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整形”背后的文化话语权之争

时间:2022-07-09 05:14:22

“汉字整形”背后的文化话语权之争

【小引】

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琴” “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拟进行调整,此外,还恢复了51个异体字。此次意见征求开始后,引发了激烈争议。对此,有网站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逾八成以上网友反对。

【众说纷纭】

教育部:字体微调主要针对印刷规范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针对网上热议的“调整44个汉字写法”做出了最新解读,称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使宋体字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强调,微调不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进行的。

学生担忧:“亲”字多了钩算不算错?

但教育部的解读并未让学生和家长放心。“如果这表真成规范了,是不是高考也得按照这个来?”不少学生担心如果高考时自己不小心没按规范写,“亲”字多了钩,会不会被判成错别字呢?

语文老师:是否扣分存争议

如果《通用规范汉字表》最终颁布,那就成为一条“法令”,具备行政效力。那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按照修改后的写法写,就属于违规,“应算教学失误”。而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不规范的情况也是不允许的,“因为,高考本来就要求考生们写规范的字”。

对此有的老师认为扣分暂时还没有必要,“毕竟手写是很随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法,小小变动不会有影响。”罗老师表示,自己曾多次参与高考评卷,只要不影响辨认,是不会扣分的。另外,即便一个法令要执行也会有缓冲时间,考生和老师们都有时间适应。对考试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手写的区别并不大”。

文字学专家:规范应考虑手写习惯

四川大学历史学院古文字教授何先生对《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修改的44个字进行了逐一分析后认为,“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这44个字的变化还是合理的,并且是应该的”。但他同时还指出,《通用规范汉字表》是按照印刷要求来制定的,对于手写的习惯和随意性考虑并不充分,因此对于教学尤其是考试中出现的一些“不影响辨认度”的手写体应该宽容一些,甚至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还应备注一些手写体的样式,这样才能最终消除人们的疑惑和争议。

【争鸣】

正方观点1 :必然影响生活

汉字微调怎么会不影响生活?至少,我们在书写的时候,要改变以往的习惯了;至少,我们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要给孩子纠正新的“错误”了;至少,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面对陌生的面孔了。的确,不会对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产生生死攸关的影响,但对我们的文字交流产生的影响的确不小啊!

这次汉字“整形”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多争论,不就是因为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吗?如果没有影响,我们关注它干啥?这两天媒体一直在关注汉字整形,就是汉字整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的证明。汉字是国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汉字整形必然影响国人的生活,这是客观现实。

正方观点2 :不能唯专家建议是举

汉字的演变是中国历史和文化流转的自然产物,在传承中自然淘汰和优化,最终形成各个时代人们所公认和统一使用的文字系统。汉字不是御用工具和任何外力的产物,不是某个群体的意志,更不是几个专家就能轻易颠覆的。汉字已然形成有序统一的书写和录入系统,任意更迭和改变汉字整体性,无异于绑架民族文字。

汉字调整有何意义呢?除了让人有扎堆凑热闹赶时髦之感,只会让我们感受到政策的动荡、随意、茫然,教育政策应该是成熟的理性的稳定的,不能唯专家建议是举,而应该遵从民族的、历史的自然和客观规律,尊重汉字,尊重教育!

正方观点3 :决策请分民意一杯羹

汉字的规范应该秉持美学原理,普通民众不懂专业美学知识,所以专家们的意见理所当然是对汉字“审美”上的决定性意见;但汉字的使用首先涉及一个“习惯”问题,只考虑专家们的“审美意见”而忽略民众的“使用习惯”,这种“虚置民意”的表现,绝不能成为政府部门决策问题时的常态。

谁给了专家“闭门造字”的权力?在笔者看来,只是教育部门对所谓的“专家意见”看得太重罢了!这反映出当下政府部门在重要决策时往往会陷入“精英思维”的误区,原本是一件关乎广大民众的事情,却往往被某些“专家”“形而上”的思维误导。

有网友评价:是人民发明了并发展着汉字。言外之意很清楚:教育部在改造汉字时应多听听公众的意见。是啊,汉字“整形”本来就是为了让公众更好更方便地使用汉字,公众的意见理所当然是重要的啊!

反方观点 :给汉字改革一些掌声

仅仅“动”了44个字,还不是颠覆式的改革,不过是将其中的某一画统一规范而已,而且还只是“意见征求稿”,就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甚至成为网友调侃的笑料,继而对于专家们也穷追不舍地进行“嘲弄”,令人心疼!

其实,在一个“拍砖”的时代,几乎只要是“专家”的言论,网友便一窝蜂地涌上去一顿痛批,也不分青红皂白,这的确是当前伪“网络民意”的一个悲剧。其实,在笔者看来,我们完全可以给汉字改革一些掌声!

其一,汉字是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既然要“表意”,而且还是“音节文字”,那么注定不能亘古不变,就好比我们不能再回到使用甲骨文、小篆等古老文字的时代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汉字的四方四正并不具备甲骨文的表形美、小篆的线条美等,可是却有着书写方便快捷,看起来清晰明朗等优点,这就是汉字进化的意义所在!

汉字是要给人带来方便的,而不应是人的累赘,那么就有必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繁体字到简体字便是一次这样的“质”的飞跃。相信现如今,多数人都会对恢复繁体字反感至极,原因不仅是“朝三暮四”的政策让人烦,同样让人烦的还有繁体字书写的麻烦。从这种层面上讲,44个改革字还是做到了“力求精简”的目的,值得推而广之!

其二:书法艺术是世界上唯一一门由文字直接而来的艺术,而且已经为世人所称颂。之所以盛行,原因在于中国汉字的奥秘无穷,同时,也在于中国文字无与伦比的美感。

可是,书法功力需要极长时间的锻炼,其“难度系数”之大令不少外国爱好者“望而却步”。这是推广中国书法艺术的困难之一!熟悉书法的人都知道,“点”是书画中最难把握的一笔,稍微把握不好就影响“全局”,而此次汉字改革中巧妙地“改变”,便是跨出去的“第一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基于以上两点,笔者认为汉字是需要改革的,而且需要“大改革”,这当然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当下,专家们对于“汉字改革”还是相当谨慎的,最起码没有用手中的权力“大刀阔斧”地改革。可以说,当前的“汉字改革”无论对于文字的时代性还是艺术性,都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我们为何不能给“汉字改革”一点掌声呢?

【第三只眼】

汉字绝不只是今世今人的

书写工具

舒圣祥

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这原本应该更多是学术讨论的事情,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惊人的民愤狂潮。无论是普通网友,还是职业的媒体评论员,几乎一致用异常愤怒的语气对此表示了强烈的蔑视和嘲笑。

就所谓“汉字整形”问题本身而言,笔者亦认为意义不大,既然繁体字已经被简化成今天这样了,再怎么微调也体现不出当初的字理神韵来。要么下决心恢复繁体字,否则,反正已经大动剪刀了,再微调一些当初简化之时的笔画瑕疵,根本无济于事。但是,微调方案本身不能说毫无依据,比如亲、茶、杀等字的下部,本身就是从木,而不是现在的怪样子。

然而在当下的大讨论中,根本看不到具体的理性之论,而只有大棒子和臭口水。反正上来就是一顿“打倒专家”的狂揍,微调合理不合理则似乎根本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教育部官员出来解释“微调不会对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进行的”,反而被愤怒的人们认为是教育部在自打嘴巴,理由竟然是:不影响生活还改什么?事实上,“不影响生活”只是在强调:此番微调,既不会影响当前人们的书写习惯,又能规范汉字简化的混乱。

在狂轰“汉字整形”的言论中,最典型的观点是斥之为“瞎折腾”。具体又有三种分支:一种“瞎折腾”是指“汉字整形”影响人们书写和辨认,其实这种担扰纯属多余,“不影响生活”的意思即在于此;另一种“瞎折腾”是指专家们吃饱了没事干,汉字整形既不能增加GDP也不能改善人民生活,反而浪费纳税人给他们开的工资;还有一种“瞎折腾”是指汉字只是一种书写符号,大家习惯了就不用改也不能改,专家们琢磨整形汉字根本就是“不甘寂寞”。

看到这样的言论,我不由感到悲哀,因为汉字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不是什么需要细心呵护的伟大文化,而只是传情达意的书写工具而已。至于那些研究汉字的专家,则最好全部遣散,省得他们浪费纳税人的钱。不知道有没有人意识到,这和几十年前称呼知识分子为“臭老九”的年代,其实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令人奇怪的是,研究连书写工具都不是的外国死文字的季羡林先生逝世,居然又有那么多今日批判汉字微调的人写下了饱含敬仰之情的纪念文字。

我坚持认为,汉字绝不只是属于我们今世今人的一种书写工具,而是从几千年历史遗传而来的伟大文化。就像推倒名人故居是破坏文物一样,几十年前以“汉语拉丁化”作为目标的大规模人为简化,同样是对汉字文化的破坏。与正体字在这片土地上使用和流传的时间长度相比,不过短短几十年,为何规范一些简化错误,却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呢?

汉字既然是延传千年的伟大文化,决定它的就不能只是今世今人的利益。游览名胜古迹,看到满眼的汉字犹如一堆死文字,难道不觉得遗憾吗?为了更好地呵护汉字文化,非但“不影响生活”的微调毫无不可,就算恢复正体字,我们需要付出的适应代价难道比长辈们适应简体字更多吗?又或者,仍旧使用正体字的台湾、香港同胞,是不是因此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摘自湖南红网)

【深入思考】

汉字整形背后的

文化话语权之争

薛七七

近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立即引起了激烈争论:《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天府早报》8月19日)

某网站就此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多达87.14%的网友表示反对。如此一边倒的意见反馈,恐怕出乎国家语委的意料。一个据闻“历时八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的局部性汉字“技术改良”方案,因何如此不受欢迎?

专家信任危机当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在公众的权利意识高涨的语境下,精英化的垄断性阐释(及其结论)正遭遇越来越频繁的大众“抵抗”,而部分社会行业领域出现的专家为特定利益群体代言的逐利倾向,则让这一信任危机经常处于紧绷状态。更何况,与某些具有特定专业知识门槛的行业领域不同,汉语言文化属于基础性知识类别,加之其天然的大众属性、民族属性,其引起大范围、激烈的民间情绪反弹,实为必然。

而44个“整形”汉字背后,其实还透射着有关文化阐释权、文化话语权之争。不无巧合的是,纵观汉字的衍变发展过程,同样可以看到布迪厄所说的文化权力动力学的推动作用。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汉字千年演变的逻辑结果,最突出的表象便是由繁至简的结构简化史。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篆书,继而变为隶书、楷书,总体发展趋势便是由繁到简。这一简化过程,恰好伴随着文化权力、文化话语权由小众垄断直至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秩序结构调整。到目前为止,公认较早成型的简体字,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开始普遍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简体字最早被称为“俗”体字。显而易见,彼时,它背负着文化精英主义相对偏激和自负的价值嘲讽。但文化的生命力一旦走向自由释放之路,其历史归宿往往出人意料。简体渐渐取代了繁体、“俗”最终击败了雅,并占据了大众文化市场的主流。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文化以外的因素的影响,比如特定时段国家政治权力的介入推动等。事实上,恰是由此导致的汉字文化自然演变的非彻底性、非纯粹性,为日后汉字文化的简繁之争埋下了伏笔。

在布迪厄看来,文化趣味的区隔(如高雅/通俗、深刻/肤浅等)实际上反映着一种文化权力关系。透过汉字文化,同样也能看到它的现实表现。在许多繁体字的拥趸者眼里,繁体字更接近它的造字精神本源,更能传神达意,同样,也更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张力;至于实用性、可操作性则被其置于次要位置。这一纯艺术化倾向,必然面临可行性质疑:文字的主要功能,究竟是负载信息的符号工具、交流工具,还是文化信仰和艺术表现对象?芭蕾舞姿美轮美奂,但能苛求所有人都踩着它的韵律出行吗?

一个颇有趣的现象是:在很多文化领域,文化精英主义“高雅”“深刻”云云的诉求路径,往往对应的是内容结构上的复杂化包装。繁体字是一例,新诗创作中的去“口语化”、朦胧晦涩化倾向亦如是。形式上的繁复庞杂是否必然意味内涵意义上的高雅深刻?想必不言自明。

如同其他社会领域的相关游戏规则,关于文化阐释权、文化话语权的公开博弈其实不乏积极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一博弈过程呈现最真实的主流文化诉求、还原最具广泛代表性的文化生态,而非精英思维、文化垄断下的闭门造车或自我中心主义的文化技术改良。

(选自《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挽起天河洗良心 下一篇:“小毛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