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理想人格的基石――道

时间:2022-07-09 02:38:54

老子理想人格的基石――道

摘 要:老子哲学以道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其关于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教观的系统理论。此文阐释老子的理想人格也以道为基础,阐明道对于人生的指引。

关键词:老子;理想人格;道

前人对老子理想人格的阐释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精髓,补不足,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老子的理想人格。笔者认为阐释老子的理想人格首先应从道的角度来看,道是老子哲学的基础,老子的理想人格即是道在人生方面的落实。老子原文中不仅详细阐释了道的特征,也对道在人格上的要求有明确的说明。

一、老子之“道”

《老子》一书看似由破碎的章句组成,实则系统完备。首先老子提出了自己哲学的理论基础――道。道是一种形而上的实存体,但这种实存并非同于一般之物体的实存。他的存在是形而上的存在,是概念上的存在。道无形,不可名,玄之又玄,却是产生万物的母力,一切存在的始源。《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三十九章》又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按照高亨的解释来理解,一二三者,举虚数以代实物也。一者天地未分之元素,同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太极,二者天地也,三者阴气阳气和气也。 将一、二、三看做虚指,能够更加生动地说明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从无到有,由简及繁,不断分化。道先生于天地,万物皆遵道而行,所以老子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教观等都基于此而建立,由对道的认识延展开来,理解万事万物的存在和规律。正如《老子・第二十五章》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虽然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但它的存在却是不可否认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支配着万物的运转,蕴藏于万物之中。

老子的理想人格也自然要符合道的要求,道的性质对于老子的理想人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老子十分强调知“道”的重要性。《老子・第十六章》认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王弼把“常”解释为:“常之为物,不偏不彰,无昧之状,温凉之象。” 高亨认为:“常乃自然之意,”“知常即知万物本性之自然也。” 河上公对“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的解释为:“能知道之所常行,则为明,不知道之所长行,妄作敲诈,则失神明,故凶也。” 由此可见,知常与知道基本同意。而“道乃久,没身不殆”则说明,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由此可见,要准确理解老子的理想人格,首先要做的就是知“道”。

二、“道”体现的理想人格

那么道有哪些特质是人应当效法的呢?笔者认为可以大致分为“攻成不有”、“有余以奉天下”、“天地不仁”三类。

(一)攻成不有

《老子・第三十四章》写道:“大道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大道泛泛,无所不宜,万物皆依赖于它生长而不推辞,有功却不居功,养育万物而不自认为是其主宰而有所收取,万物皆认为是自然而成,不知所由,可以说它似如微小,然而,万物皆归于道,也可以说道很伟大。道的“不辞”、“不有”、“不为主”是人应当效法的。

《老子・第九章》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认为执持丰盈,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难以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功成身退是自然的道理。一般人在面对名利之时,都会趋之如骛,然而老子却认为知退善让、适可而止才是天之道。老子之言极为有理,利器过于尖锐,就容易受到损害,人过于锋芒毕露,就容易招来灾祸。自古以来,因为富贵而骄而让自己身陷囹圄、身首异处的先例屡见不鲜,比如李斯、年羹尧等人。功高盖主,却不懂得知退善让,尽管集功名利禄于一身,显赫不可一世,但终究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到头来也不过是南柯一梦。可见人不可“盈”,不能满溢过度,要适时收敛锋芒才是长保之道。这与道“不辞”、“不有”、“不为主”的本性也是完全相通的。

(二)有余以奉天下

《老子・第七十七章》认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用天之道与人之道进行对比,批判社会规则不合于道的要求。呼吁人们应该取剩余,补不足,以求社会之安定平均。老子理想中的人格应是具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以己之长补人之短,若世间人人如此,那又何患不均呢?《老子・第二十五章》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人法天法地,即是法道。河上公认为:“人当法地安静和柔,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有功而不置也。天淡薄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 因此人应该为世界奉献力量,并且不能居功自傲,要默默无闻地奉献,不求回报,“不召而自来”是天之道。人不取,自然有所得,若沉迷于索取,只会导致灾祸。正如《老子・第八十一章》所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对于儒道两家皆是准则。

(三)天地不仁

《老子・第五章》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之不仁并不是不仁爱的意思,而是不偏爱。钱钟书说:“万物刍狗,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不省记’,非天地忍心‘异心’而不悯惜。” 天地生万物,自然而成,昌盛者不是因为得到了上天的垂怜,消弭者也不是因为上天未施恩德。万物生灭自有其道,无关天地。圣人待物也应一视同仁,无私心,不偏爱。因为有偏爱,就会失公平,人人顾及自己所偏爱之物,就会有事物受到冷落,导致混乱的局面。

儒家所谓的“仁”,在《老子》中可与“慈”对应。《老子・第六十七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河上公注:“以慈仁,故能勇于忠孝也……夫慈仁者,百姓亲附,并心一意,故以战则胜敌,以守卫则坚固。天将救助善人,心与慈仁之性,使能自营助也。” 此句之意与孟子所讲的“仁者无敌”大意相同。老子通过“慈”表达了对于他人,对于万物的关爱。《老子・第三十一章》说:“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也。”可见老子对战争深恶痛绝,认为乐战者是好杀人的不道之士。“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痛心不已,认为战争只能不得已而用之,即便战胜也是不美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老子丝毫没有掩藏自己对于万物的热爱,相比儒家的仁爱,老子之爱可以说是更彻底,无差别,无等级的爱。老子以不偏之心爱万物,亦是效法于天地之爱万物。

三、结语

老子哲学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承载着其哲学精髓的《老子》一书,在两千多年来也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时至今日,《老子》仍是一笔精神世界的无尽宝藏,待人发掘。《老子》一书包含着老子对其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教观等深刻精妙而全面的阐释。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老子的人生哲学仍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以为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在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精神上的空虚。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的通病。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涣散造成的,这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结果。正因如此,老子要求人们少私寡欲、清净无为显得意义非常,这些人格的要求都体现在其理论基础――道。在现代社会的激流中,反观老子,能够让我们躁动的心为之稍作停留,以更为平静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所遇到的事物。

参考文献:

[1]高亨.老子正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1

[2]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39

[3]高亨.老子正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9

[4]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7:63

[5]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7:102-103

[6]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419

[7]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7:263

[8]黄承贵.水――老子理想人格的哲学底蕴.道德与文明,1999(5)

[9]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0侯才.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大连:大连出版社,1999

[1]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作者简介:

谢东芹(1989~),女,汉族,籍贯:重庆市,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上一篇:影响电收尘器效率的因素及相对措施 下一篇:TPS系统一种转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