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葬礼

时间:2022-07-09 12:08:16

高原上的葬礼

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七。陕西干部张宇的妻子马超一抵达拉萨,等待第二天飞往阿里的航班。

一年前,她也曾来到阿里,虽然高原反应严重,但丈夫挚爱的这片土地,还是给她留下美好的印象。然而,一年后的这个七夕之夜,她和丈夫却已是阴阳两隔。

8月22日,身为噶尔县委书记的张宇因心脑血管意外引发急性心梗,永远地倒在了他征战的地方。他的生命,定格在44岁,定格在阿里高原。

葬 礼

8月22日上午11点,噶尔县副县长赵海斌开车从拉萨回阿里的途中接到电话:张宇书记去世了!全车的人惊愕不已。赵海斌把车停在路边,车上一片沉寂,谁也无法开车,也无法说话。但是,他们必须尽快赶回去,因为张书记的后事还等着他们料理。

藏族和汉族的葬礼风俗迥异,在阿里高原筹备一个汉族的葬礼,让大家都有些措手不及。

狮泉河镇是阿里地区首府,也是噶尔县城所在地。狮泉河镇只有一个花圈店,一个花圈750元。好多人都去订做,花圈店用完了全部原材料,花圈还是不够。无奈之下,赵海斌联系到阿里地区民政局,从库房里边又找出来30个花圈。花圈还是不够,他们只好在一个花圈上写上几个单位的名字。“我们尽了最大的力量去布置灵堂。”赵海斌说。

在阿里的干部则轮流为张书记守灵。“从发现他去世的那一刻开始,我们都没有离开过。灵堂设在噶尔县会议中心。”8月24日早上,党军国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张宇去世后,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作出重要批示:“张宇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县委书记,为的发展稳定献出了年轻生命,向其表示哀悼,向其家人表示慰问,要妥善处理后事,宣传好事迹。”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郝鹏作为一名陕西乡党,他在拉萨一直做张宇妻子马超一的工作,希望她不要上去,但马超一还是坚持飞到了阿里,飞到丈夫牺牲的高地。

8月24日下午,张宇遗体告别仪式在噶尔县会议中心举行。

不大的礼堂里,挤了上千人。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干部群众、农牧民代表与陕西省专程赴阿里的省委组织部、宝鸡市委、金台区委有关负责同志及干部代表胸佩白花,挥泪送别张宇。

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在批示中强调:“要切实做好善后工作,要更加注意关心干部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安排。”

陕西省省长赵正永作出重要批示:“干部张宇同志不幸病逝,深感悲痛。他坚守雪域高原岗位,勤勉为藏族同胞服务,精神值得学习和宣传。”

征 程

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古战场上,有个地方叫噶尔。在这个地球最高的地方,雪莲花终年盛开。2010年4月,张宇从故乡出发前往阿里,担任噶尔县委书记。

8月初,本刊记者在阿里采访期间,就听到很多关于张宇的故事,然而,记者离开阿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还没来得及把他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他却急匆匆地走了。

有人说,选择,就是选择了崇高。干部,是和平时期出征的战士。在陕西干部李卫宁眼里,张宇就是这样一名勇士。“他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嘎尔县的现实顽强地结合起来,使狮泉河一天比一天美丽,使噶尔县一天一天都在变化中,而他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第六批40位援助阿里的陕西干部中,张宇是最温良持重的一位。”李卫宁说。 2010年,陕西干部刚进藏,在拉萨交接时,张宇和黑树林两位县委书记受命向大家介绍情况。“他思维和逻辑的慎密,不是政治领袖用政治语言求解政治问题的通常方式,更像是央视百家讲坛教授搞的一次讲座,感到组织选人还是有水平的。”听过张宇讲话的李卫宁对他作出很高的评价。

儒雅的风度,随和的举止,严谨的谈吐,这是张宇留给大家的印象。书法是张宇工作之余的一大爱好,在他宿舍的书桌上,一直放着笔墨纸砚。他曾说:在阿里工作要静得下心,甘于艰苦,默默奉献。

两年的时间,张宇把陕西很多好的城市治理经验和管理理念引入阿里,很多人都能深切感受到狮泉河镇的变化。

为了改善噶尔县和狮泉河镇环境卫生状况,2011年5月,张宇邀请宝鸡市园林环卫管理局局长晁明一行到噶尔县调研指导城市建设和环境卫生工作,把脉噶尔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竭力打造阿里高原生态园林城市,中心城市和最干净城市。宝鸡市园林局派出了专业技术人员,支援噶尔县城所在地狮泉河镇城市管理工作,对城市环卫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绿化和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2012年4月,噶尔县召开了“打造最干净城市推进会”,李卫宁在听众席上听完了这次会议的所有议程。这次会议明确了各单位临街大喇叭口的责任硬化,通过增加公厕消灭随地大小便的状况,通过临街垃圾桶内移各单位和定时清理来改善临街卫生状况等等。这些事情,随后成了李卫宁在狮泉河留意的重点。“一个月比一个月的卫生情况要好,人的粪便和野狗都少得多了。”

记 忆

“停滞”、“惊愕”、“恐惧”,陕西作家杜文娟这样形容她听到张宇去世的那个瞬间。

因为撰写长篇纪实文学《阿里阿里》,杜文娟曾三次前往阿里,接触到许多阿里当地人、边防战士、老、干部,与许多人建立了深厚友谊,张宇就是其中一位。

2011年端午节前的一天,杜文娟随同张宇前往中印边境某边防营和某边防哨所进行慰问。离狮泉河镇越远,景象越显得空旷荒凉。张宇是宝鸡岐山人,曾经任宝鸡市金台区组织部部长,市委副秘书长。杜文娟问张宇:从山清水秀的宝鸡到如此荒凉的噶尔,适应吗?当时恰好走到八公里处,张宇便告诉她:“下班后经常会开车到这里,天快黑的时候再开回去,已经喜欢上噶尔了。”

途中,经过一大片戈壁滩,杜文娟远远看到几顶帐篷上炊烟袅袅。张宇感叹道:这么荒凉的地方,还有人放牧,老百姓真不容易,看来得加大牧草种植,将更多的牦牛和羊圈养起来,他们就不用受这份苦了。

张宇在他简陋的办公室里曾给杜文娟画过一些大小不一的图形,说要为扎西岗乡典角村40户158人修建安居房,每户6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不等,两户一盖,上下两层结构,自然分布。他构想着先在典角村建起宽敞明亮的新房,以此为示范,逐渐推广到其他边境村。

上一篇:CAPM模型有效性在我国沪市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自然保护区架起生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