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几个关键因素

时间:2022-07-08 10:30:04

浅谈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几个关键因素

【摘 要】 听力教学首先要排除学生语言知识的障碍;其次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教师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的训练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能够模仿和跟读。

【关键词】 排除障碍 贴近学生 培养心理素质 训练阶段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中听力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听力教学,使之成为了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点,这正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必须正视和探索的问题。

笔者所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初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缺乏必要的课外语言环境,加之受我国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影响,学了多年英语,“聋哑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应试教育的压力,没有必要的听力训练。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对听力的具体要求,就英语教学中听力技能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排除学生语言知识的障碍

学生发音不正确,对地道英语接触少,出现听力理解上的困难,如连读, 爆破音,听力中的语速往往造成学生听的障碍。词汇的缺乏,许多学生的词汇量不足或对词汇用法掌握不够全面,无法听懂英语句子。加之现在的教材趋近美式发音,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语调、连续、重读、弱读上均有差异,例如either. neither. pass. dance. tomato等,美式与英式在元音的发音上均不同,再如wanna有时取代want to. Gonna取代going to 等,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好的语音素质,能讲流畅的口语,让学生适当接触纯正的地域语音,多增加些感性认识,在基本发音、增加词汇量上下功夫,让学生不断地模仿、操练,增加语言交流机会。

二、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因个体差异在课堂上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性格开朗,善于表现,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或对英语没有兴趣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不敢开口,怕其他同学笑话,心理素质差。也有的学生满足于英语知识在应试时能获得通过就满足,听不听无所谓,也不愿花精力去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强调英语学习中听力的重要性,多渠道、全方位地消除学习中的消极因素,坚定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熟能生巧,教师切实做好与外语教学紧密相关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三、听力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每堂课教学任务的设计都要有合理的听力材料,不求多,但求精,求实效。教师要仔细深入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估计学生会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哪些词汇和背景知识要落实到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备学生”采取积极有效手段。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设计越贴近学生,主导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学生收获就越大。

四、听力教学的三个训练阶段

听力水平的高低与听者的技巧、熟练程度、综合能力、文化背景、语言环境,思维模式有密切关系。英国著名听力教学法专家Mary Underwood根据听力理论和记忆的心理规律,提出了“Pre-listening”“while-listening” and “post-listening”三阶段的授课模式。具体为如下三个阶段:

4.1预备阶段

听前预读材料,归纳每题各选项间的差别,题目设问的关键点,所问对象是谁。话题内容,如时间推理,价格计算,干扰信息等,甚至一些背景知识,让学生全方位了解,抓住关键性词语,使之产生合乎逻辑的联想,激发其“听”的欲望,推测听力材料的可能意向,做到有思想准备。

4.2训练阶段

这是听的实质性阶段,首先强调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适度紧张与兴奋,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其次抓主要事实,确定重点,例如when. where. who. what. how. why等关键词。其三做到对所听信息速记,抓住细节,学会记下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干扰信息,将记下的内容借助自己的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做答案。

4.3总结阶段

听力结束,教师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对学生在训练中的长处、短处、知识或技巧方面给予必要的鼓励性评价,评价讲究方法,以利于增强学生听的自信心。

五、听力教学中的跟读有利于听力提高

听力的提高与发音准确性密切相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跟读标准的语音材料,跟读能强化语音语调。实验发现,一个学生只要连续跟读模仿,其语音语调可能出现飞跃性进步;跟读能培养语感,增强记忆;反复跟读,一些单词、句型、习惯用语不必刻意背记就能脱口而出。对听力材料教师可以多放几遍,学生逐句模仿,达到训练效果。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2] 郑道俊. 英语教学新方法探究[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 王骛勤. 英语教学策略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上一篇:重视古筝左手演奏技法展现筝乐魅力 下一篇:重视体育档案提高体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