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主人公挣扎后的背叛和理性的救赎

时间:2022-07-09 08:08:30

《追风筝的人》主人公挣扎后的背叛和理性的救赎

作者简介:贾廷伟(1997.06-),男,汉,兰州大学。

摘 要:本文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成长的心理历程,从而揭示阿米尔为何背叛,又缘何救赎。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背叛;救赎

1、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根据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出的“人格三重结构”理论,人格可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本我是本能的我,是原始欲望和冲动的体现者。弗洛伊德解释说本我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自我用理性和审慎来保护自我,使其既接受本能的冲动,而把这种冲动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畴之内,使之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外部世界在个体内心的反映,表现为人人都必须遵循社会道德准则这样一种意识,也就是俗称的“良心”。超我(superego)是道德化了的我,遵循“求善原则”。它对自我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保证行为符合规范,最终使个体拥有完美的个性。这三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

2、本我的宣泄:背叛

阿米尔家境富裕,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却在一个感受不到爱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在生他时死于难产,于是她将内心中对母爱的渴望转移到父亲身上。

他做任何事都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和赞赏。但是他生性懦弱,在受到别人的欺压时他选择坐以待毙,沉默,而最终是他的忠实的仆人怀着一颗勇敢正直的心救他于水火之中。阿米尔不能像哈桑一样跑得快,也无法像哈桑一样打八次水漂,在这些方面他更欣赏哈桑。作为阿米尔的仆人,哈桑属于阿富汗的,长相丑陋,目不识丁,但他却拥有父爱。而且阿米尔的父亲对哈桑关爱有加,请外科整形医生治疗哈桑先天性的缺陷,这些都加剧了阿米尔的嫉妒心理甚至愤恨。

阿米尔的本我是嫉妒,他不会将哈桑看成是真正的朋友。阿米尔的本我坚持是哈桑夺走了他父亲的爱。因此本我总是嘲笑和愚弄哈桑,在这一刻,阿米尔的本我没有道德约束,只有他自己的欲望,对父亲的爱的完全自私拥有。阿米尔内心存在着对仆人的歧视,他有时会愚弄哈桑,当阿米尔给哈桑读故事的时候碰到某个他无法理解的字眼,他会十分高兴,“取笑他,嘲弄他的无知。”这样一来,阿米尔的本我(死亡欲,施虐欲,征服欲)得到了极好的宣泄,性力(libido)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然而,阿米尔也是理性的,他的自我约束和控制着本我的宣泄,他的自我抑制着本能的驱使,以防破坏性的行为出现。阿塞夫是一个在种族歧视方面对阿米尔产生负面的人,在欺负哈桑的时候,阿塞夫说哈桑是劣等人种,阿米尔并没有将哈桑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这让阿米尔意识到自己对待哈桑的态度。看到哈桑宁愿受苦难,也不愿放弃象征胜利的蓝风筝,这只风筝是阿米尔寻求父亲肯定的工具,这场风筝的争斗代表了哈桑的忠诚。阿米尔的本我和超我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到底是像哈桑为自己一样挺身而出帮助哈桑逃出困境还是逃避?阿米尔的超我认为应该站出来帮助哈桑。哈桑的忠诚是无可置疑的,他对阿米尔给予绝对的信赖和包容。哈桑不仅仅是卑贱的仆人,更是阿米尔幼时的玩伴和忠实的朋友。但是在阿米尔心里,哈桑不过是个低等的哈扎拉人,不是朋友。此外,失去风筝显示自己的无能,会让父亲看不起。阿米尔的本我冲破了束缚,超越自我,并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他选择了以哈桑为代价为自己的欲望买单。

在自私,歧视,嫉妒等本我的表现的驱使下,阿米尔的自我不能将自己的冲动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畴之内,导致了其最后的道德堕落。内心的愧疚感也让他选择诬陷哈桑,将自己两个放有现金和手表的信封塞在哈桑的床垫下然后对父亲声称手表丢失。就这样,阿米尔已然背叛了哈桑,背叛了友谊。他的本我暂时得到了宣泄,然而等待他的将是理性的自我审视,在超我对自我的压制下,以后的日子里,他都将受到良心的煎熬。

3、超我的回归:救赎

那个冬天的赛风筝会后阿米尔诬陷哈桑,哈桑离开让他们的友情彻底的决裂。时过境迁,风筝像是一颗钉子扎在阿米尔心上,尽管由于战争的爆发他逃离了喀布尔,在美国安静的生活让阿米尔开始抛却曾经的懦弱,变得独立。邂逅了爱情,完成了学业,实现了作家梦。但是曾经的嫉妒,背叛和诬陷始终压在阿米尔的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他背负着罪恶,遭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直到父亲的好友拉辛汗打来电话要见他最后一面。拉辛汗讲述了哈桑是阿米尔的哥哥的事实,他父亲爱护哈桑其实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赎罪。哈桑夫妇在保护他父亲的古宅时被打死,留下一个名叫索拉博的孩子在哈布尔受到阿塞夫惨无人道的虐待。拉辛汗为他指明了方向“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2]122。那就是回到阿富汗救出索拉博以救赎自己曾经的背叛。这一刻他又面临着人生的另一个选择,他的本我和超我进行了激烈的较量。本我认为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安定幸福,应该遵循享乐原则。但是阿米尔的内心的愧疚甚至罪恶感久久挥之不去,迫使自我反思,超我认为正是阿米尔过去的行为断送了哈桑拥有这一切的机会,他应该为自己曾经的背叛赎罪。超我的解放使阿米尔毅然决定不惜一切救出索拉博。当再一次面对阿塞夫,阿米尔选择勇敢的面对而不是逃避,尽管肉体被阿塞夫折磨,但是他是精神的胜利者。他已经变成了那个为别人挺身而出的人。历经九死一生,阿米尔最终救出了索拉博,为患自闭症的索拉博放风筝,看到索拉博脸上露出笑容,阿米尔多年来的愧疚最终得到解放,最终完成了心灵的救赎。可想而知,阿米尔以后的生活是幸福的,他的超我与本我达到了平衡,最终拥有了完美的个性。

结语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关乎背叛与救赎的故事,一个关乎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追寻主人公的心理成长轨迹有助于读者了解背叛与何而来,又为何救赎。童年的阿米尔由于性格上的缺陷,由于他的自私,怯懦深深伤害了他与哈桑之间的友谊。成年后,阿米尔知道了父亲高大的形象背后也掩盖着堕落的一面,妻子也做过离经叛道的事,但是他们都选择勇敢面对。这时的阿米尔内心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超我最终战胜自我,他走上了对本我主导时所犯的错误救赎的道路。他最终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帮助他找回了快乐。至此,阿米尔拥有了完美的个性。

参考文献:

[1]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谈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安排 下一篇:让创新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