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途径

时间:2022-07-09 06:33:39

浅谈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途径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门自然基础学科。它凝聚着人类探索生物世界奥秘所获得的科学精华和研究生物世界的科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提高生物教学效率之间有着辩证的统一关系,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应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为此,我在生物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尝试,先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运用科学的生物课堂语言,是保证授课质量的首要条件

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能否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语言这门艺术的运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语言要具有严密性、科学性。有许多名词、概念、原理以及论证科学事实的实验,都必须用准确的、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如果语言运用不恰当,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发生混乱,进而导致失误。因而,教师语言的科学性是保证授课质量的首要条件。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什么是两栖动物”时,教师不能只说“既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因为这会导致学生思维上产生错误的联想(如认为扬子鳄也是两栖动物,实质上它是爬行动物)。因此,在讲述时,教师要特别强调:凡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而成体可以水陆两栖的动物才是两栖动物,如青蛙就是一例。

2.语言的运用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知识水平、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现有的生活经验都不同,因而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具有不同的特点。现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来协助,他们的概括力常常要以直观形象来做基础。对教师来说,应着重介绍感性的、具体的、有生命活动迹象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从宏观方面去把握。

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作为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讲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一些生理变化的过程时,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低下。如果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直观教具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生理感官,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电视、VCD、因特网、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生物教学中适时渗透资源与环保教育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宣传资源和环保知识教育,使学生形成和建立资源与环境意识,这不仅是素质工程的要求,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改造环境的能力,同时也关系到这一代人以后的生活方式、习惯认识以及能否自觉地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例如,在中学生物“绪论”一章中,要向学生重点说明生物科学是农、林、牧、副、鱼、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讲到“生物的多样性”一章时,教师要给学生讲述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具有形形、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特点。各种各样的生物,不仅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如胶、油脂等,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特殊基因,如耐寒抗病基因,使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许多野生动植物还是珍贵药材,为治疗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渗透资源与环境知识教育,使学生明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并殃及子孙是不可取的。只有正确、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用素质教育的要求评价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手段必须具有多样性。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避免长期采用一成不变的评价方式。例如,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时,总是设计判断、问题、简述、改写等多种口头或笔头的测试形式,而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不一的测试题,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较满意的测试结果。灵活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而多样性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多方面地表现自己,从各方面挖掘他们的才能,使他们看到光明,看到前途。

(责编 张晶晶)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下一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综合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