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7-07 11:01:35

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基础学科里重中之重的小学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独特优势,对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该学科的特点,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选的教材文质兼美,内容丰富多彩,注重人文、渗透德育,为我们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了丰厚的教育资源。如,“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又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爱如茉莉”诉说着在平平常常的小事中的真爱是那么动人心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借机说教,不能灌输;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和阅读教学水融、不露痕迹的。我们应该深入钻研教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在教学《负荆请罪》这个小话剧时,精读课文后,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组合排练这个小话剧。同学们个个排练得兴高采烈。在交流表演中,小“蔺相如”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风采,小“廉颇”那诚心诚意悔过的精神真是演得惟妙惟肖。相信同学们已深深领悟、敬佩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及廉颇知错就改这两种品格的美,并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他们为榜样,时时鞭策自己。

二、积极依托说话习作,巧妙疏导学生心理

认真翻阅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也有不少可以进行疏导学生心理的好材料。如,“学会拒绝”让孩子们懂得并学会了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学会拒绝;“学会解释”告诉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有被别人误会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心平气和地说明原因;“学会申诉”甚至教育我国学生的生命财产、合法权益随时都受国家保护,如果受到侵犯,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这些内容编进了小学语文课本中,编者真是匠心独具啊!这一方面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载体,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又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正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们感到困惑的东西,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用。因此,我往往要花上一课时的时间来上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课,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不可没。

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多多少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艰难,这就需要教师成为其引导者,为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点亮一盏灯。“动手写一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抓住契机,让学生进行习作或小练笔,鼓励孩子们“我手写我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材中有“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主要是倾诉一些不解,沟通彼此心灵的”,有“向父母表达真挚谢意、学会感恩”等作文内容。我也经常会在每学期中设计1~2次这种类型的小练笔题目:《我想对您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我积极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能在习作中倾吐心声,另一方面又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洽地统一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日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其中尽情倾吐自己的心声,挥洒自己的才情。教师则可通过评改学生的习作,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探索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积极探索语文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渗透目标搭建广阔的平台。每周一、周三、周五的课前两分钟为我班的经典诗词诵读时间,而每周二和周四则是名人名言诵读时间。名人名言中有许许多多有关诚实、宽容、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学会感恩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有利的精神内涵。通过诵读,孩子们不但日积月累学到了不少名人名言,而且这些名言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心灵。这学期,我班开展了“谈理想”的语文实践活动。全班同学纷纷上台将自己的理想以及为何产生这一理想、如何实现理想进行演说,最后在激昂的乐曲声中秩序井然地将自己的“理想小树叶”贴在教室黑板旁边的理想树上,以此常常勉励自己为理想不懈奋斗……

当然,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五花八门的途径,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但要注意“因文置宜”!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同步进行、和谐统一、相辅相成!■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

上一篇:“追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下一篇: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