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2)

时间:2022-07-08 04:32:16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2)

1.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1.2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2.变式练习,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设计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练习题,能够培养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树立自信心,发展创造力。如:口×口=12有几种填法,运用乘法口决,学生很快得到"2x6、4x3、12xl"等算式,再交换位置,一共有6种填法。此外,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练习到变式性的练习,再到独立性的思考练习,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利用学具来帮助学习。学具袋中的小卡片、小棒棒等都可以在学知识的同时为我们的课堂增添趣味。在一年级下册配套的学具袋中有一副扑克牌。为了发挥这副扑克牌的最大作用,让这副扑克牌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主要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形式,两人比赛,一人做裁判,一人记录。比赛的学生每人抽两张或三张牌做加、减法或连加、连减,看看谁的数据大。学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做抽牌比大小游戏,常常活动一节课,课中,学生不知道做了多少口算题,练了多少比大小,这比让他们单纯做题有趣也有效得多。"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不断转变观念,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爱学习数学!

3.采用科学的教学法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服务的,不同的教学方法自然有不同的教学效果,这需要认真甄选。在方法中,教的方法固然重要,学习的方法同样不容忽视。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技能,了解知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让思维得到发展,让认识得到提高,让心灵得到充实。因此,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选择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学习和教学都要走出旧的藩篱。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习当然也是一种创作性的活动。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没有一定之规,要根据实际情况全盘考虑,要不断地追求与探索。古人说因材施教,我们每一个教师也都要有独立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保持自己的风格并不断地开拓。 数学教学要得到改善,提高学生的数学的综合素养,就要让学生多做题、多练,提高阅读数学课外书的能力,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强学习和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另外,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和同仁探讨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为教学竭尽全力,为教育事业增砖添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将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挖掘出学生的数学潜质,让他们对数学"如痴如醉、爱不释手",教学自然事半功倍。

4.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应形象、生动

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有的老师在讲"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把两步计算应用题中的间接条件,用一个非常形象的字"藏"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这一生动的字而激发。有的教师在讲"小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中,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到超市购买学习用品的实例而导入:"文具盒4元,圆珠笔1元5角,你们会不会写?"让学生动笔写,这样得出两种不同的写法:4元,4.00元;1.5元,1.50元。教师又接着说:"同样的钱为什么用不同的形式表示?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诱人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全班学生都盯着教师想知道为什么?数学语言的生动、形象,会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主动的获得知识。

5.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

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之有效教学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新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