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挂线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07 09:05:53

定向挂线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定向挂线的支管对口引流诊断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一般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运用主管切开挂线方法,支管对口引流诊断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患者20例。结果:在选取的20例患者中平均疗程为28d,经过一次手术便得以治愈的患者有17例, 先后随访2年均无复发现象,有3例复发者,经二次手术也得以治愈。定向挂线手术可保障功能受损伤较轻,并无出现变形及皮肤严重受缺损、逐渐变狭窄等各种后遗症。结论:这类主管切开的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手术已成为治疗高位复杂性的马蹄型肛瘘的有效措施,值得积极应用、广泛推广。

关键词:定向挂线;高位肛;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53-02

高位肛瘘作为肛肠科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还由于其病变位置的特殊性以及结构的特殊性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正确的手术方法是进行治疗时的关键。如果手术的方法应用不合理,或在在手术过程中不慎切断肛尾的韧带或肛管的直肠环受损,便会出现向前移动、失禁及的直肠发生畸形等问题。此外,若不完全切断肛尾的韧带及肛管的直肠环而运用桥式的或者管道的搔刮术,可导致引流不畅及病灶未能彻底清除而出现复发现象,严重者会导致肛瘘久治不愈[1]。

依照调查研究显示,传统的中医挂线治疗方法作为在我国持续使用的治疗高位肛瘘病症的主要手术措施,但至今尚未出现统一且可操作性强的挂线手术方法,阻碍这种手术技能的广泛推广应用。此外,挂线的一般原则及紧线的时间不易灵活的掌握控制;通常若挂线密度太紧,会出现脱落速度快,无法实现慢性切割的作用效果,对创面的愈合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同时易发生功能失禁及移位情况;若挂线的密度过松,则会对切割的作用效果弱化,进而影响其疗效,组织的老化与上皮的组织不断爬入切割创面,也会对愈合造成影响,严重者会再次形成肛瘘[2]。若挂线的方法应用失误可引发功能严重失禁或不完全失禁的后果。所以,挂线疗法在肛肠科中大部分青年医师归纳为既有风险又具备显著疗效的手术措施。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运用主管切开挂线方法,支管对口引流诊断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患者20例[3]。其中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7例; 年龄在17岁至61岁之间;20例患者中,病程最短的有3 个月儿病程最长的有9年之久;所有的患者均曾患有脓肿破溃或者切开引流的病症,20例患者中其身上的外口最多者有3个, 而具有2个内口的患者也有2例,出现3个内口的患者有1例, 外口距肛缘为2至6 厘米, 20例病例均有支管[4]。

1.2 手术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手术的全过程给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首先准备充足的手术条件,采用亚甲蓝染色的方法与探针探查相结合对患者的内口位置进行初步确定[5],在手术开始之前还应该对患者的主管及支管的行走方向、数目、位置等会对手术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做到心知肚明。切口切开之前必须要对上述因素有全面的把握与了解,在外口与内口相对应处做1.5厘米长的切口。如果切口正常则可以逐渐扩大切口,另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主管内的坏死组织和瘢痕组织进行清理,这也是保证手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坏死组织和瘢痕的存在会导致引流不畅。然后沿切口向肛内探查明确内口位置,并探明管道与括约肌的关系[6]。对于切开的具体方法应该按照内口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判断。位置较高者可以同时挂线,挂线的技术难点在是否能够合理掌握挂线的松紧度,在保持合适挂线松紧度的同时还应该避免同时脱线而影响功能。对于支管则做对口引流处理,对支管长度多于5厘米者,必须在其中间做一切口,分别向两侧做对口引流[7]。

1.3 疗效测定标准:痊愈: 肛瘘内外口伤口完全闭合,开放创面完全修复, 半年随访无复发[8]。

好转: 肛瘘内外口伤口未闭合, 管道内仍有分泌物流出, 3 个月内复发[9]。

1.4 结果:本组病例一次性手术治愈73例,3例患者二次手术治愈; 平均住院28d, 一次手术治愈的73例随访2年内无复发,治愈率为 9611%,无变形,无失禁[10]。

2 讨论

肛瘘疾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在临床上,常见的高位复杂性肛瘘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病变的位置较高,这是给手术治疗带来挑战的一个重要方面。此结构在解剖学上呈现出了管道较多并且极其复杂的特点,因此临床上此病出现支管或深部的死腔概率很高,这使得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大。手术的重要注意事项应该包括尽可能的避免括约肌损伤、功能失禁及出现畸形等一系列的后遗症。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是否能够准确的定位内口与其管道是关系到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处理内口过程中应保障创面的引流通畅度[11]。

合理的挂线与及时有效的紧线针对防护功能及手术成功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12]。与此同时,挂线又具备强有效的引流效果,依据肉芽组织的不断生长; 肌肉在被切时与周围的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引发粘连固定。可有效的降低肌肉回缩,避免一次性切开括约肌引发的功能减退或失禁[13]。

紧线需遵循患者的实际病情[14]。针对同一块括约肌需切断两处的病症,应安排合理、先后适宜逐个进行挂线治疗[15]。对口引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部的切口过大引发的功能受损,同时,所有的切口均与形成放射状进而保护的皱皮肌[16]。一个较大的切口转化为几个轻微的小切口, 通常在术后留下的瘢痕会很小,对于患者的舒展及收缩不会产生影响[17]。所以,这种手术方法可有效的排除肛瘘患者因术后瘢痕较大引发的畸形、出现移位及闭合不严等肛功能减退现象[18]。

总之,这类主管切开的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手术已成为治疗高位复杂性的马蹄型肛瘘的有效措施,值得积极应用、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雷超,王业皇.挂线疗法对高位肛瘘的治疗进展[J].结直肠外科.2011(02):125-126

[2] 赵航,钱海华.挂线疗法在高位肛瘘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1):71-72

[3] 丁培霖,唐武,王建东.切开挂线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6例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0(02):6-8

[4] 林晖,孙健,虞洁薇,杨文宏,归玉琼.主管虚挂内口结扎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0(02):31-32

[5] 何永恒,王东宏,赵鹏飞,韩金红.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3):5-6

[6] 周继辉,赵峰.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42例报告[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05):141-142

上一篇: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 下一篇: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