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网球裁判员培养现状及建议

时间:2022-07-07 08:16:33

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网球裁判员培养现状及建议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晋升网球裁判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专家访谈与文献资料,提出普及网球文化等方法来解决非体育专业高校学生裁判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非体育专业 网球裁判 裁判规则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94-02

随着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网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在非体育专业高校组织网球比赛中,裁判员完全由教师担任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并非所有的体育教师都能胜任网球裁判工作;而与此同时,又有一些学生渴望学习裁判技术、想成为一名业余网球裁判员。在这种双向需求的情况下,培养一支由学生组成的网球裁判员队伍,势在必行。

一 非体育专业学生网球裁判员培养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1.加强基本规则训练

由于高校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有些学生在实践中养成了不良的习惯,直接导致了手势、术语的不规范,从而也降低了学生裁判员现场的发挥。如果这些得不到及时的指正,这些错误必定会日积月累后定形在学生身上,使他们在裁判生涯中只是昙花一现,很难有更好的发展。相比体院学生,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劣势不言而喻。要想有朝一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球裁判员,就必须从刚开始学习起就从思想上、体能上、心理素质上、技术上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这不仅是要学生对此事业感兴趣,更要有教师将学生的兴趣化为志趣,就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从思想上统一认识,在基本功上狠下功夫。

2.培养学生兴趣

网球裁判员在我国多为业余,是靠自觉性来坚持学习和工作的。如果要立志成为一名高水平的网球裁判员,就要投入和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其中个人对这项事业的热爱和自身投入将直接影响到一名业余裁判员的成长。对于高校网球教师而言,如何培养非体育专业学生对网球的兴趣,进而产生对网球裁判的兴趣,让这些学生关注裁判工作并有信心、有决心将他们的选择进行到底,是一名网球教师对学生培养过程中责任心的具体体现。

要将非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网球裁判员,首先应做好网球裁判员的理论教学,让学生理解网球规则与网球裁判法。因为他们面对的多是基层网球比赛,球员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裁判员只要判好场上明显的得失球,就能控制好整场比赛,但如果对学生裁判理论的教学过于简单,将起不到直接的教学的目的。(1)新裁判员往往忽视经常出现又直接影响比赛结果的细节问题,仅仅单纯的报分数,而不是用规则去判断、用心去衡量比赛,如果这样执裁不但会影响运动员发挥,也不利于以后裁判工作的发展。(2)匮乏的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裁判深入学习,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难以自我总结和实现自我提高。(3)当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仍想参加网球裁判工作,而没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会为他们学习最新的竞赛规则带来不便。

3.实践总结与再学习

当学生经过一定场次量的临场执裁后,或多或少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教师能够在现场第一时间向学生指正,譬如报分术语的错误、误判球的处理、干扰比赛重赛的解释等;而有些问题,多是学生对网球规则的理解不深造成的,为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就要求学生对规则有深刻的认识,对网球运动的精神有进一步的了解。针对赛场上一些有共性的、典型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集中讲解,也可以聘请一些高水平的裁判员与学生座谈,彼此交流,增强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

对于一名网球裁判员而言,不断地总结和再学习是完善自我临场执裁能力和水平的必由之路。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他们有着较高的领悟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规则理论对突发事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建议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形式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方式,可以是师生间的讨论与共同研究。这种谈论式的自主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自主分析问题的热情,也为学生今后从事裁判工作养成与时俱进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4.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非体院学生的体育活动无非是课内的体育教学与课外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无非是教会学生如何活动。在课内因受到整个教学计划和教学时数的限制,给学生裁判临场执法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更何况并非每个教学班都有学生裁判,不同的教学进度反而会给整个教学计划带来负面影响。要弥补这种不足,也为了在实践中锻炼学生裁判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裁判水平,就需要依托学生课外活动的广阔空间。不同学校间网球协会的比赛能为学生裁判展示自己裁判能力搭建很好的舞台。

二 有效培养非体育专业学生网球裁判员的建议

第一,高校体育教学部和学生会应更多地开展网球文化的普及工作,在校内成立老师与学生网球协会,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校内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或教师与学生的正规的网球比赛,在比赛前对学生进行网球裁判员的选拔与培训,也可聘请高水平裁判员到校讲学,编写统一的网球裁判培训教材,组织学生系统学习理论。

第二,组织学生外出观摩各种级别的网球比赛,让学生感受高水平网球裁判员在执裁过程中体现的风范和气质、工作方法和应变技巧,使学生对网球裁判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配合高校体育教育和学生业余活动的特点,多安排学生走出校门,与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有益的交流。在比赛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裁判工作,在临场实践中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找裁判的“感觉”,积累比赛临场经验,提高学生裁判水平。

第四,重点培养优秀学生裁判员,根据《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的有关规定,凡符合要求的,可向上一级网球协会和市区体育局报批等级裁判员,获批准的学生应授予其等级证书。

参考文献

[1]许立群.浅论网球运动的中国特色[N].人民日报,2004.5.26

[2]宋奇男.网球运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

[3]薛欣.网球运动在高校快速发展的多因素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赖炳森.1993~2000年我国网球科研现状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1)

[5]徐泽、麦雪萍.论网球运动时尚与终身体育的正诱导对普通高等学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自选课程教学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3(4)

[6]赵洪生、张宏.浅析影响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J].科技信息,2009(35)

上一篇:简论公共英语主题教学的输入与输出 下一篇:基于PBL视角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