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述评

时间:2022-07-07 10:56:11

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述评

摘 要: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已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网络价值异化、网络语言失范、网络诚信缺失、网络色情泛滥以及网络侵权盛行等,但判断其表现需谨慎处理道德中的个体与他者关系以及道德与法律关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损害大学生身心健康,扭曲大学生人格发展,降低大学生人际能力,弱化大学生德性教育,而且影响校园稳定和社会秩序。一般而言,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网络特性以及学生自身等因素促成了其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但仍需谨慎对待西方文化、大学生自身素质和道德教育方式在其中的作用。对此,需要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个人等多方面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其中,尤为注意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避免迷信法律规范。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 失范; 误区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75-05

当前,网络已成为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和沟通方式。网络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语言表达、交往方式、行为手段等,重塑着传统社会沿袭下来的社会风俗和习惯。现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的社会群体,更容易接受网络、受其影响。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同时,客观上也使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受到了严峻考验。自网络进入高校伊始,学界就开始持续关注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果较为丰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失范

界定网络道德的内涵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学界对网络道德的概念界定往往源自于对道德的理解。一般而言,道德被认为是在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及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由于人类社会交往空间的不同,网络道德往往被从两个角度进行阐释。一种观点认为,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和应用,即是“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序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简言之,“是人们在网上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存在明显区别,“网络道德其实并不像传统的道德那样,是靠舆论来约束、规范个人的行为,它是以网民自身的素质为特征的道德自律。”这就将不同社会空间中的道德依赖的基础作了区分:现实社会道德依赖他律,网络社会道德依赖自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现实社会道德在网络社会中会失效,只能依赖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维系。可见,持前一观点的学者认同将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移植到网络社会,持后一观点的学者则将希望寄托在网民自身。这种对网络道德内涵界定的区分根本性地决定了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路径选择。

与网络道德概念的区分不同,网络道德失范普遍被认为是“个体在网络环境下失去网络道德的约束或自身内部的自律而产生的一种非常态行为”。尽管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个体作出的一类特殊行为,但它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并无本质差别。综合当前相关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价值异化。主要表现为沉迷网络社会、回避现实生活,包括沉迷于网络交友、网恋、网婚、网游等,以网络人际交往代替现实人际互动,从而丧失现实社会生活的感知力,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二是网络语言失范。主要表现为网络论坛和交往中语言粗俗、相互攻讦和谩骂、恶意诋毁他人声誉等不文明用语行为以及恶意散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等。三是网络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网络聊天、网上交友、网络申请、网络购物等网络互动中提供个人虚假信息。四是网络色情泛滥。主要表现为设立黄色网站、浏览和黄色图片视频资料、提供网上等。五是网络侵权盛行。一方面表现为网络侵犯,如传播木马、侵犯公私门户网站、窃取他人账号和密码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未经许可转载、未注明来源使用他人著作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著作权等行为。此外,还有研究者将现实情感淡漠、抽象思维弱化、人际沟通能力退化和法治观念淡化等也都看做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

从学者对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归纳来看,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即存在扩大化网络道德范畴的倾向。这些误区的形成离不开对网络道德两大关系的处理。一是个体与他者的关系。这不仅仅关系到网络道德依赖于外在他律还是内在自律的问题,同时,它还关系到网络道德的范围。从前述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看,沉溺于网络游戏也是其中之一。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道德应该是一种规范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具有社会性。网络道德自然也就应该是规范网民在网络交往行为中的行为准则。因而,网络道德涉及到的是个体间的关系,而不能看做是私人空间个体行为的约束。只有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发生在其与其他个体或组织团体之间,从而直接或显著间接影响到他者心理、感观及权益的情况下,网络道德才能以调节大学生行为规范的面貌出现。否则,不能称之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等并不能看做是网络道德低下的表现,就像没有网络之前青少年沉迷于电玩一样,可以称之为丧志,但不能上升为道德问题。因而,那些纯粹个人私域范围内的网络行为不适合将之纳入网络道德范畴。二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众所周知,道德与法律都是调整社会个体间行为的规范,两者拥有各自的界域。一般而言,法律是刚性而明确的,道德是柔性而相对模糊的,归属于法律调整的个体行为,不宜作为道德的论域。从当前看,公民从事网络行为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法律规范,像通过某些技术手段恶意窃取他人账号、密码和个人资料,并攫取私利以及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著作或从事网络等行为,都被界定为违法侵权行为,但现实中却被误认为是道德失范行为。这不能不说是对网络道德认识的一个误区。出现这一情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规范网民网络行为的法律并未在现实中确切实施,违法行为的性质及其法律后果不为网民所熟知,法律尚未产生足够的威慑力,而是仅作为一种隐形的存在。当我们把网络侵权行为仅仅看做是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时,不仅是对其行为性质的错误认识,还将不利于对这些违法行为的纠正。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侵权行为不应当纳入网络道德的论域。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危害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偏离网络社会日常运行所需规范的非正常行为。这些行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以及网络和现实社会的良序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当前学界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危害的认识大多从大学生个体成长的角度来阐释,主要涉及:

1.损害大学生身心健康

由于部分大学生网民过度痴迷于网络,往往通宵达旦地泡在网吧,乐不思蜀,久而久之,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症状便伴随而来,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同时,网络信息的形象化弱化了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导致其思维发展被动和片面化。

2.扭曲大学生人格发展

现实生活的规范性和网络社会的自由性,可能使在现实中得不到表现和认同的大学生试图从网络中获得补偿,从而有可能“分裂和肢解学生‘网民’的自我性格结构,结果可能导致多重人格问题的产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闭塞性格、双重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等。

3.降低大学生人际能力

“人机”直接对话的相对封闭性导致大学生缺乏现实社会必要的人际交往,造成大学生群体生活的疏远与情感冷漠现象,减少了大学生社会化所需的知、情、意、行各方面的训练,阻碍了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4.弱化大学生德性教育

网络社会区别于现实社会的非中心性、开放性、虚拟性等,使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也逐步走向开放和虚无,从而丧失了传统社会道德在网络空间的规范力和约束力,弱化了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网络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正在型塑期的大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往往与传统道德教育相背离,致使大学生丧失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更有甚者会阻碍大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形成。

虽然网络道德失范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深远,但将负面影响完全聚焦于大学生身上的认识有失偏颇。尽管有部分学者意识到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也会影响到高校校园稳定,消解社会主流文化,但总体看着眼于大学生群体外部主体的仍少见。实际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更大的负面影响是干扰当下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良序运行。现代社会中,道德是社会良序运转的剂,社会道德的存在不仅降低了社会运行的成本,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必备的条件。网络道德意识的薄弱和网络道德良知的丧失,不仅损害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互信,阻碍网络社会的成熟,使得网络社会永远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将网络行为中形成的猜疑、反叛、避世等性格延伸到现实社会中,从而损害现实社会交往的互信度和道德责任感,拉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距离,增强社会陌生感,淡化社会归属感,最终妨碍整个社会真、善、美品格的形成,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建设。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自发现象。相比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负面影响的分析,学界对其成因的追溯则较为全面。不仅涉及大学生群体自身,而且关系到社会、教育和网络环境等诸多因素。

1.社会环境的因素

曾秋菊认为,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拜金主义、社会公德失落等道德滑坡现象容易被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移植、演绎、翻新;法律制度的滞后减少了大学生网络行为失常的外部刚性约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贫富分化及腐败现象冲击着大学生对国家发展前景的信心,造成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心理失衡。

2.教育体制的因素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网络道德习得的主要通道。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德育内容和方法难以紧跟网络发展实际密不可分。高校课余活动形式少;道德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网络德育存在“盲点”、“空白”,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与既有道德教育脱节;网络道德教育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主动性和优先性等诸多高校教育的不足,被认为是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不高的重要因素。此外,社会和家庭缺乏监管也是成因所在。

3.网络特性的因素

当前,学者普遍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网络因素,认为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开放性、自由性等既增加了网络的吸引力,也增加了网络行为的隐蔽性,从而拓展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由度,但网络信息的多元性和易得性却增加了传统道德教育的难度,西方文化更是借此向大学生传输其社会价值,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极大地弱化了社会道德对其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约束力。同时,网络文化所具备隐匿性和不确定性、不安全性与不可控性、开放性与多元性、自主性与平等性、虚拟性与无约束性以及网络与现实的分离和去个性化也是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4.学生自身的因素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思想、品格、修养等成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崇尚自由、自我独立和求新求变是其主要的心理特征”。在这一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认知能力相对较差,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好奇心强,但鉴别力差;性需求强烈,但性心理发育不够成熟;社会需求迫切,但社会化程度不高”,而且还须应对来自父母、学校、社会以及学业、就业、情感及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矛盾和困惑,释放长期郁结在心中的各种情绪和压力。网络社会及网络文化的特性恰恰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通道来满足其所需。但相对有限的自控力和缺乏监督的网络社会,却使大学生宣泄情绪、逃避困境的心理得以加剧,体验“自我实现”的心理得以张扬,体验人生“快乐原则”的心理得以充分尝试,盲目从众的心理越发突出。而且,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模糊和道德认知错位等道德意识不成熟,放大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四、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认识的误区

尽管以上认识客观反映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但其间也不乏一些不当的认识。

1.对西方文化入侵的认识

大部分研究者在论及道德缺失原因时,都会将其归因为网络带来的西方文化入侵,然而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全面的。当前,部分大学生所信奉的西方文化,实际上仅是其对某些概念的想当然理解,根本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概念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渊源、法律体制以及社会结构等。当这些学生简单地按照自身的理解去认识这些所谓的西方文化时,就会形成错误而扭曲的西方文化观,但自己尚不知晓,仍然还盲目地以此为其网络行为的合理性提供辩护。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因为西方文化的传播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品质的滑坡,而是因为作为教育者缺乏一种客观、科学认识和评价西方文化的态度、工具和理念,并没有真正地去面对西方文化、讲解西方文化、辨识西方文化,使大学生全面而深刻地去认识西方文化,领悟其文化实质、内涵及不足,从而不至于以粗浅的认识指导其网络行为。事实上,作为教育者,盲目排斥和贬低西方文化既不可行,也不可信。

2.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认识

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网络诚信上。当前,有学者在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时,将个人在网络申请时填写资料的不真实性看作是网络欺骗行为,并将之归咎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问题。事实上,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一方面,网络本身的匿名性和当前的法律法规并未要求网民注册资料时必须诚实可信;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网络公司和网络运营商运营行为也不规范,出售用户私人信息谋利的情况较为常见,却难以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因而大学生在网络论坛注册、电子邮箱申请时填写虚假个人信息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是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体现,是大学生应对不成熟的网络社会时的自我保护行为,不能将之完全上升为道德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网络社会的不成熟促成了现实社会道德在网络社会中的异变。

3.对道德教育方式的认识

尽管研究者都认识到了当前高校教育的不足,但是对高校道德教育的认识仍然没有触及教育的根本缺陷。事实上,道德教育的不足,不仅仅表现为道德教育内容的缺失或过于理想化,也不仅仅表现为道德教育者的素质不高,而是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的落后。当前的道德教育往往是以抽象的、崇高的公共价值置于个人行为之上,从而使受教育者丧失了体验他者的机会。因为在这种教育中,受教育者感悟到的不是个体,而是整体的人民,但一般情况下的人民是抽象而没有感觉的,即使对之造成什么伤害,也难以去换位体会,似乎它对每一个具体的个人不会造成损害。正是这种简单的、宣教式的道德教育方式造成了教育效果的低效。

五、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

正是因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大学生个人和社会可能带来诸多危害,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和谐,研究者针对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归纳起来,主要从政府、高校和个人三大层面推进:

1.从政府和社会角度推进

政府是网络社会规则的重要制定者和公民网络活动的重要监管者,对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为此,政府需要:一是制定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要对从事国际网络业务的制作、查阅、复制、传播信息以及电子交易等商务行为做出规定。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的协会性、行业性计算机网络规范,在大学生中建立网络道德共识,指导和约束大学生网络行为。二是严格执法。道德失范与违法行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唯有“对利用网络进行诈骗、偷窃、虚假消息、传播色情、制作病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打击惩治力度”,才能减少或防止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三是提升网络管理技术。通过构筑“信息海关”,阻止反动、黄色、、迷信等非法信息的侵入;利用防火墙的隔离作用及信息的加密功能,预防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侵害;利用技术规范惩罚网上侵害行为;采用新型加密数据结构,防止数据丢失和被盗用。同时,加强网吧管理。

2.从高校角度推进

高校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为此,高校需要:一是更新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包括开设“网络伦理与道德”、“网络文化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课程;建构人本化、系统化的网络心理教育,将大学生网络教育与心理调适结合起来;弘扬“智德合一”、“以义载利”、“仁者爱人”、“重义贵和”等传统伦理与文化;培养大学生互敬互助、诚实守信的意识等。二是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高校应将网络道德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结合,施行以辨识为主、辨识与灌输相统一的道德教育方法,并将高校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三是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建立特色校园网站,积极掌握与学校相关的各类论坛动态,开展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营造绿色的网络空间。四是加强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提升其教育能力。要成立专门的负责小组,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培训和教育,优化教育者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等。五是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能力。通过引入先进的网络监管技术,及时发现问题,过滤或消除一些错误、消极或反动的信息。

3.从大学生个人角度推进

无论如何,政府、社会和高校都只是一种外部的教育力量,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提升尚需要其将外在的教化和约束自觉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正因为此,自律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研究者普遍认为,大学生需要确立自身的道德主体地位,自觉培养道德选择能力、增强道德情感、提高道德意志水平,并自觉运用“内省”、“慎独”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网络言行。

尽管研究者从各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但笔者认为还有两点需要说明和强调。

第一,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道德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尽管有学者认为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不能混为一谈,但当前已进入网络社会仍是不争的事实。所谓现实与虚拟的截然区分已不能用以说明网络社会。网络已然成为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道德教育归根结底仍是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我们不能仅仅为了网络道德教育而教育,而应从一般道德的角度来认识网络道德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网络道德教育的重心仍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髓。因而,理应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解决网络失范问题。

第二,不能过于迷信法律规范的作用。毋庸置疑,法律规范是公民行为的基本准则,给大学生判断其网络行为是否适当提供了指引。但法律规范本身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网络监管中的屏蔽,反而可能会刺激起大学生的好奇心,引发“翻墙”行为。因而,采取一禁了之的限制方式并不是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最佳选择。某种程度上,法律规范只是某些理念的可操作化反映。它的制定和教育更重要的是希望公民内化这些理念,并指导自身社会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考虑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恰适性,合理利用道德与法规之间的中间地带,教导法律背后的精神要义。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是当前大学生和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尽管它通过虚拟的计算机网络表现出来,但毋庸置疑的是,其根源仍在现实社会。事实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愈发严重与当下社会道德的滑坡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尽管与现实道德相比,网络道德有其特殊性,但它仍离不开现实社会道德准则的指导。从这个角度来说,解决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目前的在校大学生,还要放眼于每一个社会公民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赵爱芹.论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08-210.

[2]陈卫平.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26-144.

[3]孙强,李真.大学生网络道德及其教育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9(17):252-253.

[4]张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及调适对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84-89.

[5]郭嫦娟,曹菁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及对策[J].发展,2008(6):111-112.

[6]彭喜保.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5):145-147.

[7]赵晓芳.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J].求实,2006(S2):224-225.

[8]沙其尔.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1):51-55.

[9]姚信,陆娟君.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实证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8(4):66-69.

[10]吴灯,易连云.高校BBS中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的缺失与重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8(9):36-39.

[11]崔建良.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4):51-53.

[12]王贤卿.论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心理困境与道德教育[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8):64-67.

[13]张锋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0(2):73-77.

[14]叶子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危害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30.

[15]韩茂胜.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4):49-50.

[16]邓英,李兆延.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8(2):89-90.

[17]戴新利.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新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6(7):23-24.

[18]宋友,刘鹏超,吕经纬.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51-153.

[19]陈林,崔亦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点探寻[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3(4):56-60.

[20]顾思伟.大学生网络交往及伦理道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81-84.

[21]陈兰荣.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4):100-101.

[22]于绪丽.大学生网络道德与网络心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38.

[23]叶通贤,周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71-74.

[24]高贵军,魏学文.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117-119.

[26]单丹丹.大学生网络道德滑坡与德育应对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24-126.

[27]曾秋菊.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5):88-90.

[28]杜红英.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培养[J].学理论,2009(14):161-164.

[29]袁成.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探索和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19):68.

[30]卜慧芬.传统“慎独”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启示[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98-100.

上一篇: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