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时间:2022-06-13 05:20:39

列宁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摘 要] 关切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主线。列宁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他强调发展生产力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任务,主张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注重把教育与劳动紧密结合。系统分析和探讨列宁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对于我们有效改善民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列宁 民生思想 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当代启示

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始终高度关注的核心命题。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著作中饱含着浓郁的民生思想,但其真正运用于实践却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列宁在探索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不懈努力。笔者在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对列宁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进行正确把握与系统阐释。

一、列宁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之源

唯物史观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哲学基石,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是基于唯物史观而提出的重要理论,为列宁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之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p79他们认为,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条件在于民生得到保障,而民生的本质在于现实的人通过其生产实践活动来获取基本生活条件;并强调“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2]p532,社会发展必须通过人的发展来加以体现,主张人的发展过程与社会发展过程的辩证统一性,因为社会的主体是人,离开了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没有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同时社会发展又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前提,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各种现实的必要条件。

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还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高级社会基本特征的角度来诠释其民生思想。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联合体”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来充分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不仅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全面发展的才能”,还可以保证他们的“才能”得到自由的运用和表现[3]p243。在论述未来社会的生产时,恩格斯进而指出:消灭旧式分工与私有制,实现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是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并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基础,而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294。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未来的新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形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人的发展的理想境界,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期待。

列宁秉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并根据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民生的理想状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多地设想为未来新社会的价值取向,即“未来的人是怎样存在的”,而列宁把这一取向呈现为苏俄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行动,即“现实的人应当做什么”,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充满浪漫色彩的逻辑演绎,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的实现过程。列宁始终把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境况作为他和俄共(布)党奋斗的目标,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又不侈谈人的全面发展,而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首要任务,主张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明确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注重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二、列宁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过程中形成的,未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检验与证明,其价值目标的具体实现问题也无法得以解决。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社会主义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对民生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与科学论述,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1.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任务。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只有占有现实生产力的总和,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自己的自主活动”,未来社会的真正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4]p222。通过占有生产力总和,个人获取其生存的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发展其观念、需求、能力等的条件与机会。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认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因而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增加产品数量”[5]p623。他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进而提出:无产阶级必须要把提高生产力置于首要地位[6]p490。在列宁看来,提高生产力主要是通过发展它的各个构成要素来实现,这样首先就要“发展燃料、铁”和“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生产因素,以此来保证“大工业的物质基础”,并使用“最新技术来开采和利用这些天然资源,促进“生产力的空前发展”[6]p490。列宁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经济落后的苏维埃政权实现国家发展进步和保障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根本途径。在他的领导下,俄共(布)于1921年春正式废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而实施新经济政策,使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苏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蓬勃兴盛起来。

2.坚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只不过是人“追求自身目的的活动而已”[7]p119;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地紧密相连,因为社会发展“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2]p210,并通过人的发展来加以体现。在此观点基础上,列宁进而指出:一方面,社会是人的社会,没有个人的实践活动,社会也就无法存在;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的人,任何个人本质上都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离开了社会关系,对人的认识就会处于虚无的境地,也就无法把握人的本质。正是由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辩证统一性,所以列宁强调,培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他把人才奇缺视为苏维埃国家的当务之急,并对机关干部提出的任务就是:“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8]p380革命时期要学会做宣传动员工作,激发民众的革命积极性,当前就要学会生产技能和管理经营的本领。列宁还强调,做好培训工作对于俄国极为重要,为了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造就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应该通过一场变革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综合素质。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未来教育“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紧密结合,这既是提高社会生产的基本方法,也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9]p440。列宁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在批判民粹派的代表人物尤沙柯夫宣扬“无力缴纳学费的人”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而“有钱缴纳全部学费的富人”可以不要生产劳动的谬论时,他指出,“为了使普遍生产劳动同普遍教育相结合”,所有的人都应当“担负参加生产劳动的义务”[10]p462。他认为,只有对一切人包括特殊的阶级或阶层真正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本质差别,最终达到消灭阶级的目的,并强调“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就不能提高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水平[10]p461。列宁要求各个学校在加强对学生实行知识教育的同时,积极组织他们开展各种必要的生产劳动,尤其要注重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技能性劳动结合起来,以实现其潜能的充分运用和全面发展。

三、列宁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列宁在探索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民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形成了科学的民生思想。在当代中国,传承和发扬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有效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1.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改善民生之本。列宁看到,广大工农群众不仅是苏维埃俄国的建设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利益主体,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作“最高的法律”[11]p189。这种以“人民利益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列宁整个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始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的发展能力,让全体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党的十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12]p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3]p3。这充分体现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在当代的新发展、新要求,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与价值性。但是在“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我国要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障碍,因为目前水平下的科学发展必然要牺牲部分原有的或可能的物质利益,这就需要人们在价值观念上给予支持,即人们不再单纯以经济的快速增长作为促进人的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列宁的民生思想在注重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突出人的社会主体性与发展全面性,主张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2.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改善民生之依。列宁反复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要关注人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的发展来实现人的发展。在列宁看来,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个人在本质上都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和依托。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点就是要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重视满足人民的现实需要。但由于我国目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14]p3。这些不和谐因素会冲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难以有效改善民生。为此,党的十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12]p16也多次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新起点,没有最终点,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为根本目的的,是对列宁“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统一理念的充分体现和丰富拓展。

3.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改善民生之要。列宁的民生思想蕴涵着对人的教育和人才价值的充分认识,认为提高生产力必须加强对“居民群众的文化教育”,只有通过文化教育,培养出大批人才,“我们的胜利才有保证”,所以“必须像爱护眼珠一样地爱护人才”[15]p248。人才拥有丰富的知识,又精通专业技术,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如果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就能取得完全胜利。鉴于当前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任务,2010年4月和7月,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就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行全面部署,强调我国教育事业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13]p14。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再次指出:“广大青年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16]这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与列宁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其的运用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

纵观列宁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其显著特点在于鲜明的实践性。它从现实上回应了社会主义实践对改善和发展民生所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民生思想的实践与发展,为我们研究民生问题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J].求是,2012(22).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3(22).

[1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列宁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6]徐京跃,霍小光.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上一篇: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传统手工艺交互式展示平台... 下一篇:人民主体性:“四个全面”战略的价值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