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开展

时间:2022-07-08 08:23:55

浅谈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开展

摘 要:随着这种教育战略思想地不断渗透和物理新教材的使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物理实验中采用探究式教学,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不仅培养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科学探究,互相合作的精神。

关键词:物理;实验;探究;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随着这种教育战略思想的不断渗透和物理新教材的使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重要载体。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验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地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地有效途径。因为物理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践证明,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物理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新思维。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却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中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如果坚持不懈地加以训练,就十分有益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二、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方式

(一)让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演示

教师将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去自主探索,经过分析、讨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则会从中悟出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例如:在研究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中,教师提前在课前布置预习本节课,以思考题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演示实验课题──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求学生利用自习课时间,实施三个过程,一是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关键是让学生考虑好实验原理,怎样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变为可以观察比较的对象。学生们充分发挥想像,不同的实验方案达十余种,把表演性演示实验变为开放性研究实验,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知识地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二是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在完成设计后,有的同学到实验室借实验仪器,有的学生找老师帮忙安装实验装置,有的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小器材,这样变纯观察性实验为创造性操作实验;三是自由组合,探索研究。经过交流,有一些同学的实验方案相近似,于是他们就自动组合,在实验过程中,互相交流切磋、沟通、共同研究。在交流中学会团结协作,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提高。

(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

教师要适时、适量地改进实验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一些开放型的探究式实验。当学生已经熟悉实验的流程后,应该尝试让学生适当地亲身经历设计方案,选择仪器,制订步骤,设计表格,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评价等实验过程中的某个环节,使学生真正进入科学学习的状态和角色。当然在实验中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实验的信心,并对他们的实验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在实验中操作上或思维上的“闪光点”。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析原因,从中有所发现。通过探究式实验,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基本实验原理及其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能力型实验的研究对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团结协作的能力,敢于怀疑的精神和探索创新的意识等,还能使学生懂得要变换角度、变换问题去认识同一件事。

(三)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课外小实验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比较深刻、牢固。

总之,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生物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