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钢琴对电影主题与情绪的诠释作用

时间:2022-07-09 01:00:19

谈钢琴对电影主题与情绪的诠释作用

[摘 要] 钢琴对于电影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自电影诞生之日开始,人们就想方设法地运用各种手段来表达音响形式,从早期的人们在播放电影时用钢琴进行伴奏到现在的将钢琴音乐作为电影中的主旋律,为电影所需要的情调做出了努力,不仅能够诠释电影的主题,对电影情绪的渲染也具有很大的诠释作用,因此在当前的电影中,钢琴及钢琴曲得到了普及。本文先对钢琴音乐在电影中普及的现象进行简单描述,然后分别分析钢琴对电影主题和情绪的诠释作用,发现电影中钢琴的运用技巧,对电影的音乐进行更深入的解析。

[关键词] 钢琴;电影;主题;情绪;诠释

一、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普及

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人们就脱离了纯画面的时代,人们不仅可以将电影中的人物之间的对话与演员的动作对应起来,还可以从对话中判断人物的感情变化状况。与有声电影同时出现的电影音乐从出现到现在,都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一部电影音乐运用得是否合理会对一部电影的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近年来,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无论电影中的实际清洁,还是用钢琴演奏的背景音乐,均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听觉享受。纵观当前的电影界,无论是国内电影还是国外电影,到处都可以看见钢琴的身影,听到钢琴美妙的声音,它不仅是给人们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同时还能够烘托一种气氛,让人们从钢琴表演和琴声中体会到电影的主题和情绪的变化,感受电影人物情感的变化历程,深化电影的主题。总之,电影音乐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钢琴及钢琴音乐已经广泛地走进观众的视野中,满足观众听觉享受的同时,帮助导演和演员表达电影主题和情绪,帮助观众体会电影主题和情绪。

二、钢琴音乐对电影主题的诠释作用

钢琴音乐作为电影配乐中的一种,它对电影主题具有很大的诠释作用,并且随着钢琴在电影中的广泛运用,从钢琴中体会电影的主题已经成为当前欣赏具有钢琴配乐的电影的重要手段。综合国内外电影可以发现,很多获得最佳配乐奖的电影都采用钢琴配乐。作为乐器之王,钢琴的确在电影中表现出了它不俗的能力,将电影的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钢琴音乐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

音乐具有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作用,特别是那些情节跌宕起伏的电影,如果只从画面观看,惯纵很难体会其中的惊险和刺激,而通过音乐的引导,剧情从高潮到平缓,再到高潮,或者逐步由平缓向高潮过渡,有的电影还采用两者不断交替的手法,为观众带来不同的享受。电影每一个情节的改变,音乐也将随着改变,带动整个剧情的发展,让观众在精彩的画面和音乐中去体会电影的发展,体会影片的主题。钢琴作为最早出现在电影中的乐器,它对于剧情的推动具有更大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钢琴本身就是电影的一部分,分析当前的一些电影,钢琴并不是单纯的以背景音乐的形式给观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钢琴及其演奏者作为电影的一部分。例如,在第五十七届全球晋江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电影配乐奖的《海上钢琴师》,影片中,主人公在空旷的船体上进行钢琴的演奏,音乐慢慢地荡漾开来,摄影师的镜头也时而变化,在钢琴师和其他人与物之间进行变换,让电影的节奏和剧情跟随钢琴音调的改变而改变;根据澳大利亚钢琴家大卫・赫弗格的真实生活改编的《钢琴师》,剧中的主题曲被称为史上钢琴协奏曲中弹奏难度最大的,影片中通过钢琴师和德国军官之间的钢琴比赛作为全剧的贯穿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钢琴比赛将故事推向最终的高潮,最终以男女主人公美好的爱情的结束,全剧用钢琴体现了美好的愿望;作为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影片《钢琴课》,将钢琴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剧中的男主人公通过用让主人公用一堂课换一个钢琴键的做法,最终与女主人公成为知音。剧中的钢琴不仅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同时还成为电影叙事的桥梁。其次,钢琴音乐居于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曾获多项大奖、表现伟大爱情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剧中女主人公在即将遇难时在船头的那一幕配以优美的钢琴曲,表现了他们之间爱情的伟大,在遇难后音乐基调的骤变,从舒缓变为震撼,给观众的心灵造成极大的震撼,在此,钢琴又对电影起了极大的震撼作用。

(二)钢琴音乐暗示影片的主题

人们通过简单的音符创造出美妙动听的旋律,将其运用到电影之中,让观众从音乐中去体会影片的主题。影片《钢琴课》就是通过钢琴来为观众们暗示电影的主体的。影片的女主人公艾达,从小失去语言的能力,但却拥有高超的钢琴技巧,钢琴也成了她与外界进行交流的惟一手段,是她生命的全部,她将自己的灵魂全部灌注在钢琴上,遵循了父亲的意愿嫁给大洋彼岸的丈夫,在下船之际,他将艾达的钢琴扔到大海之中,从此艾达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工具,也失去了她的灵魂。在粗陋彪悍的农人贝恩斯出现之后,他卖掉自己的土地,买了一架钢琴送给了艾达,并在往后的日子里仔细聆听着艾达用钢琴表达的话语,两人逐渐从开始的相互聆听转变为最后的心灵和灵魂上的交流,并产生了爱情。贝恩斯作为一个农民,他了解到艾达是用钢琴作为与外界交流的工具,只有钢琴才能打开艾达的心灵之门。在影片之中,钢琴曲贯穿了全剧,并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影片的主题。从剧情开始时艾达的弹奏,表现出了艾达与外界交流的渴望,再到海边的弹奏,是女主人公向外界倾诉自己灵魂,影片即将结束时艾达弹奏的音乐十分平静,如同低声地述说自己的幸福感觉。整部电影都是采用钢琴进行心理上的主人公之间心灵的交往,对电影的主题具有很强的诠释作用。

三、钢琴音乐对电影情绪的诠释作用

每一部电影都有它们要表达的情感,这就是电影的情绪,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为电影情绪表现打下了基础,而钢琴在电影中的运用将电影的情绪进行了完美的诠释,让电影的情绪得到最好的表达。

(一)钢琴音乐是渲染情境和表现人物情感的需要

音乐的运用,对于影片的情感烘托和情绪的渲染具有很大的作用,这一点在很多电影中均得到了体现。国产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影片采用钢琴和多种乐器相配合,在描述小坚送萧萧回家后欢快的钢琴曲想起,表现了小坚欢快的心情。《海上钢琴师》中,导演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让钢琴天才娶了钢琴为妻。剧中,钢琴师主人公的挚爱,琴音是主人公感情的宣泄,主人公也熟悉钢琴的每一个音符。主人公始终为感动自己而弹奏,将自己和钢琴联系在一起,永远不分离。影片中,导演将影片和钢琴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观众在观看影片和欣赏音乐的同时领悟到生命的美妙和脆弱。日本电影《砂器》讲述了一个青年音乐家的奋斗经历以及他的悲惨结局。影片中主人公运用具有两个主题的协奏曲《宿命》,分别描述了主人公悲惨的人生经历和他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的激情,观众在透过感伤的音乐旋律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理感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钢琴音乐营造影片背景气氛

一部好的电影往往需要良好的配音才能让其具有较强的冲击效果,电影缺少了音乐,就相当于人失去了感情,恐怖电影不再恐怖,战争电影业体现不出战场的宏大和壮烈,惊悚电影也达不到扣人心弦的效果。因此,电影中钢琴的运用能够营造影片的氛围,为观众带去多方面的享受。肖邦作为一名世界级的钢琴家,《一曲难忘》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拍摄的一部反映波兰革命战争的一部电影,影片的高潮就表现在了最后肖邦的演奏会上,在肖邦将钢琴曲《革命》弹奏出来的时候,电影观众的情绪也达到了高潮。曲中的每一个音调都让观众感受到弹奏者的巨大心理活动,受到弹奏者的感染,现场的气氛也跟电影情节融合在了一起;影片《海上钢琴师》中的一个经典片段也充分表现了钢琴音乐对营造电影氛围的重要意义。主人公和爵士乐大事进行音乐弹奏比赛,主人公弹奏过程,倾情演奏,音调时而低沉,时而高亢,观众在欣赏之中情绪受到感染,体会到主人公对于音乐纯粹性的捍卫精神以及它内心的孤独。整部影片通过男主人公、钢琴和船只作为对象,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热爱钢琴的音乐家,观众也在观赏和聆听中体会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三)钢琴具有很强的抒情功能

钢琴对于电影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它具有很强的抒情功能,随着电影配乐的发展,钢琴已经与电影的情节形成了比较默契的配合,影片出现比较紧张的场合,就采用比较紧凑的音乐加以配合,暧昧、轻松的场合则采用比较轻柔的音乐,在惊悚影片中则经常采用时高时低的音乐来针对故事情节的变化。钢琴音乐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抒情意义的音乐,它抒发的感情并不是抽象的,它是具有针对性的,主人公和画面中出现的人物均是它的对象。在电影《钢琴课》中,女主人公未来的丈夫在接待她时嫌弃运送钢琴麻烦,就想将钢琴抛弃在海滩上,女主人作为一名没有语言能力的人,她通过弹奏钢琴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和苦闷,表达了她对自己爱情的不满。澳大利亚电影《闪亮》描述了一个少年被父亲逼着学习钢琴,他就运用钢琴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父亲为了防止关系破裂,又阻止儿子到外求学,最终父子关系决裂,男主角走上自己的舞蹈弹奏了其父亲为他设下的极具难度的钢琴曲,进行了一场钢琴的终极表演,表现了男主人公的决心,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情感。国产电影《音乐之声》通过钢琴情感的变化表现了他对男主人公感情的变化,最终走向了爱的殿堂。

总之,钢琴在电影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在长期以来的电影中,钢琴以自身参与或通过配乐的形式出现在多部影片中,剧中人物的钢琴表演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优美的钢琴旋律还能够让观众得到听觉上的满足。观众通过钢琴,对影片的主题也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影片的情绪在钢琴的帮助喜爱也得到更好的渲染。

[参考文献]

[1] 王序.谈钢琴对电影主题与情绪的诠释作用[J].电影文学,2011(16).

[2] 李佳.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意义――以《钢琴家》《音乐之声》《海上钢琴师》等为例[J].电影文学,2010(17).

[3] 邹丽.浅论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1(04).

[4] 曹世文.《一曲难忘》中的钢琴音乐在影片中的巨大作用[J].电影文学,2010(16).

[5] 林红.《钢琴课》:黑白琴键弹奏出爱的激情[J].电影文学,2010(16).

[6] 舒畅.电影《风声》中的钢琴音乐赏析[J].电影文学,2010(12).

[作者简介] 张菲菲(1979― ),女,山东海洋人,聊城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上一篇:纪录片《发现之旅》娱乐化之解析 下一篇:《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