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管控模式探讨

时间:2022-07-08 02:51:51

企业集团管控模式探讨

摘 要: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对下属成员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问题,经常困扰着企业集团总部的管理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企业集团总部选择什么样的集权、分权模式的问题,是一个组织对另一个组织的管理和控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集团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企业集团的管理与控制问题逐步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关键词: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热点

集团管控模式可以从狭义和广义进行理解。狭义管控模式是指集团对下属企业基于集分权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管控策略。广义的管控模式,它不仅包括确定公司的治理结构、 划分总部及各下属企业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而且包括选择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确定集团重要资源的管控方式及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等。

一、集团管控模式分类

(一) 操作型管控。总部从战略规划制定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集团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下属单位业务相关性高或重要性高,操作型管控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产权关系紧密度高,总部为投资中心和利润中心,而下属单位或子公司为成本中心如集团人事部门,不仅负责全集团的人事制度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而且负责管理各下属公司二级管理团队及业务骨干人员任免。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很高。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总部职能人员的人数会很多,规模会很庞大。

(二) 战略型管控。战略型管控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一种管控模式,强调程序控制。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各下属企业同时也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并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总部负责审批下属企业的计划并给予有附加价值的建议,批准其预算,再交由下属企业执行。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总部规模并不大,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也较高。

(三)财务型管控。集团总部只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产运营、集团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以及对外部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下属企业每年会给定有各自的财务目标,它们只要达成财务目标就可以。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可以很小。

综上所述,操作型管控属于集权,财务型管控属于分权, 而战略型管控则处于两者之间。但是,有的集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集团管控,将处于中间状态的战略型管控进一步细划为“战略型实施”和“战略型指导”,前者偏重于集权而后者偏重于分权。

二、管控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管控模式,代表了集团公司的集分权程度。企业集团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集分权管控模式,取决于企业集团对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自身的资源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的正确判断。对不同行业企业,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的评估与选择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一)业务发展阶段。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集团的集分权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开始一项新的业务或者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企业集团总部在该业务方面来说,不管从自身能力、企业规模,还是从市场地位的角度,都是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为了集中集团有限的力量,可能会倾向于集权管理,这样有利于集中集团的资源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扩大与渐趋成熟,逐渐走向分权管理控制的道路。因此,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的选择问题,要充分考虑到集团公司或者某项业务的发展阶段。

(二)企业规模。传统集权分权理论认为,当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因为集权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以保证有限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同时集权有利于整合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此时,企业的管理应该以集权为主;当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决策数目多,协调、沟通及控制不易,企业管理应该逐渐倾向于分权管理,集团总部的能力不可能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无止境增大,同时,随着随即的行业及业务的增多,总部应该集中精力解决更加重要的问题,分权管理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企业的发展规模是选择管控模式的重要因素。

(三)业务发展战略。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总体的筹划,战略对企业的所有的活动都会产生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视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因此,管控模式的选择离不开集团的战略的指导。每一种管控模式都离不开战略。在紧缩战略下必须强调高度集权。在稳定战略下集团总部必须对投资融资权从严把关,而对有关资金运营效率方面的权力可以适当分离;在混合战略下,有必要对不同的子公司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企业集团在某一阶段采取的具体战略的差异必然要求不同的集权、分权管控模式来支撑;企业集团所涉及的各种业务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都有不同的特性,因而业务发展战略对于该项业务的集分权管控模式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业务布局。一般来说,如果集团企业的成员企业分布区域比较单一,这有利于总部的管理和控制,集权化的管控模式的倾向性会高一些,如果分布的区域广阔,甚至跨国经营,那么分权制的管控模式倾向性会高一些。

(五)资源关联度。 资源的关联度是指集团总部掌控的资源与下属企业经营的业务之间的关联程度,通常可以从原材料及其产品的相关性来看,如果成员企业的资源相关性较高,如原材料或者产品形成了上下游的关系,那么采用较为集权的管控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反之,如果资源的相关度低,甚至是不相关、跨行业的产品,企业集团采用集权化的管控模式的可能性就越小。

(六)集团总部的管理能力。不同的企业,表现出来的管理水平不同。总部的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人员的结构、考核与激励以及信息沟通能力等方面。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表现的管理水平也不同,通常来说,企业在发展初期,管理水平一般较低,比较适合采用集权的管控模式,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企业的整体目标的实现。当企业集团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企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总部人员的管理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管理经验丰富,训练有素,则可较多地分权。

(七)信息化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信息对一个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集团总部而言,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是把握市场先机的前提。因此,总部对集团内外部信息的把握都将是衡量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任何一个企业,信息资源都是相对分散的。企业规模越大,产业越是多元化,信息资源就越分散。企业信息化技术的改进都有助于分权,也有助于集权。对于发展初期的企业集团来说,信息化水平更加利于总部的管理控制,使集团总部更加倾向于集权管控模式。

(八)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作用,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的选择也应当充分考虑到企业文化的现状。企业集团往往拥有众多的成员企业,这些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有可能会形成,甚至已经形成亚文化,这种情况下,由于文化上的差异,集权管理的效率将大大降低,甚至有可能出现管理失效的情形。

综上所述,管控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和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一个有效的管控模式不是狭义的,而应该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集团的发展战略居领导地位,它是集团公司管控模式形成的依据。集团公司可以选择管控模式中的某一种,也可以是几种管控模式的混合使用。同时,所选择的管控模式必须符合本集团实际情况, 且利于本集团操作和管理。

上一篇:我国房价上涨宏观必然性分析 下一篇:论《丧钟为谁而鸣》中生与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