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程的教研改革初探

时间:2022-07-07 12:23:07

平面构成课程的教研改革初探

摘要:平面构成课程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培养对视觉美的认知能力,具有启迪设计灵感和提升创意思维的作用,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结合目前平面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来探讨一些具体改革的方案,希望对平面构成课程教研工作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平面构成 教研改革 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30

1 引言

设计已经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从平面海报的设计还是从产品三维立体的设计,平面构成是其最为基础的课程。这门课程最早发源于1919年德国,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我国设计教育的必修课。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形式美在艺术设计中的构成原理,以及构成法则和构成规律。作为一门理论课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目前平面构成教学已经成为艺术专业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给学生从基础绘画艺术到设计艺术之间的结合起到了核心作用。因此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上应该通过引导式教学来挖掘学生创新的空间以及思维,引领学生感受生活并提升挖掘创作灵感能力。对于平面构成这门基础课程的教学,不能够简单将其设定为普通的专业基础课,应该从实现造型目的的一种艺术形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简单模仿到自主创作的主观能动性。

2 平面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平面构成教材内容相对落后

平面构成课程在我国艺术专业的教育中三十年不变,这些教材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对于我国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能力及情趣发生了变化,使这些教材里的内容明显变得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设计发展的需求。

2.2 教学和设计能力脱节

平面构成是一门基础课程,一般而言是在低年级开始学习。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在之前的美术学习或者设计学习中,很少涉及到平面构成的知识,再加上有些院校在开设平面构成课程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所以,未能进行针对性的选择,无论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都以同样的课程,同样的内容进行教学,再加上教学模式的程式化以及平面构成本身抽象概念较多,理论较多,所以容易造成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方向,思路打不开,最终引起教学和学生专业设计能力培养方面的脱节。

2.3 轻视理论教学

很多院校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一般而言具体的实践容易增强授课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具体的操作和设计理念,但是仅仅注重实践但不注重理论的教学,同样会给学生的设计能力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平面构成的创作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表层,而不能够通过原理来寻求设计的原因,因此很难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大量的模仿前人的实践教学,容易给学生造成固定思维,实际上是限制住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3 平面构成教研改革的创新

3.1 注重图形创意的教学

传统的美术教学更多体现具体的表现,艺术设计一般是从素描造型再到三大构成基础最后再到学习艺术设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较难转变思路,因此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应该采用优秀的案例进行示范性教学,通过形式的模仿让学生对自己潜在艺术能力进行挖掘,也就是从模仿再到自觉这个过程的蜕变。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素材进行收集,然后对这些素材进行抽象化,使之成为图形创意的元素,运用抽象的点、线以及面的构成原则来实施抽象基本型以及骨骼的设计。这种注重创意的教研改革,显然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3.2 强调革新观念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在教学方式上对于专业设计院校而言也需要紧密结合目前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释放对构成教学方法的创新,革新传统的教学关键,其中制作的手段将是革新的重点,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多媒体课件并利用板书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改进,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直观的设计效果,因此能够给学生带来意象上的想象空间。在教学手段上不要局限于手绘,同时还需要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教学环节上需要对于学生在电脑绘图软件的课程上面,做一些时间顺序方面的变动,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就可以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学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注重手绘和电脑的综合使用。

3.3 注重新材料和新知识的学习

传统的平面构成课程内容相对陈旧,很多案例所需要的设计材料以及知识也相对陈旧,不能够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因此老师要紧密结合目前平面构成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当下的热点设计元素以及各种先进的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进行设计案例,避免以传统单一的毛笔、颜料以及卡纸当工具呈现的一种平涂、打点以及勾线的单一设计模式,这显然不能够充分表现现代的设计思维和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新材料的挖掘使用,实际上新材料本身就能够带来更多的设计元素,提升学生的创意空间。同时,通过对新材料的合理运用,也促使学生对于新知识学习的渴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都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4 总结

平面构成是设计专业类学生的基础课程,是美术和设计之间的桥梁,因此在教学上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对目前平面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创新的教研改革思路,特别是在注重新材料方面的学习,强调革新观念方面以及注重平面构成的创意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小妍.探讨平面构成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包装世界,2010,(6).

[2]毛珍珍.“平面构成”学生认知状况调查与分析[J].包装世界,2010,(6).

[3]王东.平面设计中动画型虚拟体验式课件的应用探讨[J].消费导刊,2009,(11).

作者简介:庞闪闪(1982-),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文学硕士,助教,从事艺术设计、民间美术、工艺美术教育研究,攀枝花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

秦汉帅(1981-),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文学硕士,助教,从事艺术设计、民间美术、工艺美术、摄影教育研究,攀枝花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

上一篇:“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教学改革分析 下一篇:浅析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