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进入激烈竞争年代

时间:2022-10-10 12:08:37

2014年来了!

这一年,对于通航投资者来说,期望很多,但恐怕失望和压力也很多。

从世界范围看,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地区安全矛盾升级,通航产业整体复苏乏力,再加上美国行业政策的调整,兼并重组的浪潮恐怕愈演愈烈。继德事隆收购比奇之后,预计还会有更多的企业被收购或是破产,更多的产品线被淘汰或者停产,更多的人失业,更多的飞行爱好者流失。

从中国本土看,由于周边环境不宁,经济增速下滑,政策改革缓慢,通航火热势头恐将被抑制。

2014年,众所期待的“低空航图”估计仍将无法正式发行,“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在“低空空域管理使用办法”出台前,估计仍难修订成功!而后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修订完成之前,不太可能“合理”出台,即使迫于压力,颁布一套试行办法,根据目前的试点效果,恐怕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低空使用的环境。

环境得不到改善的话,产业发展形势依然堪忧!

根据民航局最新的数据,2013年通航飞行小时为51.9万小时,比照2012年的51.7万小时和2011年的50.3万小时,可以看出,这两年通航飞行小时几乎没有增长,虽然民航局已经提出2014年通航飞行小时增长53%的目标,但能否实现,仍是未知之数,且这个目标,只是“十二五”规划目标的三分之一。

一边是飞行小时数的徘徊不前,一边却是飞行器数量的猛增。据民航局最新的数据,2013年底,我国在册通用航空器1631架,同比增加300多架,2012年同比增加160多架。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么?单独只看这个指标,是!但如果联系其他指标,答案就不一样了!在册飞行器数量每年都在猛增,但是飞行小时数却无法同比增长,那么新增的飞行器在干什么7难道不是摆设7

很多媒体一见到通航飞行器注册数猛增,通航企业注册数猛增,就高声叫好,就幻想通航产业要井喷,实际这只是一厢情愿。在中国的低空空域问题没解决之前,在低空飞行仍不能自由之前,企业注册数越多,飞行器引进越多,产能越过剩,由此导致产业状况越混乱,竞争越激烈,投资风险越高。

总之,2014年,在环境没有变得更好之前,为了生存和发展,世界通航包括中国通航都将迎来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年代!

上一篇:以有为谋有位 下一篇:美国在“松绑”,中国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