和节目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中国元素,才能真正达到频道塑造品牌形象的目的。

再次,频道包装的审美疲劳。观众作为信息的反馈者,势必尤其特殊、多元的审美需求。中国元素为频道包装创意表现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创新,很容易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现在大多数频道包装,常常走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充满质感的特效画面才能使得频道包装充满生命力。同时,许多电视频道也相机模仿,符合审美的大时代背景,一味互相临摹和借鉴,导致在观众打开电视的过程中,永远搞不清楚电视制作人的真正的用意,往往云里雾里。这样一来,观众观看频道宣传片之类的品牌表现形式,只会当成过眼云烟,一看变忘记,每个频道包装的相似度越来越相近,使得审美疲劳点变得也越来越低,久而久之,审美疲劳的出现是意料之中的。

水墨作为中国元素的一代名词,这难免会使我们陷入审美误区,使得观众一见到传统水墨画的黑白两色即认为这就是中国元素的体现,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审美疲劳。其实不然,我们所处的是赋予了中国元素传播价值的时代,只有把握中国元素的精髓,并进行创新运用,才能发挥中国元素在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作用。这样所呈现的中国元素将不再是表象的、空洞的、肤浅的,而是可感的、生动的、有内涵的,成为区别于其他频道的重要标志。因此,再多的中国元素的素材、再多的特效技术,没有真正找到属于适合自己的频道品牌的切入点,一切便变得徒劳。

二、频道包装应用中国元素的原则

第一,受众接受分析是基础。观众作用频道包装的直接受众,这是在频道包装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决定了整体包装核心理念的体现在频道包装既要凸显出频道本身的特性,但又要尽量避免台与台之间的雷同,强调地域,突出地方特色,强化个性化包装,是区别其他台的包装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这里,我也不得不说到,我们为了要克服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说的创新并不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改变成为的创新,而是真正得成为“第一个”这样才是真的创新。

那如何克服地域文化限制?也就是如何将地域差异转化为地域特色的问题。再进一步说,也就说如何将文化差异转化为文化特色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打破限制,寻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品搭包装的中国元素的融入关键在于是否能到观众的文化认同,也就是否符合观众的需求。频道包装所面对的观众,不仅是在年龄、身份、性别有所不同,而且在文化程度、审美观点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并导致欣赏兴趣和评判标准的巨大差异。加入中国元素的频道包装更是需要考虑受众群。所以笔者认为“谨慎使用中国元素”“从受众的需求和受视习惯出发”“考虑海外观众的不同审美标准”成为了受众分析的重点。

第二,人本关怀是创意的灵魂。“本”是指观众心中最根本,或者说本性中最易被激起的人文情怀,换言之,也就有在“本”这个层面做足功夫,深入挖掘,频道包装才能将人文关怀的融入推至高峰。频道包装在水墨效果实现的过程中,很多情况往往是画面的形式大于内容,仅是玩水墨情趣,缺乏坚实的人文背景和与之有机结合的内容表达。导致在频道包装的传播过程中,刻板、生硬、直白、缺乏与观众的互动与交流,只有融入人性化和人文关怀的传播方式,同时,加入更多的人性化的视觉符号元素和更具亲和力的表现形式,这样才能形成鲜明的频道标识。中国元素不能脱离所属的民族文化而作为个体存在,只有接受、吸收、反映民族文化,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对民族文化多维观照,才能被受众群体接受,才能达到诉求目的。也唯如此,把现代频道包装与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作出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精品,当认识到这点后,富有中国元素的特色频道包装就成为了唤起人们的文化意识和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第三,情感诉求的零文化贴现。频道包装中国元素的运用必须考虑到“文化贴现”。日积月累而成的良好的频道形象,会以它独具个性的魅力在频道和观众之间架设起桥梁,从而成为媒体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运用中国元素的频道包装里必须在心理上与受众形成某种契合包括他们的认知心理、情感心理、审美心理等。频道包装的魅力在于在传播的过程中表现为受众对其的情感诉求,即零文化贴现,或是说尽可能缩小文化贴现,以达到调度受众的美好的心理意向,从而切合频道的价值追求,延伸出精神产品,就如同物质产品一样,将其文化内涵占领市场。中国元素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电视制作人成熟的设计理念和中国元素丰富的人文思想的结合,将会使频道包装更富于艺术想象和人文内涵了,更漂亮和更富有亲和力。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得到受众感受的到尊重,受众的接受状态与传播的感受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沟通和联系。逐渐使精神产品出现了人的符号,而这种人的符号有时未必一定要出现人,就可以把人的感受作为主体凸现出来,从而产生亲近感、亲和力。要打动受众就必须借助于蕴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因子,发掘能够引起受众感情共鸣的文化资源。

第四,精神气质的聚沙成塔。频道包装中的精神气质很重要,简单来说,我的理解精神气质是一种勇气、一种意识和一份魅力。具体地来说,电视制作人在频道创新和改革的道路上需要勇气,是一种开拓的勇气和实践的勇气;而意识则是一种理念,一种能够展示频道特色的创作理念;而魅力就是让观众动情的文化气息。说到中国元素的精神气质,我认为就是一种沉浸与愉悦,融入中国元素的频道包装,它的表现形式与表现力远胜于一般的频道包装。观众在欣赏与互动的过程无疑是身临其境的,因为它强大的感染力,能使审美主体产生更大的沉浸感与愉悦感。频道定位和塑造精神气质对频道包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精神气质式的频道形象片拥有无可替代的生命力和地域魅力,融入中国元素形象的频道形象体现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念融汇渗透的频道包装思路,展示频道地域文化风情的独特魅力,同时利用动画特效的合成技术,配以传统水墨画技法进行创作,再辅之以原创的主题曲,这样的频道形象片体现了频道形象的文化气息和独特风采。

现代数码艺术的迅猛发展,更需要传统文化精神理念和博大的中国元素的介入;而最有效的媒介的介入就是提高频道包装本身的人文性。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唤起更多的媒体人最诚实、最真实、最真切地去思考那些符合中国人精神方式的中国元素如何运用到我们今后的频道包装中。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国文化才能被更加多的人接受和尊重。

参考文献:

[1]何德珍.《从中国元素看中国式广告的崛起及发展策略》

[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学术论坛,2007:113-116

[2]陈兰.《试论我国电视台形象广告中国元素的运用》[J],

电视研究,2010,02:36-38.

[3]裴彦恩.《关怀是最重要的――频道包装趋势初探》[J],

视界・包装,2005,07:22-23

[4]杜雪梅,李威.《水墨元素在频道包装设计中的局限性》

[J].科学时代,2010.1: 25-26

[5]赵新生.《电视包装的文化属性浅论》[J].电视字幕・特技

与动画,2004.4:9-12

[6]闫文.《中国元素――支持品牌的精神文化内涵》[J].中国

广告,2007.4:38-41

上一篇:美国电影女性制作群体的发展历史及现实意义 下一篇:我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