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时间:2022-07-09 09:57:20

浅谈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关键词】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院内感染日益增加[1]。近几年来,院内感染暴发事件不断发生,每年都有许多患者由于接受医疗服务时发生医院感染,从而使其治疗、护理变得更加复杂,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甚至残疾或死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如安徽宿州市立医院在2005年有10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感染了绿脓杆菌,90%的患者因此而摘除了单侧眼球;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08年发生了严重医院感染事件,有9例新生儿发生了院内感染,仅1例患儿幸存;天津某妇幼保健院在2009年发生6名新生儿院内感染,其中造成5例死亡;2009年,在山西省两家职工医院有47例患者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有20例患者感染了丙型肝炎;2013年1月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血透患者感染丙肝事件,74名透析患者中,新增丙肝患者12人,抗体阳性22人。属“严重医院感染”;2013年1月辽宁省丹东东港市社会保险医疗门诊部发生疑似医源性感染事件,该事件系门诊部一支针头多名患者使用,是导致120名患者疑似集体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事件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背后是平时对于感染的认识、感染的控制、感染的流程、包括感染操作[3]等等方面,做得不好而导致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并且医院感染涉及环节多[4],控制难度大。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将成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近几年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我认为要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除加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力度外,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要下大功夫做此项工作。重视是根本;充足的经费投入是保证;合理的人员配置是基础;健全法律法规是前提;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是关键[5];提高医院全员防控意识是巨大的推动力。上述环节不可或缺,这完全反应了木桶效应,最短的木棒决定了整个木桶的容量,也就是说上述环节任何一环就会制约整个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水平。

1重视是根本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引起相关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多数医院的领导往往把精力集中在如何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在医院感染防控上也给予一定的投入,但实际工作往往不给予重视,加上医院工作繁忙,使得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流于形式。部分医院仅仅喊出重视医院感染的口号,在实际工作中却视而不见;有规划、有方案,而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轻轻点水;相关职能部门在领导检查时或向领导汇报时格外重视,而在平时的工作中却不屑于顾;甚至有的单位也设有相应的部门,也有编制的工作人员,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在监督方面却的做的不够,以致于工作效率极为低下;而在实际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是小投入避免大付出,小投资堵塞大漏洞。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医院感染防控,近期投资长远获益,是利国利民利院利患者的事情。

2要有充足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

目前,医院感染工作越来越规范化,防控技术手段也不断更新,因此,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需要的设备或其他技术装备也要不断地添加,进而提高医院的防控感染的水平。而在实际上,大部分医院往往重视加大投入引进医疗设备或检测设备上,而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上的投入却严重不足。部分医院还存在应付上级检查的想象,上面检查,在表面上就投入一些,而在实际的感染防控效果上却不理想。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是因为医院领导都认为在医疗或检验设备上投入,会得到相应的收益,而在医院感染方面投入却没有相应的收益。但实际上,医院感染防控非常重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会弥补10倍的感染损失。这一点从近几年的院内感染事件足以证明。只有合理投入,严格执行标准要求,才不会发生医院感染事故,保障整个医院的医疗工作的顺利营运。同时,还要意识到只有加大感染防控工作的力度,引进一些先进的防控设备,提高医院的防控检测水平,并最大限度地排除医院感染的隐患,才能使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3合理的人员配置是基础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需要相关医护人员的执行,这是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基础。目前,各级医院也建立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执行机构,并编制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但还存在机构和人员配备不规范的问题,所设机构偏少,不能完全执行完成医院的防控工作任务,在人员配备上大部分是护理人员,而医疗人员不多,且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甚者有的医院仅仅有口号或书面的文件,平时却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医院感染的防控水平。因此,在重视经费投入的前提下,健全组织机构,还要合理配备医、护、技工作人员的比例。做到医院感染防控部门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合理,专兼职搭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感染监测及防控水平,在平时的工作中还要积极地排查隐患,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4健全法律法规是前提

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日趋健全,2000年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2年颁发《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颁发《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04年2月我国启动了医务人员手卫生项目的活动;2009年4月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这在国内是首次制定。2006年颁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9年颁布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等。特别是《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增加了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及处置,还细化了院感暴发的报告内容、处置流程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责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了每级机构向上级机构报告的时间,但没有细分报告的流程、内容、各方责任。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里提出了院感暴发“分级报告”的原则,明确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的报告内容及相应的职责:医院发现院感要及时上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不承担确认的责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责任对“疑似院感”进行确认,院感问题确定后,或加以处理,或进一步向卫生部报告。强调医院要做好日常的监测工作,规定医院应成立院感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规定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对医院感染管理行政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在院感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中要有明确的规定。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法律法规正在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在工作中也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6]。

上一篇: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下一篇: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