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反思成为常态

时间:2022-07-08 09:51:57

下面是我校综合实践教研活动中的一节成果展示课。课堂实录如下:

一、课堂实录

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分组活动中,通过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深入探究了家乡的文化底蕴、风情物产等。这节课,我们将对活动的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展示。老师期待你们精彩的表现!

展示——1.说家乡事(小组1PPT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人口、发展等情况,表演《小马灯》(本地地方特色舞蹈)。

2.夸家乡富(第二小组视频重点介绍蔬菜科技研究所、万亩西瓜大棚、省劳模西瓜大王于行阳。表演快板《西瓜大王于行阳》,歌曲《西瓜熟了》,舞蹈《西瓜娃》)

3.赞家乡景(第三小组介绍家乡美景。PPT重点介绍石塘竹海、蟠龙湖,表演舞蹈《竹海情》)

总结——师:同学们通过辛勤的劳动,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探究,更深入地了解了家乡,并用最优美的舞蹈、最漂亮的图画、最动听的歌声来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爱。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节展示课,成果丰富,活动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泼,很是“热闹”:有同学们辛勤拍摄的图片;有同学们自制的视频;有舞蹈、歌曲、快板等。然而细细想来,总觉得缺少了什么?难道,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课就是汇报演出吗?翻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细细研读,豁然开朗。看来这节课距离成功,还需更进一步——评价。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了实践成果的展示,将课堂变成了一个表演会。忽视了对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研究课题成果的后续思考:比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感受、感想;比如学生在成果展示时的自豪感;比如学生对家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再比如学生对家乡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些小建议等等。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它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

笔者认为自我反思性评价是一种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评价基础,突出自己或小组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性评价。自我反思性评价侧重于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反思。自我反思性评价的标准是以“自我参照”为标准,即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它既可以存在于活动之后,又可以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自我反思性评价,需要教师在适当时候进行恰当的引导,并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培养。

二、设计评价工具,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小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不高,对如何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会有无从着手的感觉。需要教师设计评价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评价,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学期结束的时候,教师设计一些评价工具,并通过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1.我眼中的自己;同学眼中的我;

2.本学期我参与的探究;我的发现,我的感想;

3.我的成功,我的不足;

4.我的改进,我的坚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其价值是在“过程”中实现的。通过这四个栏目引导学生对本学期所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的反思,同时在每个栏目下还有老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的评价能力。

三、建立学生活动档案袋,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说:教师要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档案袋,以便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并与他人分享。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价值不在于学生的活动结果,而是在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活动过程中,重视每个学生价值感受的能力,倡导自主探究和实践,在自主探究中,学生不断反思、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活跃创新思维。由此看来学生活动档案袋是学生自我反思性评价的理想方式。那么学生档案袋中有些什么?我想下图应该可以反映出来。

四、结语

有效的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评价是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是对学生独立个性和快乐成长的关注。自我反思性评价更加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体验评价效应,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表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

(责编 施夏珍)

上一篇:牛津英语5A Unit6 Doing housework教学设计 下一篇:情境探索,怎样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