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陕西水利建设

时间:2022-07-07 10:53:34

话说陕西水利建设

2006年12月22日~2007年1月13日,陕西省水利厅领导到陕北、陕南6市抽查了18个区县的水利工作。笔者随同参加了此次视察,对于陕西各地区的水利建设颇有感触。

精心施工是基本保障

陕南、陕北地理状况不同。根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陕南雨多、水多、石多、土少,主要解决防洪保田问题;陕北雨少、水少、石少、土多,主要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陕北造地规模较大。子洲县2006年开辟了3大万亩示范区、6大会战点。放眼望去,一山连着一山,每个山头都是螺旋式的基建工地。并且成立了验收工程队,拉着皮尺逐亩丈量,不符合规定的坚决取消补助,提高了造地水平,消灭了不合格田块。

陕南造地的质量很高。宁强县汉源镇草坝场农田基建现场,给检查组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百多亩地,楞坎全是由十里外拉来的石头砌成,两边是水泥台阶,顶部有水池,地面平整。山阳县寺沟农田小流域治理,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指挥,坡改梯,共49.87公顷,质量很高;商南县青山乡新庙、马蹄店、阳坪土地整理项目,一条沟11公里,全是精品。

“以人为本、以水为先”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陕北、陕南这样特殊地势地貌地区尤其如此。在距山口11公里、距县城34公里的志丹县杏河镇米老庄,一位姓苗的中年人说:吃水要到4里外的山沟里担,只有一小潭水,去迟了还担不上。今年政府给我们打了450米深的井,水龙头安在家里,这是我们人老几辈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在延川县黄河边的一户人家里,我们看到这样一幅图景:一家人围坐在炕头吃饭,自来水向缸里哗哗地流着。女主人说:我们祖祖辈辈挨着黄河水,担水倒很方便,就是稠泥水,要沉淀两天才能吃,现在有了自来水,实在太好了!

吃上自来水,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热情,也增加了各级政府的决心。改水的成功经验,正在逐步推广。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让农民都能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创新机制是活力之源

各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部门联合,资金捆绑;规模建设,整体推进”的做法,整合农、林、水、土地、农发、扶贫等部门资金,集中投向建设区,水田坝草林路综合治理。

一是创新造地机制。榆林市完成淤地坝改制2014座,换回资金2132万元,再投资新的淤地坝建设。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各市政府均出台了理顺水利管理的文件,有些强化了民主监督,有些出让给个体,有些变成股份制。正在由大锅饭向科学管理发展。

通过为期半月的视察,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我对西安市的水利工作以后的开展有了新的认识。

(一)做好水文章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前提。

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有了水,城市就变成了仙境;水是一个城市的血脉,没水的城市就像患贫血的人。汉中、商洛、安康都在水上做文章,用大水大绿营造环境。西安是国际化的大都市,西安也是一个缺水的城市,要提升西安的品位,应该在水上大做文章。

(二)确保粮食安全、饮水安全是水务工作的关键。

要确保粮食安全,就要确保基本农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确保饮水安全,就要根治氟超标水、苦咸水、污染水,解决缺水问题,让城乡居民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西安的渭河以北,水量充足但水质差;渭河以南水质好但水量不足;南部旱塬区缺水严重。在蓝田县魏家凹村,一个小组长告诉我,他们村只有一眼井,在沟底,担一次水要走二里路,还得排一个小时的队,下雪天路滑全家就没水吃。西安市还有190万人没解决安全饮水,我们的任务还很重。

(三)吸收社会资金是发展水利的根本途径。

人民离不开水,政府也不可能把钱全部拿来解决水的问题,怎么办?让利于民,在社会找钱。其他市和西安市长安区的秦沣水厂、蓝田县的蓝桥电站等,为我们走出了一条社会融资的好路子。特别是污水处理问题,是西安市长期存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完善法制、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准入制度,创造公平环境,利用经济手段调动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

(四)锻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是干好水利的有力保证。

在全省考察,水利工作出色的市、县、乡、村无一例外,都有一批热爱水利的人。而往日的先进,因人非也辉煌不再。要搞好水利工作,就要大力实施水利人才战略,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一是要选好带头人,落实领导责任;二是要配好班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三要重用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科学治水的能力。建立一支与水利现代化相适应,具有高素质和优良作风的人才队伍,才能搞好水利工作。

上一篇:金竹铺就致富路 下一篇:成都 争创西部第一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