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时间:2022-07-07 03:53:50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摘要]文章在充分研究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的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应用式研究。文章在比较优势原则、区域联动原则和社会效应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的实际情况,选取了系列指标。文章选取了广东省十个产业作为备选产业,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打分,最终选出了广东省应当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主导产业选择;广东省;因子分析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044

1引言

目前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此背景下,区域充分释放当地产业的活力和生产力,其关键在于其主导产业的选择。主导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特征如下:在区域经济内部其具有较大的市场弹性和竞争力,可以带动区域整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有,是地方发展的核心与重中之重。国内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口,选择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则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广东省而言,其作为经济带头大省,科学地选择主导产业以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亦十分关键。

国外学者关于主导产业理论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罗斯托、赫希曼和筱原三代平提出了关于主导产业研究的系列理论,为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们试图从不同角度阐述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和发展路径。[1]“主导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赫希曼提出的,同时其也提出了关联产业的准则。罗斯托进一步明晰了主导产业的特点,但是关于如何选择的方法却没有涉及。在此基础上,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明_提出了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持。

国内学者在研究主导产业时主要侧重于应用层面,即讨论选择原则和不同研究方法的应用研究。朱欣民(2004)进行了概念的区分,进一步明晰了研究对象的针对性,避免概念的混淆。[2]同时国内学者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基于中国社会现状的基准和原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周振华提出的三条应用基准,[3]以及关爱萍等提出的六条基准。[4]在研究方法层面,国内的选择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王敏将高产业增长率原则等多个原则相结合,评选出重庆的支柱产业。在重庆研究主导产业方面开展了开拓性工作、丰富了重庆经济研究的内容,为重庆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客观的评价。[5]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革新和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国家所提倡的新兴经济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支持更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则成为了主要问题,何雄浪等学者则在此背景下提出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方法。[6]

上述研究对于如何进行区域主导产业给予了理论方面和应用层面的指导,当前学术界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主导产业选择的体系。本文在综合各评价体系和自身知识结构的情况下,将以因子分析法作为本文的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如何选择主导产业进行分析。

2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建

2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标准确定

在选择某一区域的主导产业时,不仅以相关主导产业的理论及研究为基础,而且需要充分结合广东省自身的经济特点。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又具有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优势,经济对外联系强。因此在进行指标的选取时,既要立足于中国发展现状又需要将国际情况纳入考虑范畴。因此,结合广东省的经济特点和有关基础理论,笔者认为提出区域主导产业的选取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211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部门应该是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竞争优势的、长期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因此,选取主导产业应选取区域经济中聚集有大量资源,获得明显优势的产业。此类产业一般在当地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自然能够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和活力。政府大力促进这类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刺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212区域联动原则

某一地区内部产业的发展一定不是单一而孤立的,不同产业之间必定存在或疏远、或密切的关联。对上下游具有明显联动作用的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因此在进行主导产业选择时,应当尽可能选择对其他产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带动效应的产业。政府对此类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将有效打造地区产业链,带动其他相对不具备更高产业关联度的产业发展,从而可以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213社会效应原则

对于该类的基准,不仅经济环保而且影响着广东省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对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就业人口数和一个较低的失业率可以带给这个地区的优势是明显的,社会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在如今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背景下,广东省的就业人数充足,可以缓解社会的养老负担,从而减少社会的负担。能源消耗量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可持续发展,雾霾现象不可忽视,在选择广东省主导产业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其能源消耗问题,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22主导产业选择分析指标确定

在以上三个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广东省实际和资料的可获取情况,笔者选取了以下指标作为评价广东省主导产业的主要指标: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总值、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能源消费总量和就业人口数。

同时考虑到广东省的总体发展状况和体量,在对各产业发展状况和规模进行比较后,笔者选取了以下产业作为备选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都呈现出较高的体量,无论是工业增加值还是利税总值都破千。以上产业在广东省众多产业中所占的工业生产值十分的高,均有被选定为广东省主导产业的可能性。

3主导产业选择定量分析过程

以上十个产业入选成为本文选择主导产业的备选产业。本文选取因子分析法作为分析方法,基于此方法对以上产业进行评价并打分,从中选取出C合得分高、各项指标表现佳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为了使所参与计算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在获取数据的基础上,笔者对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在极值化、标准化、均值化等几种无量纲处理方法中,笔者根据所获取的数据特性,采用标准化法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统一了所获得的数据的量纲。

笔者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之后,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运算的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共同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笔者根据计算所得的初始特征值,提取了两个因子作为公因子,这二者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948%。第一主因子主要反映了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值、就业人口数指标,故将其命名为“经济及社会效益因子”。第二主因子主要反映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能源消费总量,因此将其命名为“关联度及环保因子”。

通过分析确定两个主因子之后,对两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得到两个主因子所对应的权重,如表1所示。

4结论

在对各产业进行因子分析后,笔者得出了其在所选指标体系下的得分和排名。在这十个备选产业中,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上三个产业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值规模较大,在广东省的各项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情况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情况类似,产业规模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因子得分较高。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则是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因子的得分虽然不高,但关联度及环保因子的得分较高。综合而言,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相较于其他产业整体表现更好,将它们作为主导产业势必将可带动广东省地区经济的强劲发展。

住房价格微观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能为房地开发商、房产出租者定价提供参考,也为住宅投资者、承租者提供决策依据。

决策树结果图

参考文献:

[1]A T CourtHedonic Price Indexes with Automotive Examples[J].The Dynamics of Automobile Demand, General Motors, New York,1939:98-119.

[2]聂冲, 贾生华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购物中心商铺租金微观决定因素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 2009(4):111-117

[3]全百松一线和二线城市写字楼租金微观影响因素的研究评述[J].现代经济信息, 2013(1):262-263

上一篇:基于目标规划的影子长度变化规律分析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就业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