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7-08 01:50:48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之我见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最广泛使用的语种已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因此如何提高国民的英语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已被举国上下所关注。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课堂书本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停留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中,其单调、呆板、局限的缺点不言而喻,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资源,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正日益被教育工作者接受。网络资源能够弥补传统课本单调, 呆板, 局限的缺点。优化网络资源, 使之立足于教材, 超越教材,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数字化学习时代的到来,给我们英语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无限资源,让很多英语老师苦恼,不知道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

首先我们来看看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做以下事情。

一、多媒体课件的利用

多媒体技术对文本(Text )、图形(Graph)、声音(Auto)、动画(Animation)和视频 (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导入我们所要讲叙的句型 。例如在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vacation?当中,我会先放一个非常好玩的flash,学生通过这个flash,不但体会了开心,而且明白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vacation?应回答成I am going to the USA, Japan, and so on. 在后面的操练当中,学生很自然的利用 flash的回答来进行,很容易就掌握了be going to do 的句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利用这种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使课堂教学信息丰富多彩,给学生提供了感官的刺激,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二、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查询,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在学每一个单元之前,老师都可以给学生一些任务。例如《The Olympic games》,我们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网址,由学生自己去网上搜寻素材。或者有时候我在课前会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文件夹下。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信息加工,信息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三、利用网络,拓宽多种学习形式。

课堂的学习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作为教学工具,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拓宽学习渠道,使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多样化。例如老师可以公布自己的QQ或者是E-mail,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在网上进行实时辅导,解决疑难;老师也可以利用校园网,把自己收集到的优秀听力和阅读理解放在上面,或者把自己上过的课件传到校园网上,供学生查阅。信息技术利用,弥补了课堂时间的不足,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但教师的主页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在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可在此主页中找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让他们去畅游真实的英文天地。对于课堂上“消化不了”的学生,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利用教师主页的电子教案复习课堂上学过的内容,通过教师提供的相应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扩充新的知识。

四、利用网络的强大交互性,增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即交际,也只有通过交际才能真正学好语言。对学生来说,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语言交流不多, 网络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网上建立的真实语言环境与学生间的互动聊天等交流形式将学生有枯燥生硬的传统学习环境引入到更为开放生动的语言环境中,将应试型学生转变为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学生。互联网中的计算机作为一个社会化的合作中介,将语言变成交际,强调真实自然语言的使用,推进资源共享,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因其丰富的资源和强大交互性而成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交际学习语言的有效的教学工具。

虽然信息技术在英语学习中及教学中广泛使用,但它的弊端也是毋庸置疑的,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1、 多媒体课件使用的非日常化。

多媒体课件作为展示教学内容的辅助材料,应该尽量用于每节课当中,而不只是优质课或者公开课当中。有些老师只在这些特殊情况下才去认真钻研,或者请别人代为制作,平常的课堂根本没有用到多媒体课件。这只是临时抱佛脚而已,并不能锻炼老师的业务能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老师们应该都要当优质课或者公开课来上。因此,需要花时间自己亲自来设计和制作,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 课件与教学内容的不统一性。

我们前面说到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但不是说因为多媒体课件效果好,内容就应该“多多益善”。如何内容太多,信息量过大,必然冲淡中心,而且还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如必修二unit5 music这一单元,这个单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休养,培养他们热爱音乐和热爱生活的情操。老师大量地列举了一些现代的歌手,并挖掘了他们的负面影响,而没有把中心放在谈论他们积极的方面。这样做冲淡了本单元的教学中心。这位老师的课件就脱离了中心。所以课件的选择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统一,尽量选择那些将抽象化为具体,将难点化为易点的资料,不要牵强附会,也不能喧宾夺主。课件资源虽然丰富,但始终是为具体的教材、教学目标服务的,现有的教材多为富有教学经验的教育教学专家编写而成的,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所以,在使用或者制作课件时,千万不能忽视了教材的重要地位。

3、 网络忌无目的滥用。

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网络是真正的知识综合的世界,包含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但同时它也含有很多与学生主要学习任务无关的或不健康内容。若想真正利用好这个学习资源,学生需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学生心理上的任何不稳定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对有些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的问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得心理帮助。在网络世界,他们可以匿名、隐藏自我,无所顾虑地提出心中的困惑,烦恼,向教师或其它提供心理咨询的网络渠道寻求解决办法。一旦正确的心态确立,自我激励的机制启动,它释放出的学习能量甚至会让学生自己吃惊。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存在着不少负面影响,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探寻中迷失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分清真假美丑,辨别是非,思考如何用,怎样用。

总之,信息技术拓宽了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我们老师应准确地利用信息技术,使之能成为帮助我们传授知识的手段,还能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3中张辉收18970976703

上一篇:绿色生态建筑的运行管理模式 下一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和创新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