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和慢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时间:2022-07-08 06:08:06

急性和慢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腹腔镜切除手术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慢性阑尾炎患者46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切除手术后,急性阑尾炎组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腹腔脓肿、小肠梗阻)发病率等均高于慢性阑尾炎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脓肿;小肠梗阻。

【中图分类号】R6.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50-02

阑尾炎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腹腔病症,其发病规律及症状为:慢性阑尾炎具有反复、间歇性疼痛症状;急性阑尾炎的发病较为突然,属于阑尾部位的急性化脓性感染[1]。急、慢性阑尾炎均需要通过手术才能彻底治疗,微创手术中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方法比较成熟,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术后疼痛轻、身体恢复快及术后肠道粘连少等优点,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本文分别对急性和慢性阑尾炎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占比53%,女性占比47%,年龄范围在16~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43±2.5)岁。本次研究的病理显示为单纯阑尾炎患者22例,化脓性阑尾炎40例,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25例,阑尾炎形成包块5例。对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等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对照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患者进行麻醉,患者呈仰卧姿势,在肚脐上方作切口,使腹腔内产生游离气体,形成气腹,气腹压力调整为8~12mmHg(1mmHg=0.133kPa)。然后将患者呈头低脚高姿势调整倾斜度为30°,在麦氏点处切入两个弧形刀口,置入腹腔镜手术器械探查阑尾、肝胆肠胃、子宫及其他器官[2]。在无异常情况下,将阑尾脓液引出,用阑尾抓钳夹住阑尾,切除阑尾,最后将阑尾结扎。两组患者中,急性阑尾炎组使用的夹闭法为7例,结扎法为35例;慢性阑尾炎组使用的夹闭法为13例,结扎法为29例。完成后将阑尾套住扎紧,从套针管孔处取出,然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使用头孢抗生素及甲硝唑,术后5d进行复查,恢复正常后停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腹腔脓率和小肠梗阻率等资料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P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出现腹腔脓率和小肠梗阻率等情况进行比较,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阑尾炎是外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手术方法也较为成熟,慢性阑尾炎的发病具有反复、间歇性的特点,急性阑尾炎的发病较为突然,腹部右下方突然疼痛难忍,单纯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用手术切除阑尾治疗方法,能够彻底治疗阑尾炎。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急性阑尾炎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慢性阑尾炎组患者,这是因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通常伴有化脓性感染、炎症粘连和阑尾穿孔有关,这些症状使手术难度加大。而慢性阑尾炎只是炎症发作,并不伴有其他症状,手术较为容易。

腹腔镜下结扎术应用在急性阑尾炎组较多,这是因为急性阑尾炎伴有水肿、阑尾缺乏弹性,直接使用钳夹将其切割会导致阑尾残端瘘的发生,因此在急性阑尾炎中的手术应该采用顺应性较好的丝线进行结扎处理[3]。

研究数据中显示,急性阑尾炎组患者在术后产生的腹腔脓肿和小肠梗阻比值分别为:13.04和15.22,而慢性阑尾炎组患者术后的腹腔囊肿和小肠梗阻并发症发病率为4.2%,两组比值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卫平.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03(12):384-385.

[2]许峰峰,肖隆斌,谭进富.腹腔镜在慢性阑尾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附296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07(11):806-808.

[3]覃兴尤,李智勇,陈卫民.慢性阑尾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切除阑尾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3,08(05):539-541.

上一篇:泪道逆行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静吸复合麻醉不同镇静深度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