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7-10 01:07:23

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学校培养的许多学生,毕业后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学生职业道德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其所在企业的社会形象乃至经济效益,同时它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几年,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与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更好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相适应,与社会精神相匹配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新体系,是我们职教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当前职业学校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因为德育在实现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起着导向、动力、保证的作用。

一、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体水平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职校生是社会青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品德素质是构成社会品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职校生的职业道德状况,从某种程度上讲,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但从我校调查及社会反馈的实际情况看,职校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整体水平还不尽如人意,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依然是任重道远。

2. 职校生的道德理想、价值追求明显呈现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困惑与失范现象。

由于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双刃剑”作用,职校生的道德理想、道德行为显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功利化的倾向。职校生缺乏市场经济下新的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往往在道德理想、价值选择时产生困惑和冲突,部分学生存在损公肥私、真假不分、正直邪恶不讲、高尚卑鄙不顾的错误观念。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专业特色,深化职业道德教育实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想当一部分学生对今后从事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了解,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相比一个明显区别,那就是中职学校有着很强的专业特色。中职学生,当他们一进入职校的大门起,就选定了某一“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和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口,通过实实在在的职业道德教育,深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引导学生沿着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主线,沿着学习道德认知——感受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进行道德实践德育工作规律,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一技之长”,使学生职业道德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各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学会做人”是教育目标的根本;“学会办事”是参与社会的本领;“学会一技之长”是创业谋生的基础。 因此,“三个学会”不仅是职业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抓手,也是职业学校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标志。

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发挥《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教育课是职业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校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合格职校生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职业学校的实际出发,职业道德教育课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教育为主线,围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理论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确立主人翁的社会意识和敬业、乐业、勤业、创业精神,明确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则与规范,为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准备条件,提供必要前提。

(2)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专业训练与岗位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日常德育工作、专业训练、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全面渗透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在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过程中,学校既要考虑各专业的共性,又要突出各专业的特点,把学生在校的行为规范训练与岗位职业道德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如对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加强“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意识的培养,继而又将“三轻”作为全校文明休息的行为准则,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3) 建立、健全全面推进职校生职业道德建设的教育网络。

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光靠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和教育网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级职业道德教育网络的建设,充分发挥了三者的整体德育优势。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是职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

(4)强化德育实践,增强职校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自发性的,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经过学生的自觉努力,通过具体的德育实践,才能逐渐养成。为此,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才市场对职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深入改革和实践,积极探索具有职教特色、适合职校生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之路,继续推动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每个职教工作者的责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找准自己的平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财贸学校)

上一篇:高中物理电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下一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