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07 07:38:36

浅谈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文章从对研究生专业知识方面的教授,思想素质提高和就业指导三个方面,阐述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发挥导师在硕士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Function of An Advisor in Education for Postgraduate

HU Yurong, LI Zhi, ZHAO Hongqiao

(Medical School,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To explain the effect of advisor during training postgraduate from 3 aspects: passing 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heightening ideological quality; career instruction. Come to a conclusion: advisor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during training postgraduate.

Key wordseducation for postgraduate; quality of education; advisor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之一,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之后,备受关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除了学校教育体制的统一安排外,作为研究生最为信赖人员之一的导师,同样是寒窗苦读熬出来,深知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又与研究生交往甚为密切的,因此,导师对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长期以来,大多数导师对硕士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思想教育不够,只重视指导其课题研究和专业学习。当研究生进入科室和课题研究后,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常出现“盲区”。因为负责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等管理人员在其进入研究室或教研室后,很少再及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因此,导师的言传身教对硕士生的成长与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必须进一步发挥导师在硕士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①不仅包括对研究生专业知识方面的教授,还包括对思想素质培养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

1 专业知识教授

在进行专业知识培养之前,导师首先应该锁定好自己要培养的对象。随着研究生数量的急剧增长,研究生的入学动机和职业发展规划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导师应选择热爱科学研究,具有创新潜力和严谨治学态度的研究生,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好老师”的带领下和导师对学生的引导下,再加上研究生都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研究生对学习和实验会很积极参与和配合,这将很利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展开。

其次,影响研究生能力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导师自身专业水平的高低。我们不能单单从研究生自身的角度探讨其能力的培养, 而必须高度重视导师的科研素质。导师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获得了一定的创新性认识,而研究生在知识积累、科研经验和科学洞察力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钻研,实现科研上的创新。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作为导师长期科研创新历程的一个环节,导师的认识和研究思路是否具有创新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是否能取得学术创新。②

同时,还应强化研究生文献检索和研读能力,拓展其学术视野,在研读文献的过程中,会发现更多的科学问题,也能做好科学研究的基础,尤其是英文文献的研读,更能使研究生了解学术前沿动态,能有效锻炼研究生设计实验能力和提高实验创新能力。随着奖学金制的施行,研究生读研期间学术论文的发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伴随出现的是研究生热衷于综述类文章的发表。以综述性文章替代研究性文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风的树立是极为不利的,也有悖于提高研究生素质的初衷。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做自己课题的同时做一些易出成果的较小的实验项目,既照顾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也提高学生撰写创新性论文的能力。

2 思想素质提高方面

导师对研究生的教育大多只注重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培养,对研究生理想、信念、前途等思想教育往往不够。但研究生思想素质的提高不仅对研究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地位极其重要,而且在为社会提供合格接班人方面也是极其关键的。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除了应届研究生外,还有在职研究生,由于来源不同,个人经历、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政治素质和人生取向等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研究生思想素质特点存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仅凭学校统一性、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研究生教育第一责任人的导师理应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加强教育。

在研究生读研期间,与研究生接触最多的导师不仅在专业知识水平对研究生造成影响,其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和政治态度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所以导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应充分了解研究生阶段思想道德的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导师应根据自己研究生思想素质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达到提高研究生思想素质水平的目的。

另外,研究生的思想相对复杂,思想深处的问题不轻易暴露,因此,就要求导师在与研究生的日常接触中,多留心观察,将问题争取消灭在萌芽状态。

3 就业指导方面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毕业研究生的人数近年来不断增加,已远远超过了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要求的增长。③被视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而导师做为研究生生活和学习的全面指导者,对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及行业地位优势最为熟悉,对研究生的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导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让学生掌握精深的专业技能,专业能力是其就业能力的核心来源。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发展和锻炼学生与职业倾向有关的技能。④

对于综合类院校来说,学科门类众多,“面向全体”的就业指导指导越来越显得是一种形式,导师是具有精深专业素养和技能的高素质人员,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打拼多年,并且有一定的成就,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学术圈子和科学共同体,导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所在领域的资源优势,在研究生就业方面,通过就业推荐就业、提供就业信息等方式,来帮助研究生就业,使研究生能更快、更好的找到社会中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时在研究生就业期间,导师可以主动与学生联系,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给老师添麻烦,我们应当及时掌握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的想法和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推荐,做到有的放矢,使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对导师在研究生就业方面的这些建议,当然不是要导师“包办”研究生的工作,他们一生的路很长,我们并不能时时处处都帮到他们,面临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是否能有所建树,最终还是要看他们自己。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启发往往会给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莫大的帮助,导师之间可以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进行商讨;甚至可以与自己的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毕竟是教育的当事人,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的莫过于他。选择性地接受他们的意见,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注释

①贾连群,关洪全,张华,等.导师一岗三责质培养中医药基础专业研究生模式的创建和实践.中国教育,2009.28(6):61.

②王襄平,李俊清,孙艳玲.强化导师作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3):38.

③张|尹,罗铁辉,张益民等.论研究生就业“导师工程”[J].湖北社会科学,2009.5:170.

④吴琼.高校就业指导专业化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145.

上一篇:如何看待大学精神 下一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