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拿下全世界?

时间:2022-07-09 01:03:25

如何拿下全世界?

在中航工业旗下,涉及通航业务最多的板块当属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简称中航直)和中航工业通飞公司(简称中航通飞),前者成立于2009年2月26日,由中航工业与天津市政府联合成立,资产总额近200亿元。后者成立于2009年7月,由中航工业、广东粤财投资公司、广东恒健投资公司和珠海格力航空投资公司联合成立,控股中航重机、贵航股份、中航三鑫、中航电测四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

两家公司成立4年多来,通过国际合作、战略并购等手段,不断取得新突破。无论是中航直与巴航工业的合作,还是中航通飞与赛斯纳的合作,无论是中航直收购上海和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筹建青海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还是中航通飞收购西锐飞机公司及深圳鲲鹏国际飞行学校,创建爱飞客俱乐部。两家公司的发展思路几乎一致,均是立足研发、制造本身,不断深入向运营、服务产业拓展,致力于打造通航全产业链。

再分析两家公司的产品构成,我们会发现更相似的地方,中航直拥有运12这样一款国内主流的涡桨飞机,而中航通飞却正在和赛斯纳合作生产“凯旋”208B飞机(目前已下线),也主推国内市场。虽然两款飞机的目标市场定位略有差别,但重叠之处更多,未来两者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此外,中航直正在和巴航工业合作生产喷气公务机莱格赛600/650系列,而中航通飞同时也在开发“天骄”、SF50等喷气公务机,并正在和赛斯纳合作生产“奖状君主”喷气公务机。市场的重叠,必然带来资源的竞争,这对于两个同属一家大型央企的公司来说,矛盾和困境重重。

当然,两家公司之间存在更多的是各自独特的优势,比如中航直在国内除了拥有一流的直升机研发、制造能力外,还拥有国内机队规模最大的一家通航运营商——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目前正有着向全国布点的趋势。而中航通飞在通用飞机制造领域已经具备全球竞争力,在国内市场上也拥有一款颇受欢迎的活塞飞机——运5,此外,该公司在国际化开拓上更为成功,产业链布局也更为完整。

面临共同的矛盾和困境,拥有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同属一家大型央企,如何选择,才能避开矛盾,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其实早在2011年,时任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便认为:“集团公司当前的民品涉及几十个行业,多达上千种产品,可谓门类齐全,种类繁多,但多数处于分散、无序状态,缺乏核心能力”。“如果能够有机整合、抱团发展,就是强大的竞争力”。“‘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加快结构调整,鼓励集团公司所属单位通过同类项合并、股权置换、相互参股等方式进行整合,相互提携、利益共享、协同共进、抱团发展”。

在林左鸣的论述中,“抱团发展”是一个关键词,是解决“分散、无序”问题的根本办法,后来谭瑞松总经理根据三菱集团的案例,对于“抱团发展”做了进一步阐述:“通过互相参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建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可以加强集团内专业子公司之间以及附属企业之间的协调,在集团树立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念,使企业之间更加团结、紧密协调,减少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降低经营风险,防止恶意收购,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近日,中航直与中航通飞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意图围绕通用航空产业链,逐步建立更为紧密的深层次战略合作关系,这既是在落实中航工业领导做出的相关业务板块“抱团发展”的指示,同时也是两家企业共同寻求出路的一种路径。

然而,很多人会问:“抱团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非易事,如何实现1+1>2才是关键,如果不能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抱团”最终仍会以分道扬镳收场。

对于如何“抱团发展”,中航工业特级专务殷卫宁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抱团发展”只是产品和产品或是企业和企业的整合,那就只是做了一个加法,但如果将好的技术和好的管理方式融合起来,产生的效益肯定比单纯的加法要好得多。至于如何“抱团发展”,他认为,首先要在方向上聚焦重点,不能漫无目的地“抱团”,大产业、大项目更容易“抱”出实实在在的效益,所以要聚焦大产业、大项目。其次要规划好“抱团发展”的路径,中航工业目前施行的是集团公司——直属单位——成员单位的三级管理体制,直属单位作为具有独立经营资格的法人,本身就是按专业化进行的划分,同时在人、财、物的运作上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灵活性,所以,要率先在这一层面上实施“抱团发展”。最后,在抱团的层面上不能仅限于最终产品,还要进行全过程、全产业链的抱团。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单个产品可能还只是小鱼小虾,但在“抱团发展”后,就变成了大鲨鱼,具有了相当程度的战斗力。在抱团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一要让大家通过“抱团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体会到抱团的好处,二要在行政上对一意孤行、坚持散兵作战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告诫和干预,三要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抱团好的企业给予支持。

对于此次的抱团动作,中航直和中航通飞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也提出了具体的方案。中航直总经理蔡毅指出,双方将加大在全国各地的布点力度,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在合作发展的内容、方式、策略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和实践。双方的通航业务部门也将加强沟通交流,在内部管理、人力资源整合等方面加强配合,切实将战略合作落在实处,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中航通飞总经理曲景文也表示,在目前通航即将大发展的环境之下,双方的战略合作是产业发展的切实需要,和双方的发展利益攸关,希望双方通过战略合作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航发展之路。

据中航通飞文化部部长韩建昌介绍,合作双方将首先在通航布点、空地勤培训、固定翼飞机和民用直升机市场推广、通用航空运营、机队建设、技术支持等方面深入开展各项具体合作。

从理论到实践,从指示到落实,虽然历经了较长的时间,但中航直和中航通飞终于向前迈进了一步,笔者相信,这一步有可能对中国通航产业的布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也有可能是中国拿下全世界通航产业的第一步。

上一篇:创业者如何与天使投资共舞 下一篇:公务机维修成本如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