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研究

时间:2022-07-08 02:49:23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研究

【摘 要】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需要做好水体环境、大气环境与声环境的保护工作,使水体质量、空气质量、噪声水平、垃圾收集处理水平和热岛强度等指标达到规定标准。环境保护规划的具体措施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绿色交通规划、绿色系统规划、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绿色建筑规划等。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指标;措施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无序扩展、污染型缺水、土地浪费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不断升高,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指标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在分析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指定一系列的指导性与控制性指标,用于约束环境质量。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两项指导性指标,垃圾收集处理水平和热岛强度;三项生态控制系统指标,水体质量、空气质量与噪声水平。

首先,垃圾收集处理水平。城市垃圾收集处理水平对能否高效回收利用资源,能否保护城市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城市垃圾收集处理需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垃圾收集处理水平主要体现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资源回收率、无害化处理率、密闭化运输率等方面。

其次,热岛强度。城市具有热岛效应,城市内的气温通常要高于城市周边郊区的气温。热岛强度反应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水平,即城市内气温与周边郊区气温的差异程度。

第三,水体质量。水体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城市规划中必须做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规划工作,以确保水环境质量。

第四,空气质量。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需要综合分析城市规模、规划区污染排放情况、周边环境状况等,并制定相应的空气质量控制性指标。例如,某市的生态城规划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主要为商业与居住用地,规划区附近没有大型污染源,并且规划区大规模应用绿色建筑与绿色交通系统,所以该市将控制质量控制标准定为每年有310天的空气质量达到或超过二级标准。

第五,噪声水平。城市噪声水平应当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的相关指标。如果规划区附近有噪声源,就应当监测场地周边噪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噪声状况加以改善。

二、环境保护规划具体措施

2.1 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规划需要注意保护原有的生态敏感区,如湿地、水系等,注意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首先要全面认识土地保护的自然生态因素,做好适宜性和土地承载力分析。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土地,以降低土地开发成本,尽量避免实施人工景观水系工程或填埋水系工程。其次,确定开敞空间时需要遵循土地自然演进的规律,尽量利用土地原有功能,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格局。第三,混合地块功能,采用紧凑布置的方式,减少功能分区间的距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四,合理划分街区,集约开发土地。第五,适当增加公共空间数量。

2.2 绿色交通规划

详细分析城市的交通条件,确定城市交通空间需求。分析客运、货运、近距离、中距离与长距离的交通需求,削减不科学的交通需求,确定可供选择的交通方式,以满足人们出行与货物运输的交通需求。在交通规划时,应当积极推行绿色交通。实行绿色交通分区,改性路网设计的模式,以建设人性化的交通。在开展道路网规划时,需要对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停车场系统等进行综合设计,以构造便捷的换乘系统,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3 绿色系统规划

城市绿色系统规划应当遵循生态优先、协调、综合、针对性、整体性的原则,以构建高质量的绿地系统,确保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科学性与稳定性。城市绿色系统的主体框架由中型植被斑块、大型廊道、大型植被斑块共同构成,能够增强区域生物多样性,稳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城市绿色系统能够发挥滞尘、增湿、降温等作用,改善局部小气候。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时,应当将水系廊道、道路廊道、配套公共绿地等联系起来,构成绿地网络,提高城市绿色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2.4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

城市用水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景观环境用水、建筑用水等。城市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规划需要进行统筹安排。首先,根据城市供水能力和需水量,开展水资源平衡测算。结合使用人数、建筑面积、地块功能等因素测算需水量,并对城市能够提供的非常规水源和常规水源的供给总量进行测算。其次,在确保经济合理、供水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常规水源需求总量。综合采用开源节流、结构优化、总量控制、需求管理等措施,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科学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处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如雨水等,做到低质低用、高质高用。

2.5 绿色建筑规划

建筑是城市能源、水源消耗的主体。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加强绿色建筑规划,鼓励绿色建筑群体发展,控制建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绿色建筑生态补偿,如墙面垂直绿化、屋顶水平绿化、增加透水面积等,均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因地制宜地设计绿色建筑地块,以发挥绿色建筑的规模效应,提高绿色建筑对城市环境保护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面临着能源节约、温室气体减排、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目前,由城市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逐渐突显,城市环境保护规划迫在眉睫。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规划,需要对土地、交通、建筑、绿地等进行统筹安排,以增强各个部分规划之间的有机联系,确保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整体性、针对性以及适用性,从而为城市建设提供客观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紫雯.多功能景观概念在可持续景观规划中的运用[J].城市规划,2008,(02):27-33.

[2]陈波,包志毅.景观生态规划途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园林,2003,(4):51-53.

[3]翁奕城.上海城市生态型住区建设的规划对策与实施机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院,2006.

[4]舒廷飞,霍莉,蒋丙南,等.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融合的思考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06(04):29-34.

上一篇:基于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问题探索研究 下一篇: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