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最佳的习作心境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时间:2022-07-07 09:10:02

创设最佳的习作心境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心境是一种“具有弥散性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理学》如此解释。朱作仁教授指出:“良好的习作习境会使儿童在充满情趣、动机蓬发、积极主动的状况下进行习作。他们的个性情感能得以健康发展,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等各种心理能力都能在最佳状态下得到训练,淋漓地发挥。”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

习作习境好,学生就会觉得写作是一种乐趣,会带着愉悦的心情,抱着成功的希望和表达的欲望而欣然提笔作文,进入作文过程,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其自然地记忆,自由地联想,敏捷地思索,流畅地表达,真正做到:“我手写我文”,大大提高作文的成功率,减轻学生畏惧习作的心理负担。

影响学生习作心境的因素很多,但经分析概括,我认为两点是主要的,其一是人际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其二是教学指导。因此,创设良好的习作心境,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

一、放下架子,共同活动,消除“畏师感”

1.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和偶像,尤其是年龄小的学生。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他们的情绪。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与学生处在同一位置上共同学习,平等相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学生的“畏师”心理,才能充分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才能创设良好的习作习境,这是先决条件。

2. 活动是学生进行各方面交流的最佳时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有助于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经常开展有益的活动,能够促进师生建立深厚的友谊,促使学生产生“亲师感”,有助于形成师生的健康民主的心理,为创设良好的习作心境提供理想的环境,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学的今天,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法宝,作文教学更是如此。有些教师求成心切,对学生期望过高,在没有作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批评学生,致使学生自尊心受挫,结果适得其反。我们应吸取这些教训,遇事要多深入调查、询问,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宽容学生的差错,体谅他们习作的难处,正面加以真诚地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教师诚挚的友情。

二、抓住特点,营造氛围,提高“写作情”

“作文是语文各项能力综合性最强、难度最高、上升速度缓慢的渐进过程。”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应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写作,从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 抓住学生好奇心,创设新奇的情境。学生的好奇心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获取成功。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培养。

2. 抓住其好胜心,鼓励其敢说、敢想、敢创造。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形,两个三角形,一条直线,说:“今天,教师想和你们比一比,谁的画画本领好,谁的写话能力强!”一石激起千层浪,台下不约而同地回答“好!”可见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没有一点向老师服输的样子。

(1)教师出示第一幅“ ”,说:“这是海上日出图,图中的‘______’表示大海,两只三角形海鸥,表示太阳”然后,老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这幅海上日出图的景象。下面学生纷纷发言说,我有不同意见,由于好胜心的激活,学生思维一下子打开了,天南海北,任凭翱翔。如草原日记,沙漠落日,天空蟠桃会等等。

(2)师变换图形位置,重新组合成 再让学生想象配文。有的说《小猫第二次钓鱼》,有的说《姜子牙垂钓,愿者上钩》,有的说这幅图可配柳宗元的诗《江雪》……真不错,文体各不相同,内容丰富多彩。

(3)师再进行一次变换,使图形变成,同学们踊跃举行,畅所欲言,《团圆》《心连心》《台湾,你快回到祖国的怀抱里吧!》无意中,让写作迈进了思想教育的领域,深化主题,让学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4)你能展示一下你的聪明才智,把图形重新组合,并配上诗或文吗?同学们大声回答:“能”,继而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新的创作中。一刻钟之后,作品出来了,展览交流时,真是图文并茂,奇思妙想,佳作频出。

3. 抓住学生兴趣差异,引导学生咀嚼生活。兴趣爱好因人而异。目前,从小学生的习作需要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心理安全需要。习作尽量求及格,避免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及家长的惩罚。二是社会交往需要,习作是为了能和父母、同学、老师、社会交流思想感情。三是自尊求成的需要。获得成功、受同学羡慕,为将来继续学习打好基础。三类作文,第一类所占比重最大。这种思想严重地影响了良好的习作心境的形成,这就需要老师设置各种不同的情境,因材施教选择丰富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水平的“自留地”。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生活,二是学校的学习生活。我想,现实生活更具有习作指导的意义;因为活生生的生活更具形象性、生动性,更易激发其情感表露。学生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把这些材料进行筛选加工,成为他们的心理积蓄,使表达成为可能。

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重视开源拓流,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引向大自然,到广阔的空间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思考,索取写作素材,解决“无米之炊”的困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当然,习作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良好的习作心境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境时,应从多方面考虑,求真求活,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解决学生习作心理障碍,从而养成敢想、敢说、敢写和善想、善写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为成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浅谈中学作文批改的教学实践 下一篇:关于初中数学课本“阅读与思考”学习指导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