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师范生就业问题分析

时间:2022-07-07 09:34:06

新形势下师范生就业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形成、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确立、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以及教师编制趋于饱和,师范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就业准备不足、就业观念陈旧、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指导教育欠缺、就业信息不通畅等问题,为此,文章从高校、政府和师范生自身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师范生 新形势 就业问题

[作者简介]郭立场(1982- ),男,河南商丘人,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河南 信阳 464000)刘晓颖(1991- ),女,河南信阳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日本韵文学及其汉译。(贵州 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形势下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创新性研究及实施”(项目编号:201310477027)和2013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新研究课题“新形势下师范生政策和就业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课题编号:JYB20130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14-03

自1897年4月南洋公学师范院的设立算起,中国师范教育走过了百年历史。我国设有专门的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以地方高师院校为主力,招收培养了大批师范生。自20 世纪90年代末人才招聘市场开放以来,中国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等发展趋势,师范生就业逐步告别了统分统配。从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知识失业”问题开始凸显,大量师范生毕业后未能及时进入教师队伍,师范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师范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师范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矛盾依然突出。

(一)自主择业渐成主流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师范生的就业方式由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国家“包分配”的就业方式,使师范生有更多自由选择权,用人单位有更多的用人自,这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加上社会上就业机会减少,使得师范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师资来源日趋多样化

《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提出要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拓宽教师来源,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各地逐步开始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对新任教师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统一考试、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打破了师范与非师范的专业界限。非师范生开始进入基础教育教师就业市场,给师范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加了师范生在教育系统内就业的难度。

(三)各层次师范院校毕业生竞争激烈

从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来看,城市重点高级中学普遍要求应聘者的毕业学校为“985”“211”重点院校,且具有研究生学历,城乡中小学对招聘者有类似要求的也不在少数,专科毕业生几乎没有就业空间。在此形势下,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毕业生面对用人单位的严格要求,其工作选择空间大不相同。研究生及重点高校毕业生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而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则面临较大的压力,师范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四)供需出现结构性矛盾

经济发达城市的师资趋于饱和,贫困、偏远地区的师资却极度短缺。由于经济发达城市交通便利、生活便捷,当前师范生大都选择到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导致毕业生就业过于集中于某一区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经济发达城市长期吸纳应届生,师资早已接近饱和,对应届生的需求数量逐渐减少,使得岗位竞争更加激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偏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很多毕业生不愿前往就业,即便去了也不打算长期在那里工作。同时,私立学校由于发展预期不明朗、职业前景不明确、工作压力偏大等原因,师资力量也相对紧缺。于是,出现了发达城市学校应聘者络绎不绝、偏远地区及私立学校几乎无人问津的尴尬场面。

二、新形势下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一)就业准备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

用人单位在招聘师资时,不仅注重其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注重其师范技能与教学经验。而以全日制教学为主的师范类院校,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其师范技能的培养及教育实践的训练,导致学生虽学到了系统的学科知识,却未能具备较高的师范技能。此外,学生教学实习时间较短,加上个别学生不重视实习,在实习期只是混日子,导致部分师范生的实习经验缺失。师范技能的缺乏会导致其就业核心竞争力偏低,没有求职优势,即便走上了工作岗位,也往往是力不从心,难以适应岗位要求和学生需求。还有部分师范生不喜欢教师职业,在校期间不认真学习,没有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认知的培训,毕业时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及劳动力市场需求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能胜任什么工作。

(二)就业观念陈旧,就业倾向偏高

多数师范生眼高手低,缺乏准确定位,在求职中期望值过高,希望到大城市及发达地区工作,倾向于高薪、高福利且发展空间大的岗位,而没有认识到自身能力能否胜任,拔高了求职门槛,减少了就业机会,造成偏远欠发达地区和部分私立、民办学校苦于招聘难而应届师范毕业生找工作难的两难局面。有的师范生宁愿待业,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就业,一味地追求就业要“一步到位”,这些就业观念不仅不适合社会实际需要,也影响了毕业生自身职业的发展。

(三)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

随着师范院校数量的增多,教师职业吸引力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师范院校,师范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多。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自然出生率大幅下降,近年来中小学适龄学生减少,对教师需求量也随之减少。而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使学校及家长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期望值明显提高。随着需求量减少,应聘者增多,师范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中小学人数的锐减形成的反差造成师范生就业出现膨胀性失业的局面。用人单位对师范生学历层次、毕业院校要求普遍提高,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增大。

(四)就业指导教育欠缺,毕业生求职规划缺乏

新形势下,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多元化要求,使得毕业生的职业目标、自身定位和应聘技巧等在其就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学生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定位职业目标的主要渠道,但多数师范类院校的就业指导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指导对象多是大四学生,缺乏从大一到大四的就业观指导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过多局限在对就业政策的解读、就业形势的介绍、求职技巧的培训等理论的传授上,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业指导教育只关注“结果”,轻视“过程”,注重短期效果的即时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无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五)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渠道受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很多招聘信息都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来。而部分师范生对信息的敏锐度不够高,对信息的关注度不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较差;有的没有信息共享意识,依赖性较强;有的就业态度不认真,就业意识淡薄,对就业新政策、招聘信息、就业程序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部分师范生受传统就业观影响,不愿意去非公立学校就业。另外,受现行户籍关系、人事档案、社会保险等制度制约,师范生从公立学校到私立学校的流动存在不少困难,毕业生到私立学校的就业积极性不高。一些城乡基层中小型私立学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城乡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但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渠道不畅通。

(六)人才市场供需脱节,结构性失业频现

受历史与传统的影响,当前不少师范院校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完全匹配。另外,师范类院校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毕业生多,市场已经饱和,地理、舞蹈、生物、历史等学科由于报考人数较少,近年来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部分师范院校盲目追求考研率,师范生课程多围绕考研内容开设,使学生在就业时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岗位要求。同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大,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学生越来越少,农村长期出现人才不足的问题。

三、破解师范生就业难的路径

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的“难”与“易”是相对的,主要表现为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师范生就业难,从供求匹配角度看,主要问题是就业信息不对称、职业指导不到位、人职匹配度不高等。在当前形势下,解决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学校、政府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高校的应对策略

目前高校就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不同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以及同一专业不同学生之间的就业状况差别较大。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就业难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矛盾,可以从高教改革中寻求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路径。一是调整课程设置,增强专业特色。现行的高师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传统,师范生的专业课程比重较大,技能培训课程相对较少,过分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职业技能的训练,未能与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相一致。大多院校的教法课选择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存在集中性和突击性的特点,导致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分离,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应变革教学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学生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把针对就业的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实战,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高校可组织师范生顶岗实习、组织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将实习活动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实战中相互学习,塑造其职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重视职业引导,强化就业服务。高校应加强对师范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逐步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尤其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强化训练“三字、一话、一画”能力。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任务和特点,可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分为四个阶段:一年级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注重大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注重大学生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注重大学生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使学生顺利地就业。

(二)政府的应对策略

在市场化就业条件下,虽然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整体社会形势尤其是政府政策调控对高等教育发展及学生个人的影响不容小觑。研究中国就业问题的美国学者苏黛瑞指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高校扩招,而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吸纳这些毕业生就业的水平,也没有创造出适合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在就业激励方面,美国联邦政府采取免除学生的直接贷款等做法,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职业。英国、日本等都有旨在更多地创造就业需求的政策,激励大学毕业生到艰苦地区从事艰苦行业。广开师范生就业渠道,政府可以从两方面着力:一是调控供给,挖掘就业岗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促进师范生就业,首先要在保持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通过法律手段为大学生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政府应逐步完善大学生就业补偿和激励政策,在户籍迁移、学费代偿、报考研究生、考录公务员等方面提供优惠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师范生到基层一线就业。二是重视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较大,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生活条件、办公环境和发展机会上,还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配置、教师福利待遇等差别上。在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形下,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倍加重视农村教育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缩小城乡教师待遇差别,实现教育均衡化配置,吸引师范生到农村及偏远地区就业。

(三)师范生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一是增强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就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相对于非师范生,师范生的优势在于既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又拥有师范专业技能。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开展,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实践经验及科研能力要求也日渐提高,师范生在校期间应通过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正确学习方法的探索,兼顾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双重塑造,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二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师范生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突破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从社会需要和自身才能两方面来考虑职业选择,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既不局限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不局限于某一单位的福利待遇,而是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根据自己的职业素质、职业目标及自身能力去选择工作,在工作中增强职业素质,提高就业能力。

实践证明,通过毕业生、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毕业生不断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高校不断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政府不断改进市场机制,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势必会对师范生的充分就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奋.师范生就业现状分析[J].高教高职研究,2006(7).

[2]伍光辉.一般本科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0(5).

[3]周雪静.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

[4]王保义.师范生失业――高等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

上一篇:“英美国家概况”课程的多模态化教学 下一篇:关于高职高专应用法语专业就业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