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政治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实践启示

时间:2022-07-09 07:57:51

列宁政治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实践启示

内容摘要:列宁的政治人才思想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为更好地发挥政治人才的历史作用,政治人才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其它各类人才,还要搞好领导集团的团结和稳定,这是列宁政治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列宁的政治人才思想对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列宁,政治人才,核心内容

列宁的政治人才思想,是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革命和实践经验的升华,是历史的产物。十九世纪末的俄国,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此起彼伏,无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列宁政治人才思想随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俄共(布)成为执政党而逐步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

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列宁指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 列宁的表述十分明确,确立了政治人才标准的雏形。简而言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就是革命家组织。据此笔者将列宁政治人才概括为:具备基本政治素质、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经过革命斗争考验、适应革命斗争变化并且具有协作精神的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

一、列宁政治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政治人才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到:“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客观物质力量。列宁曾指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 人民群众不仅仅是人类物质、精神财富的生产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直接的、主要的推动者,以革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决定了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一般而言,在社会变革中,人民群众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革命成果就越大,革命也就越彻底。列宁就此指出:“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革命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翻天覆地’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

然而,群众自发的革命运动,必须要有杰出的政治人才来领导才能取得胜利。列宁认为,革命斗争是需要权威的,先进阶级在革命运动中,为了取得与反动势力斗争的胜利,需要杰出的政治家、组织家的领导。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假如没有‘十来个’富有天才(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产生出来的)、经过考验、受过专门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领袖,无论哪个阶级都无法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列宁反复地强调,群众的革命热情固然可贵,但如果没有领袖和政治人才将这种热情凝聚和集中起来,也就不可能形成巨大的革命力量,摧毁旧制度,将革命推向成功。列宁赞扬工人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成功的基础,同时他又指出,仅仅依靠革命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无法实现自身的解放,必须要有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治家来领导革命。

(二)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人才

列宁在1918年,曾告诫全党,只有全心全意地爱护人才,“我们的胜利才有保证。” 由于政治人才对于政权而言具有特殊性,在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过程中,要求政治人才必须协调好与其他各类人才的关系,将他们团结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

列宁不止一次提到要爱护人才。1902年,列宁在一封信中指出:“应当寻找人才,因为人才还是有的,―但是必须象爱护眼珠一样地爱护人才。” 时隔二十年后,1922年列宁再一次强调:“如果我们的一切领导机关,无论是共产党、苏维埃政权或工会不能象我们爱护眼珠那样爱护一切真诚工作的、精通和热爱本行业务的专家(尽管他们在思想上还同共产主义格格不入),那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不可能取得任何重大成就。” 爱护人才,就要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

改善各类人才的物质生活条件。他认为,中央机关和地方各级机关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1917年,列宁在俄共(布)上说:“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凡是能够替知识分子做到的事情,我们都在替他们做。”1918年,列宁批准建立了一个以米•尼•波克罗夫斯基为主席的临时机构―“科学院口粮委员会”,专门负责为有特长的人才提供特殊口粮,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 由于“科学院口粮委员会”是一个临时机构,列宁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常设机构,专门负责改善各类人才的生活条件。在列宁的主持下,1920年底,中央专门成立了全俄科学家生活改善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关心和改善各类人才和专家的物质生活条件。

在关心和爱护各类人才的问题上,列宁还特别强调巩固苏维埃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旧知识分子和专家。列宁告诫党,对于旧知识分子和专家不能一味苛求,应该采取慎重和灵活的态度,不应当采取吹毛求疵的政策。而且不要因为不可避免的个别失败而惶惶不安,要耐心地启发有科学素养的人,使他们意识到把科学用来使个人发财、使人剥削人是极其卑鄙的,意识到使全体劳动群众了解科学是更崇高的任务。”

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列宁要求苏维埃政府“必须给知识分子以较好的工作条件”,“应当使他们有比资本主义制度下更好的工作条件”, 以使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当中。由于列宁的支持,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将“为科学工作促进国内生产力的提高创造最良好的条件”写进了党纲。

列宁倍加爱护各类人才的政策,赢得了绝大多数人才的支持和拥护,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加努力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也使得苏维埃政权更加巩固。一些资产阶级的旧知识分子和专家逐步改变了对苏维埃政权的敌视态度,改变了阶级立场,愉快地为无产阶级政权工作。

(三)领导集团的团结和稳定是首要的问题

在《给代表大会的信》中,列宁表达了对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统一的深切关注,他认为党的统一最重要的条件是党的领导核心―中央委员会的团结和稳定。而党能否始终保持统一,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因此,领导集团的团结和稳定对于党和苏维埃政权来说,就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首要问题。

列宁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教训中深切体会到,领导集团必须团结、稳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坚强有力。列宁在《怎么办?》、《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以及《给代表大会的信》等著作中多次强调了这一思想。列宁认为,领导集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必须形成一个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还要有继任者。在《给代表大会的信》中,列宁分析了政治人才之间的关系对于领导集团团结和稳定的影响。列宁强调,党内一旦出现不稳定的问题,任何措施都不能防止分裂。可见,领导集团能否保持团结、稳定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为了确保领导集团的团结和稳定,列宁建议吸收工人共产党员和农民共产党员担任中央委员,“把中央委员会人数增加到几十人甚至100人”,认为“为了提高中央委员会的威信,为了认真改善我们的机关,为了防止中央委员会一小部分人的冲突对党的整个前途产生过分大的影响,这样做是必要的。” 对于增加中央委员会人数的积极意义,列宁指出:“这种改革会大大加强我们党的巩固性,会有助于它在敌对国家中间进行斗争,据我看,这种斗争在最近几年内可能而且一定会大大尖锐化。我想,采取了这样的措施,我们党的稳定性将增强千倍。”

二、列宁政治人才思想的实践启示

(一)客观评价政治人才的是非功过

列宁对很多政治人才的评价都是极为客观、公正的。列宁对待普列汉诺夫的态度具有典型性。1883年9月,普列汉诺夫和阿克雪里罗德等人在日内瓦建立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翻译出版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还撰写了许多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文章和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广泛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没有因为他的错误,完全否定他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功绩。对于他在马克思主义史和俄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列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说他是“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奠基者”,认为不研究他的哲学著作,“就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因为这些著作是整个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的优秀作品”。

列宁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坚持用辩证、发展和全面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还历史以真实的面目,为我们正确对待政治人才的是非功过树立了典范。作为列宁的后继者,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在评价政治人才的是非功过时显失公允。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通过大清洗运动进一步加强了个人权力。在评判党的其他领导人时,以是否拥护自己来断是非、定功过。利用论战把持不同意见者打压下去,直至在肉体上将其消灭。诚然,批判是必要的,对于反对个人崇拜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赫鲁晓夫将斯大林所犯的错误简单归结为是其个性品质方面的缺陷造成的,只字不提制度方面的原因,这样的判断显然没有准确反映客观实际。

(二)摆正政治人才的位置,反对个人崇拜

列宁一贯主张,要正确对待政治人才的历史作用,摆正政治人才的位置,将其置于人民群众之中,反对搞个人崇拜,神化领袖。

列宁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以实际行动表明他只是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伟大领袖,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缔造者。但是, “他不愿意摆出‘领导人物’的架子,用一个手势或者脸上的表情令人望而生畏。” 克拉拉•蔡特金在回忆录中提到,列宁的私人住处极端简单朴素,普通工人家庭在陈设上都要比他的家华丽一些。农民们把白面、动物油、鸡蛋、水果之类的礼物送给他时,他什么也没有留下,一切东西都被送到了医院和孤儿院。因为列宁的家庭严格遵守与劳苦大众同甘苦的原则。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个人权力不断得到加强,最终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随着权力越来越集中于斯大林一人之手,对他的个人崇拜也逐渐升级。斯大林被神化,被宣布为伟大的哲学家、哲学泰斗,被誉为苏联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术权威,从一个国家领导人一跃成为真理的化身。党的理论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也就意味着党本身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这为苏共最终失去执政地位埋下了隐患。更为严重的是,党内民主遭到严重破坏,民主制度形同虚设,苏共逐渐失去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一个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政党,一个不能与时俱进的政党,就不可能永远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终究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苏共从执掌政权到失去政权的历史正说明了这一点。

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列宁为我们找到了反对个人崇拜的良方,那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人才必须始终将自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就要求政治人才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始终牢记自己只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不搞特殊化;始终牢记权力来源于人民,必须用来为人民谋福利,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意识。

(三)加强政治人才队伍建设,反对和腐败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反对和腐败,一直是列宁关注的问题。在政权建立之初,由于管理人员缺乏,俄共(布)不得不启用了一批旧政权的管理人员。但是,列宁很快发现作风和贪污受贿等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现象已经在党和国家机构内部复活并蔓延开来,“官僚不仅在苏维埃机关里有,而且在党的机关里也有”。 作风和腐败现象不仅出现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中,而且也波及到政治人才队伍之中。在坚决与和腐败作斗争的同时,列宁也意识到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为的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列宁指出:“在一个农民国家中,却无法‘赶走’,无法‘彻底消灭’。只能慢慢地经过顽强的努力减少它。”列宁还特别强调:“在这种情况下用外科手术是荒谬的,不可能的;只能慢慢地治疗。其他办法,不是有意骗人就是出于幼稚。”

上一篇: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监测与维护探讨 下一篇: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的技术要点与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