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成本研究

时间:2022-07-07 09:18:18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成本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也逐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能对土地、材料、水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以节约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为进一步明确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间的关系,本文以全寿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起了一套用于评价绿色建筑效益-成本的系统,通过对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进行对比,得出二者的差额净现值,最终从经济角度分析出绿色建筑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成本;效益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设计与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在建筑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无害、低耗、健康标准,并且在拆除后,也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一类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能对土地、材料、水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以节约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

二、绿色建筑成本分析特点

全寿命周期下的绿色建筑成本分析,是对传统建筑成本效益分析加以改进的一种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一)以全寿命周期成本法为基础。全寿命周期下的绿色建筑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全寿命周期成本法,该方法强调在评价建筑经济性能的同时,还应从项目规划到项目拆除整个过程,考虑建筑的经济性能,也就是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初始投资,也要考虑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拆除)中产生的所有费用。

(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综合考量。分析绿色建筑成本,除了要考虑到可量化的、显性的成本外,还要考虑不可量化的、隐性的成本。也就是要综合考虑建筑产生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同时还要让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建筑成本相结合,以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最低化。

三、全寿命周期下的绿色建筑成本分析

(一)效益指标。从定义上来看,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主要在于3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由3方面可将绿色建筑效益归为3类:环境效益、资源效益、舒适度效益。

1.环境效益。绿色建筑所应用的材料比传统建筑更环保,所以能够有效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通常来说,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室内及室外环境两方面,其中室内环境影响,主要指家具材料、装修装饰材料、建筑材料等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由于绿色建筑所使用的建筑、装修材料均为绿色环保材料,这些材料具有无放射性、无毒性、无污染性、可回收性,不但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及室内环境,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室外环境影响主要指温室气体(主要为CO2)的排放。所以比起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此为绿色建筑所特有的环境效益。将处理CO2及室内环境污染的相关费用量化,表示为ΔQ,即为绿色建筑产生的环境效益。

2.资源效益。绿色建筑产生的资源效益体现在能源、材料、水资源、土地资源方面。由于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秉持了土体优化使用的原则,对各种工业废料进行充分利用,减少了粘土砖的使用,所以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在拆除传统建筑时,除了有80%的钢筋及铝得以回收外,其他建材基本上都无法回收利用,而绿色建筑所拆除的材料中,有60%以上都能回收利用,其在减少了建筑拆除时的清理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利润。由于绿色建筑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建筑的保温隔热、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性能,所以能有效降低居民对照明、采暖、降温等设备的使用率,以节省电能。据相关文献显示,在能耗方面,绿色建筑要比传统建筑低70.0%以上。对传统建筑及绿色建筑的资源能耗进行测量,并对其进行费用量化,二者的差值以ΔL表示。

3.舒适度效益。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了建筑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问题,所以能够明显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同时,绿色建筑还对外墙、屋顶、建筑前后均进行了绿化,扩大了绿化面积,增加氧气释放,从而使建筑周围的空气质量更好,同时外墙绿化也有利于建筑散热、保温,让人们居住感觉感舒适。由于舒适度为定性指标,所以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法,了解人们为提高居住舒适度而增加的费用,这部分费用以ΔS表示。

(二)效益―成本分析。应用“有无”及“差别”对比法,对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效益、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有”代表绿色建筑,“无”代表传统建筑。利用“差别”对比法,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差别部分,差别部分仅为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有差别的内容,而非全部内容,以实现对比信息量、数据量的简化。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效益-成本对比,详见表1。

表1 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效益-成本对比

将绿色建筑的建设期假定为T年,全生命周期假定为N年,每年的建设效益、成本都折算到竣工那一年,则绿色建筑投资净现值增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建设成本、舒适度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均取正值):

ΔNPV=(ΔD-ΔS-ΔL-ΔQ)×(j+1)-1

上式中,j表示社会折现率。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为互斥方案,在ΔNPV不小于0时,两种方案(传统建筑、绿色建筑)均可行;在ΔNPV小于0时,则仅有绿色建筑方案具有可行性。

从目前的绿色建筑研究及应用情况来看,不少技术都还处于研究阶段,也有部分技术较为成熟,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并未推广应用,所以现代绿色建筑建设一次性投入的建设成本会远远高于传统建筑。本次通过应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对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发现绿色建筑在维护阶段、运行阶段有着明显的经济优势,其产生的效益是持久的,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赵.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D].北京交通大学,2010.

[2]张慧萍.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成本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段计先.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基于价值工程[D].重庆大学,2011.

上一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