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机制探讨

时间:2022-07-09 09:01:13

现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机制探讨

摘 要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难题引发了对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诸多反思。文章分析了基础教育应试模式、高等教育、就业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论述了该逻辑的成因。

关键词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就业;成因

一、公众对现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态度

(一)公众对当今社会就业难的反思

众所周知,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每况愈下。有数据显示,近40%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就相当于“失业”。相关的后续研究表明,已就业的大学生对现有工作满意度普遍较低,也有人再度择业。

触目惊心的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成为社会难题。下面,就从劳动力供给方和劳动力需求方进行分析。

劳动力供给方又可分为家长和毕业生。家长的不满主要体现在心理预期与现实的反差。大多数毕业生家长之所以选择让孩子上大学就是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出路,或者说有个“铁饭碗”。可家长为高等教育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后,孩子工作仍面临种种窘况:要么毕业就失业;要么勉强找到一个工作,却不是预期中的“高薪”、“高职”、“低负荷”;有的干脆作一个“啃老族”。接下来自然是对一次就业的工作满意度很低,甚者再度跳槽或者辞职重又加入“失业大军”。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成了“难嫁的姑娘”。“搞什么双向选择”、“用人单位有什么资格挑剔大学毕业生”之类的家长抱怨不绝于耳。大学毕业生也很无奈。要么用人单位说学校里所学知识陈旧,用处不大;要么说专业不对口;要么要求有工作经验,而刚毕业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更有甚者,打扫个公厕竟然也要求本科学历以上。用人单位都怎么了?

劳动力需求方――用人单位也有选择上的考虑。第一,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单位对之培训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远不如成熟的农民工来得实在;第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专业水准较以往普遍降低,然高端工作做不了,基础工作不愿干,对工作薪酬的预期过高;第三,提高招聘条件,抬高学历门槛,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仍然供大于求。

(二)由社会就业引发的对高等教育的反思

用人供需双方对社会就业的不满直指高等教育。目前,对高等教育的指责集中在:开设专业不对口;所教知识陈旧、滞后;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理论高能力差等。学生上大学是为了好就业,用人单位用人,要么想用的人没有,要么付出成本太高。高等教育如能顺应用人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毕业生可顺利就业,“结构性失业”的局面将不再出现。总之,高昂的学费、美好的青春和就业现状的不搭配。最后归因于高等教育的缺失:追逐利益盲目扩招,不问产出、不计后果、不负责任。

(三)由高等教育引发的对基础教育“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

由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不作为引发公众对基础教育应试的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应试指挥棒下,小学学生学初中的知识,初中学生学高中的知识,高中学生学大学的知识。晚上有老师布置的作业,星期天有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家长为孩子报的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奥数班、英语培训班、作文强化班,等等。之外,为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都设法把自己的孩子往优质资源学校送。各大小城市基础教育中的优质资源学校,每年都能收取不菲的择校费。所有的努力指向,就是孩子能有一张梦寐以求的高校录取通知书!还有对大学毕业后的轻松美好的工作、轻松美好的生活的预期。如今的就业现实让多方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模式”还能不能走下去?

二、公众心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就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公众对社会就业的不满,引发对高等教育的责难,进而对基础教育“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所有的问题看似均由社会就业引起,然而事实表明,当今的社会就业问题并非纯粹的就业岗位不足问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高不就低”就业观,造成了毕业生在严峻就业现实面前的“主动性失业”。另一方面,就社会就业状况来说,一些行业供大于求与一些行业面临着大量“用工荒”之间鲜明的对比。所供非所需,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既然劳动力的供需总量差异不是主要问题,我们再反观一下三者之间的逻辑顺序:

应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好工作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应试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好工作,高等教育只是一个跳板。接受高等教育作为好工作的跳板本也无可厚非,问题出在公众对“高等教育”这个跳板功能的期待上。如果跳板由其他类型教育模式(比如职业教育,、自学成才、函授等)承担,公众的心理容忍度会强一些,但是一旦以“高等教育”作为跳板,公众的就业预期就理想了很多。多数公众心里,高等教育=找个好工作。这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高等教育该不该给学子一个好工作?高等教育如何给学子一个好工作?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期待越高,自然要求也越高,责难也越多。高等教育仅是好工作的跳板,我们尝试抽掉“高等教育”这个中介变量后,上述公式就变成了:

应试基础教育好工作

显然二者不对等,越发显出应试基础教育的荒谬性。事实是,我们倡导的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并非“应试教育”。基础教育为何执着于“应试模式”呢?问题又回到了“高等教育=好工作”。这个等式的问题不解决,基础教育的应试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三、现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就业之间不良机制的成因

接受高等教育就该有份好工作这种非正常的社会心理普遍存在,其成因分析如下:

(一)公众的就业观念滞后

接受高等教育为了好工作本也无可厚非。曾经,“上大学”是众多学子的美好梦想!中国的高等教育统招统分,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商品粮”、“铁饭碗”。老百姓自然都希望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谋求一份好的职业。可在信息闭塞的农村和山村,村里还几乎没人能“跳出农门”时,大学已悄悄地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还很少有人知道“本科”和“专科”的区别时,大学的“统招统分”已变成了“双向选择”;在大量的财力投入、智力投入、时间投入后,大学毕业时却发现以前的“香饽饽”已变成了“愁嫁的姑娘”。公众就业观念的的滞后,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需要政府的引导,每年及时、准确公布高校毕业生真实的就业情况。

(二)高校的产出无责任无风险运转机制

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本身没有什么错误。相反,提高了全民族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使科学的应用范围覆盖更广;另外,高等教育的普及顺应国情,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普通民众追求知识、提高学历的精神文化需求,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问题在于高等教育虽然在量上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但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应用实践、硬件配套、与市场接轨、就业辅导等一系列方面并没有做好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即失业”。不仅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质量无法保证,而且公众诟病于高等教育甚至社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各行各业有用的人才。问题是,高校毕业生既然“毕业面临失业”,高校为何能延续这个错误呢?仅用市场经济调节的滞后性来解释高校功能的缺失,显然是难以服众的。究其根底,花的是政府的钱,招生运营归政府管,产销是否吻合几乎也与高校无干,出了问题自然也不需要高校承担。事实上,在无责任无风险的运转机制里,高校即使想承担其产出滞销问题,又能如何承担呢?滞销回炉?宽进严出?既无奖励又无惩罚的机制,动力何在?

为什么非要应试考大学?

(三)人才产出机制单一,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不发达

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现实生活中应试教育依然盛行。尽管教育部已明令禁止各基础教育学校不得以各种名义举办各种形式的补习班、培训班,并且制定了相对严格的惩罚措施,甚至基础教育也不允许对学生分数排名次等。事实上,“应试教育”只不过从地上转为了地下。不是学校和学校老师不怕,事实是政策压不住需求,学校和家长的关系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教委的文件、条条框框,凌驾于肇事者之上的第三方,就成了一纸空文。

家长也心疼应试基础教育下孩子的苦,可是明知孩子苦,仍将孩子往那个方向推,他们不知道,除了高考之外还有什么别的途径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以笔者所在的河南省为例。河南省是农业大省,随着机械化的展开,农村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工业薄弱用不了多少人,有限的几个厂薪资也很微薄。人口大省的河南,那么多的人的出路在哪?外出打工。现民工招聘也要有一定的知识、技术水平,否则,靠出力的民工只能在最底层。那么,民众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学个什么技术,拥有一技之长;要么考上大学,谋一份公职。就第一条路看,需要职业教育的加强。然河南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都还处于初始阶段。职业教育的改革面临和高等教育同样的困境,政府出资经营,高校负责培养不负责就业,属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导致其改革动力不足,速度缓慢。毕业生滞销,且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凡此种种,让很多家长和学子对中国教育失望。职业培训也不发达,难以满足众多的就业需求。目前,职业教育功能的缺失迫使多数学生在明知希望渺茫却又没更好选择情况下重新返回高考的路上。产出滞销导致职高生源续减,很多难以维继,甚至重又返回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来。这样,高考大军日益壮大,相应地,基础教育的应试竞争自然也愈演愈烈。而在工业和经济发达的江浙和沿海一带,普通民众考大学的动机就远不如内地这么强烈,高考不理想自杀的现象也较为罕见,相应地,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之路走的也比较顺畅。可见,工业、经济不发达,提供就业机会不足是导致基础教育功利应试的最根本成因之一。如果“职业教育不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不足”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公众不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家长盲目地追逐应试教育的现象就难以消除。

参考文献

[1]耿国锋.大学生可就业能力调查[J].社科纵横,2011(6).

[2]田青雁.美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思考[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3]傅中国.教育,应试体制下如何教子成功[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4]赵珍.中国青年就业与教育体制的整合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上一篇:云南边境地区境外人员“三非”问题现状探析 下一篇: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