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粮食主产区功能定位与“三化”协调发展

时间:2022-07-09 05:14:41

中原粮食主产区功能定位与“三化”协调发展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确定了中原地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顾名思义,粮食主产区是以供给粮食产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主体功能的。从资源开发方式角度而言,粮食主产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即鼓励农业开发,但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亦作出了“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继而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提供示范。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与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看似是一对矛盾体,实乃“互利存荣”的共生体。因此,在粮食主产区功能定位视阈下,把握限制开发的程度与“三化”协调发展的力度尤为重要。

一、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

物质基础薄弱、人口基数大,生产力水平低是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基本国情。经过30多年的建设,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物质短缺状况根本扭转,但人口国情依然如故。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超过13.7亿,其中大陆人口达13.39亿,人口增长速度虽然明显趋缓,但人口总量却呈微增长态势,人口形势不容乐观。这么多的人口,能解决温饱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但又不能仅限于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每个人都过上富裕、安逸的幸福生活,是党的十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近5至10年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方向。就在此前,基于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国务院秉持“谋划先行、发展为要、情系人民”的规划理念,制定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从而使有限的国土空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资源开发格局。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指导,体现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规划亦是层出不穷,竞相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以期在国家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多分一杯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包括《中原经济区规划》,地域性的区域经济规划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已达20余个。

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该《规划》的批复,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对加速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中部奋力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地处华夏中原腹地,划辖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山西、安徽和山东等四省的部分地区,是全国极具发展潜力的规划区域。从划辖五省区的省情言之,除山西省属于全国煤炭资源大省以外,作为区域规划主体的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其余三省亦在国家13个粮食主产省之列,这表明该区域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中原经济区功能定位为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

粮食生产基地战略定位重在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原经济区亦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并以“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为基本的战略定位。粮食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是对《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文件中“农产品主产区”规划的具体落实,是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板块。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河南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每年调出的食用原粮和粮食制成品多达400亿公斤。中原经济区在“农产品主产区”规划的七区中粮食生产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家粮食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民以食为天”,切实保障我国粮食生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中原经济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不仅仅是保住目前粮食产量的底线,更在于促进农业发展和粮食稳产高产,为全国其他粮食产区提供典型范例。因此,就建设粮食生产基地而言,重点在于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生产出质优量多的粮食以满足当地人们生活需要和主销区粮食商品的市场需求,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要以提供粮食产品、保障粮食供给为主体功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农产品主产区依据开发方式,则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即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区域。中原经济区集中力量建设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作为黄淮海平原的重要板块,是国家的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就农产品主产区而言,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产品等是辅助功能,提供农产品才是主体功能。粮食核心区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其功能定位也需符合这一要求,以提供粮食产品为主体功能,以提供与粮食密切相关的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产品为辅助功能。提供粮食产品和必要的附属产品,没有稳定的粮食来源即粮食产量是难以想象的。另外,容易被人忽视的是,粮食产品本身即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丰欠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区、粮食主销区的利益,而且是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无农不稳、有粮不慌”即是这个道理。因此,建设粮食核心区需要树立“粮足安天下”的大局观念,工业化、城镇化每向农村推进一步都应当三思,切实保护农业农村用地,充分利用每一寸耕地,稳定并适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拥有新型机械、承载新型农民的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三、中原粮食主产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1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相对于国家其他主体功能区而言,粮食主产区以提供粮食产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主体功能,是鼓励农业发展的重点开发区域。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多年来将保障国家粮食供给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远不及东部发达地区,面临的诸多难题亟待解决。在又一轮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集结号吹响之后,中原经济区抢抓机遇、应势而起。但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实景,快速发展中依然面临重重矛盾。矛盾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辩证地看,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因。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依然是横亘在中国城乡之间的铜墙铁壁,是阻碍“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而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中,“三农”问题又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因此,粮食主产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仍需要立足农业、关注农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突破口,采取积极措施搞活农村市场以实现农民增收,留住种地能手以促进农村繁荣,提高农资投人以推动农业发展。

2 以建设产业集聚平台为重点,切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人多地少的国情表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粮食主产区稳粮保粮任务依然艰巨。因而,在粮食主产区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不能以减少耕地面积、降低粮食产量、削弱农业地位为代价。况且,一旦耕地面积减少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耕地面积减少一粮食产量下降一农业地位削弱一耕地面积锐减,进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实质是重新调整和均衡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利益关系。实践证明,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化的充分发展,但推进工业化也需要把握城乡之间的利益平衡点,挤占大批良田、削弱农业地位并非良策。目前,我国耕地面积逼近18亿亩红线,不占用现有耕地应当成为粮食主产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最基本原则。依托城镇现有规划区域做好工业化发展这篇文章,就是要立足于城区工业用地现状,对中心城市和县城的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加以整合提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程度,实现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粮食主产区推进工业化,要围绕农业生产、主打粮食品牌的发展主题,以规划建设二、三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为重点,有效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逐步形成一批体现农业特色、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3 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为目标导向,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化旨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融合。但城镇化发展不能热衷于扩展城区面积、拉大城市框架,而在于增强吸引产业集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有内涵。产业是城镇化的有力支撑,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有效方式。就业是谋生之本,没有产业的强大吸附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生活在城镇、生产在农村的现状就难以根本扭转。因此,要把城镇产业发展放在城镇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实现产城融合。推进城镇化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大老城区的改造力度,减少乃至杜绝城区改造中遗留“城中村”,不断优化城市整体功能布局,同时根据产业集聚、人口集中需要适度扩大城区规模,准确定位新城功能。另一方面推进中需要逐步调适、完善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基础设施配套是完善城镇功能的基础环节。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即是城镇建设与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的过程。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和功能完善既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更好条件,又能提升城镇的层次和品位,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

(执笔:王志立)

电子信箱:

上一篇:3~5岁 就是不想上兴趣班! 下一篇:浅谈数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