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电费资金管理审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07 10:14:05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电费资金管理审计中的运用

摘要: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和控制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电费资金管理部门是供电企业的重要管理部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电费资金管理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一是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概述,二是电费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三是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电费资金管理审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法;电费资金管理;电费资金管理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审计方法,它是建立在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进行审计的方法。只要进行审计工作就存在着审计风险,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风险预测和控制方法。在电费资金管理审计的过程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电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

一、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概述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在项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上,根据对被审单位的了解,对被审单位进行风险估计,并确定风险的类型和程度。审计的方法和策略应该根据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不同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点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策略,降低剩余风险。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能够系统分析被审单位中存在的剩余风险,使单位的剩余风险和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追求审计计划的多样化与系统化,在整个经济环境中分析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对被审单位的管理形式和管理机制进行控制。因此,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制度审计的延伸与拓展,能够对风险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适应了社会发展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正确估计控制风险的水平,值得在投资审计工作中广泛应用与推广。具体说来,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较传统的审计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合理选择切入点和审计程序

传统的审计程序与方法只是对账簿和凭证进行审计,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的检查,从大量的会计账目中查找问题,工作量大且效率较低,不适应时展对审计工作的要求。采取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以针对被审企业的内控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计,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及时发现重大错报风险,对审计风险进行及时控制。这种审计方法是结合市场环境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使风险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以内部的报表错报风险来代替外部的经营风险,提高了风险审计的效率,促进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事业的发展。

(二)整体把握宏观背景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能够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宏观的、全面的分析,从宏观战略的角度做好审计工作,整体把握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全面的市场环境分析和正确的切入点,来对被审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系统审计。传统的风险审计方式只是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进行检查和防范,没有结合整体的企业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不能有效控制市场环境中存在的风险。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能够把被审单位放在宏观的市场背景之下,将企业与市场环境相联系,从各个环节综合判断被审单位财务中存在的问题,使审计结果更全面、更真实,系统把握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

(三)分析性复核方法的运用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能够在各个阶段进行分析性复核,充分利用企业的财务信息,结合企业的非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判断财务信息是否合理,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当下,分析型复核法被广泛地运用到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中去,贯穿了审计过程的始终,与审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密切的联系。具体说来,在审计计划阶段,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在审计实施阶段,对企业的所有会计账户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分析的方法进行复核。在审计工作的总结阶段,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复核审计,及时发现在审计过程中遗漏的问题,并以全面、准确的分析结果为基础,做好财务审计报告,完成审计工作的系统过程。

(四)扩大审计证据范围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以根据被审单位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审计工具和审计手段,富有灵活性和可调整性,可以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效率,正确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系统了解,得出正确的审计结果。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融入到审计工作中去,扩大了审计人员的控制范围和控制对象,同时,相关的审计结果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证据支持,扩大了审计证据的范围。

(五)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能动性

传统的审计方式多以文件和规范为指导,依据相关的书面规定和具体的审计工具进行程序性的操作。在此过程中,审计人员只是按照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做好相应程序即可,不必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其他情况,工作方法和途径较为死板、僵化。与此相反,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以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策略,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能动性。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认为合适的审计方法加入到审计程序中去,扩大了审计的范围,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果,更具实效性。

二、电费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分析

(一)规章制度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在供电企业管理部门内部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做好电费资金管理的关键因素,是做好内控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完善相关制度才能避免电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偷盗问题、线路损耗问题,使电费资金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但是在实际的电费资金管理工作中,很多供电企业仍然存在着相关问题,如线路损耗过大、偷盗、非法用电,电费资金的管理审计就是发现并分析这些内部控制问题,并对企业内部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规章制度中不健全的部分并及时完善。更好地用制度来规范相关管理人员的行为,使他们能够加强防范,堵塞电费资金管理中的漏洞。

(二)收费管理不到位带来的风险

收费管理环节是电费资金管理的重要阶段,也是电费资金管理审计工作的重要审计对象。在收费管理环节,通常采取的收费方式分为坐收和走收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属于先用电后交费,根据相关规定,在逾期不交的情况下可以收取用户违约金,超过三十天可以停止向用户供电。但是在这个环节中存在着收费风险,用这种收费方式来收取电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欠费的现象,这是收费环节面临的主要风险。

(三)经营管理方面的风险

在我国供电企业改革的背景下,很多供电单位都将权力下移,经营管理者充分放权。但是在充分放权的背后也隐含着一些治理缺陷,这种充分放权与隐含缺陷并存的局面将导致企业电费资金风险的加大,再加上一些管理者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大了企业的经营与生存风险;从企业员工的角度上来说,很多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这些企业员工的水平已难以适应电力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评价体系上来说,很多企业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不当,导致无法正常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给企业的资产带来很大的破坏风险。

(四)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

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企业重生产、轻营销的运营理念造成的,此外对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也没有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管理者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回收电费,而是采取垫费、贷款等方式来上缴电费,加大了电费财务管理的风险。

三、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电费资金管理审计中的运用

(一)在电费资金管理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必要性

在电费资金管理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电力供应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情况,对企业的电费资金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及时发现在电费回收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供电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运营风险,为企业的电费资金管理工作保驾护航,做到对企业电费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提高企业对电费资金的控制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在电费资金管理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能够对企业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理,避免在企业资金管理中出现风险,形成一整套的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对电费资金管理风险实行动态管理与控制,并对管理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加以防范,提出整改的措施与建议,完善公司经营管理系统,使公司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资金管理运营体系,把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具体运用策略

1.建立健全企业审计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的审计制度是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方式。完善的企业审计制度能够保证企业电费资金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确保电费资金管理信息的真实、有效,保护企业资产。为此,要根据企业的电费资金管理现状,健全电费资金的回收制,形成整体的、系统的电费资金管理体系。对电费资金的管理要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控,确保电费资金审计部门按照相关审计制度有效开展电费管理审计工作,对电费资金管理实行内部牵制。

2.完善预警机制

电费资金管理预警机制是对于电费回收的环节来说的。在电费回收之前,需要详细了解和分析当地客户的具体情况,对用电客户建立缴费信用等级,进行分级管理,使电费回收工作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率。对于欠费的客户,要分析其欠费原因,联系相关责任人员及时催缴并对电费回收的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在电费资金管理的审计工作中,要对相关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对可能欠费的用电大户及时预警,采取进一步的监督和控制措施,确保电费回收工作的正常进行。

3.严格执行电费资金管理责任制

在供电企业中实行电费资金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使上至管理层下至执行层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力,并对具体的电费回收情况进行指标考核,建立整个企业内部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使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好电费结算和回收等工作。此外,对于用电大户要进行预收管理,降低企业电费资金管理风险。

4.召开电费资金管理审计工作总结会议

电费资金管理审计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上一阶段的电费回收、业扩报装、用电检查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汇报,了解相关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责任,是否按照相关的审计程序严格执行。另外,要鼓励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独特的审计工作方法,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此外,审计工作总结会议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相关审计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使他们互相交流审计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在审计工作当中的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促进审计工作达到一个新水平,走上一个新台阶。

结语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以降低供电企业在电费资金管理中的风险,解决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正确认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企业的审计工作制度,完善预警机制,严格执行电费资金管理责任制并适时召开电费资金管理审计工作总结会议。通过以上措施,相信一定能够降低电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1(02).

[2]陈怡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发展及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6).

[3]韩芬芬.浅谈电费资金风险管理审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1(01).

上一篇:浅议审计质量控制与审计风险防范 下一篇: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在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