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沪高速(G2)扬州段桥梁运营风险管理与实践

时间:2022-07-07 01:25:42

浅谈京沪高速(G2)扬州段桥梁运营风险管理与实践

摘要:众所周知,高速公路桥梁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高速公路通行安全与畅通。然而,近年来相继发生桥梁安全事故,不仅让人们心存担忧,桥梁安全都已成为当前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重点。本文就高速公路运营中,高速公路桥梁运营风险进行了分析,总结经验提出了桥梁运营风险评估,通过对桥梁运营风险评估能够更加合理的指导桥梁管护工作,控制桥梁运营风险,保障高速公路桥梁安全。希望为广大桥梁管护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桥梁安全;运营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高速公路运营中,桥梁性能随着时间不断劣化,确保桥梁一直处于绝对的安全水平相当困难。为此,桥梁管护必须采用各种优化方法,利用可用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同时,使得桥梁得到最有效的管护,从而保障桥梁的运营安全。总结京沪高速(G2)扬州段历年桥梁管护经验,通过科学系统分析方法,辨识并分析桥梁运营风险因素,量化风险发生的概率,评价风险损失,并寻求各种可行的风险应对策略。通过风险评价的实施,明确桥梁运营中风险,指导桥梁管护、合理编制桥梁检查与维修计划;还可以在桥梁运营中,针对性地采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将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提高桥梁运营的安全水平,做好桥梁风险预控管理。

一 桥梁运营风险定义

从广义上讲,只要某一事件的发生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性,那么就认为该事件存在着风险。而在保险理论与实务中,风险仅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发生与否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桥梁运营风险就是指由于桥梁结构原因、突发事故、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的桥梁受损、交通中断等影响桥梁运营的事件。

二 桥梁运营风险识别

危险源是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桥梁运营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桥梁结构风险和桥梁环境风险两大方面。

(一)桥梁结构风险

桥梁结构风险主要指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不足或退化产生的安全风险:安全性主要指桥梁承载能力;适用性是指桥梁结构的运营状态;耐久性是指桥梁各个子结构及材料的劣化、损伤对于桥梁的影响。

(二)桥梁环境风险

因为桥梁劣化状况与所处环境及使用情况关系较大,对运营环境条件不同的桥梁,桥梁环境风险也不相同。根据京沪高速(G2)扬州段桥梁实际情况,桥梁环境风险主要有桥梁外力侵害风险、通行车辆超载风险、火损风险、交通事故影响风险等方面。

1、桥梁被外力侵害受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车辆对桥梁的撞击,二是船舶撞击桥梁。管护桥梁,最重要的是要防止这两个意外的发生。

近年来,超高车辆撞击立交桥梁事故频发,已成为我国桥梁和交通安全的重要威胁。由于超高车辆撞击事故难以完全避免,所以存在下穿道路的桥梁必须考虑受撞风险。

桥梁在通达陆路交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沟通各类水域之间陆路交通的重要纽带,然而,对于水上航行的船舶来说,桥梁却无疑是一道人工增添的航行障碍,容易导致船舶碰撞桥梁事故发生,这些事故轻则擦伤桥墩,重则致使桥梁严重受损、垮塌和船舶倾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甚至还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必须重点关注跨越通航河道的桥梁安全。

2、通行车辆超载风险主要指超载车辆对桥梁的安全影响。作为公路桥梁基本可变荷载之一,车辆荷载在各种荷载组合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重载运输的需求急剧增加,各地超载车辆大量出现。桥梁的超载一方面可能引发结构破坏事故,尤其对于中小跨径的桥梁,由于其活载效应在总荷载效应中的比重较大,重载车辆往往会对其产生严重的损害甚至垮塌。另一方面,由于重载造成的桥梁内部损伤不能恢复,将使得桥梁在正常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危害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表1:近年京沪高速(G2)扬州段超重车辆通行情况表

年份 90吨以上车辆(辆次) 最重车辆吨位(吨) 备注

2010年 66 186.06

2011年 100 266.3

2012年 44 224.4

2013年上半年 45 126.3

上表是对京沪高速(G2)扬州段近几年超重车辆通行情况的不完全统计,明显能够看出京沪高速(G2)扬州段通行的超重车辆不仅较多,车辆总重量也较大,

3、火损风险主要指桥下易燃堆积物对桥梁安全造成的安全隐患。桥下堆积易燃物的存在可能造成桥梁的火损。

4、交通事故影响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事故车辆直接对桥梁造成损伤的风险:例如倾翻、火烧、危化品泄露等。二是由于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拥堵,桥梁桥面大量积压车辆。

三 桥梁运营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预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各项风险大小的计算:根据风险的概念,用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它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的乘积来表示风险的大小,用以下公式表达:

R=P*f

式中:R-------风险的大小;

p--------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f--------发生危险造成后果可能受损程度。

桥梁运营风险评价通过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发生危险造成后果可能受损程度的测算得出风险大小。

桥梁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由桥梁管护经验结合京沪高速桥梁受损事件发生情况得出;

表2:京沪高速(G2)扬州段桥梁受损事件统计表

受损事件名称 受损事件

发生数量 占事件发生总数的比例 事件统计数据标准

桥梁结构受损 805 76.96% 桥梁结构发生的病害或缺陷数量

车辆撞击 85 8.13% 发生车辆刮碰、撞击桥梁的事件数量

船舶撞击 5 0.48% 发生船舶刮碰、撞击桥梁的事件数量

车辆超载 75 7.17% 年平均超重车辆(超过90吨)通行数量

火烧 55 5.26% 发生桥梁火烧事件的数量

交通事故 21 2.01% 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拥堵的次数

合计 1046 100%

分析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根据桥梁实际情况,根据经验判断风险产生的可能受损程度为“轻度损失”、“中度损失”和“重大损失”,选取相应数值。

桥梁运营风险评定方法

表3:桥梁运营风险评定方法

风险名称 风险可能性 风险造成后果的可能受损程度

判断标准 判断值 备注

桥梁结构风险 76.96% 一类 20 桥梁结构风险可能性采用桥梁技术状况数据

二类 40

三类 60

四类 80

五类 100

运营环境风险 外力侵害风险 车辆撞击 8.13% 根据下穿道路的桥下净空及超高车辆通行情况进行判断 可能“轻度损失”10-40可能“中度损失”40-70可能“重大损失”70-100

船舶撞击 0.48% 根据水中桩基分布情况及下穿航道船舶流量进行判断 可能“轻度损失”10-40可能“中度损失”40-70可能“重大损失”70-100

通行车辆超载风险 7.17% 根据桥梁单孔跨径判断,单孔跨径越大,超载车辆产生风险的可能性越大 可能“轻度损失”10-40可能“中度损失”40-70可能“重大损失”70-100

火损风险 5.26% 根据桥梁易燃堆积物存在的情况判断:堆积物越多,堆积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可能“轻度损失”10-40可能“中度损失”40-70可能“重大损失”70-100

交通事故影响风险 2.01% 根据桥梁是否处于事故多发带、事故拥堵时桥面积压车辆等情况 可能“轻度损失”10-40可能“中度损失”40-70可能“重大损失”70-100

桥梁运营风险R=∑P *f

对桥梁运营风险中的各项风险分别根据桥梁管护经验进行评价后,将各项风险值累加得到桥梁运营风险。

四 桥梁运营风险策划

风险评价后,分别列出所有桥梁的运营风险清单,并按照风险大小对桥梁进行排序,分类采取不同的管护措施。

(一)桥梁运营风险大于80的桥梁,按照危桥处置,封闭或限制交通,24小时检查跟踪,立即组织维修加固或拆除处置;

(二)桥梁运营风险大于60、小于80的桥梁,须立即进行桥梁适用性评定,同时视桥梁状况限制交通,每日检查跟踪,立即组织维修加固,改善桥梁运营环境,降低桥梁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桥梁运营风险大于40、小于60的桥梁,提高桥梁检频率,视条件尽量改善桥梁运营环境,定期对桥梁结构的病害进行维修加固;

(四)桥梁运营风险小于40的桥梁,按照正常桥梁检查要求进行检查;

(五)桥梁运营中单项风险大于60的桥梁,须重点关注该桥的此项风险,加强检查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六 桥梁运营风险控制

通过桥梁运营风险评价,明确了各桥运营风险的大小及桥梁运营中须重点关注的单项风险,就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及现实条件来采取适合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桥梁结构风险

桥梁结构风险主要是由于设计、施工、材料原因以及随着运营时间不断劣化等因素产生的桥梁不利影响,目前控制桥梁结构风险的主要手段还是加强巡查,及时发现桥梁病害和缺陷,通过桥梁维修加固降低桥梁机构风险。

(二)车辆撞击风险

由于超高车辆撞击事故难以完全避免,要减少超高车辆撞击损失,除管理和教育等“软手段”外,增强桥梁的抗撞击措施,减小撞击事故对桥梁的损坏等“硬手段”也必不可少:

1、根据下穿道路车辆通行的需求及发展趋势,重新设计、改造高速公路下穿道路的桥下净空。通常我们采用降低下穿道路标高、提升上跨桥梁标高等手段增加桥下净空,对于无法采用上述方法提升桥下净空的道路,我们可以新设一条超高专用车道及配套指示标志,指导超高车辆安全穿过高速公路。

2、对于部分偶然发生超高车辆刮碰桥梁的下穿低等级道路,可采用在下穿道路(下穿高速公路段)两侧设置限高龙门架、超高导向标志等措施避免超高车辆直接撞击桥梁,同时指导超高车辆绕行。

(三)船舶碰撞风险

1、加强通航河道中的水中桩基的防撞设施,例如:采用桥墩上增设横系梁,增强桥墩的整体刚度,从而提高桥梁整体抗船舶撞击能力;设置防撞围堰、捆绑废旧轮胎等,避免或减少船舶直接撞击桥梁。

2、完善通航河道中的船舶航行导向标志,引导船舶安全穿越主通航孔。

3、加强通航河道的水中桩基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四)桥下易燃堆积物风险

高速公路桥下易燃堆积物由来已久,而且非常难以治理,桥下易燃堆积物成为影响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重大隐患;同时桥下空间相对隐蔽,很多桥下易燃堆积物较多,未得到及时有效清理。

1、抓源头,加强宣传教育,减少、杜绝桥下堆积物的产生。

要解决高速公路桥下堆积物这个难题,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发放纸质告示书、影像资料的收集、查找桥下堆积物物主、通过与地方村组、居民面对面的沟通,提高沿线干群法律意识,明白桥梁安全重要性,自觉提高遵纪守法、维护公路安全意识,达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同时改变广大群众往桥下堆放物品的陋习,减少、杜绝桥下堆积物的产生。

  2、加强巡查及清理,做到长效管理

加强对高速公路的桥下堆积物巡查,提高清理效率。完善巡查制度,实行保洁单位自检、养护中心普检、工程科抽检等三级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堆积及时阻止、发现堆积物及时通知保洁单位进行清理。其次要提高桥下堆积物清理的水平,坚持对检查中发现的桥下堆积物24小时内完成清理,在清理桥下堆积物的过程中,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群众的理解支持,要在清理中宣传法规,教育群众。做到对桥下堆积物早发现早处理,对桥下堆积物进行长效管理。

(五)车辆超载风险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主要有两大原因引起:一类是车辆超载引起的;另一类是由于设计缺陷或施工不当引起的。 作为公路桥梁基本可变荷载之一,车辆荷载在各种荷载组合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重载运输的需求急剧增加,各地超载车辆大量出现。

1、抓源头:高速入口控制超载车辆上高速。根据辖段内桥梁技术状况,计算出辖段内桥梁的最小安全承载能力(通过对桥梁承载能力的评定),根据最小桥梁安全承载能力,限制超重车辆通行。联合交警、路政部门通过在高速公路入口处设置称台、加强运政稽查等措施,减少超载车辆上高速公路的机率。

2、控制过程:减少桥面停车对桥梁的影响:(1)加强巡查,及时清障,减少重大车辆停留桥面的现象;(2)发生路堵时,及时清障、采取借道分流等措施杜绝桥面上的车辆长时间积压。

(六)交通事故风险

在日常运营中,难免会遇到桥面发生事故车焚烧、危化品事故等情况,为避免车辆焚烧、危化品泄露对桥梁安全产生影响,应针对该类事故制定详细的处置预案,及时采用措施:

1、视事故现场情况,将焚烧的事故车、危化品车辆拖离桥面后再处置;

2、加快清障效率,及时消灭桥面火灾,清除桥梁危化品;

3、跟踪检查发生过桥面火灾、危化品事故的桥梁,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七 桥梁运营风险评价的实践运用

例1:京沪高速K967+207新通扬运河大桥,桥长1125.7米,主跨45米预应力砼箱梁,下穿通航河道新通扬运河,下穿G328国道、桥下净空5.3米。

表4:京沪高速K967+207新通扬运河大桥运营风险评价

风险名称 风险可能性 风险造成后果的可能受损程度

判断标准 评定值 备注

桥梁结构风险 76.96% 三类 60

运营环境风险 外力侵害风险 车辆撞击 8.13% 下穿道路桥下净空满足道路要求,检查未刮碰痕迹,道路两侧桥墩距离道路较远 15 可能造成轻度损失

船舶撞击 0.48% 下穿航道等级较低,通行船舶数量较少 40 可能造成中度损失

通行车辆超载风险 7.17% 单孔跨径最大45米,桥面通行超载车辆较多 60 可能造成中度损失

火损风险 5.26% 桥下易燃堆积物较多,且清理后经常回流 55 可能造成中度损失

交通事故影响风险 2.01% 未处于事故多发带、桥面积压车辆概率较小 10 可能造成轻度损失

桥梁运营风险R=∑P *f 54.7915

例2:京沪高速K913+743横泾河高架桥,桥长1390米,最大跨20米的宽幅空心板连续刚构桥,下穿二级公路马横公路、桥下净空4.5米。

表5:京沪高速K913+743横泾河高架桥运营风险评价

风险名称 风险可能性 风险造成后果的可能受损程度

判断标准 判断值 备注

桥梁结构风险 76.96% 二类 40

运营环境风险 外力侵害风险 车辆撞击 8.13% 下穿道路桥下净空较小,桥梁有刮碰痕迹,路侧桥墩存在被撞风险 65 可能造成中度损失

船舶撞击 0.48% 无下穿通航河道 0 无损失

通行车辆超载风险 7.17% 最大单孔跨径较小,桥面通行超载车辆较多 20 可能造成轻度损失

火损风险 5.26% 桥下易燃堆积物较多,且清理后经常回流 55 可能造成中度损失

交通事故影响风险 2.01% 处于事故多发带、路堵时桥面经常积压车辆 65 可能造成中度损失

桥梁运营风险R=∑P *f 41.702

通过例1与例2对比,可以看出:新通扬运河大桥(例1)运营风险大于横泾河高架桥(例2),主要因为新通扬运河大桥桥梁结构风险较高(属于三类桥梁),在日常检查与管护中须重点关注,优先开展维修加固。

在例1与例2中,可以看出新通扬运河大桥(例1)运营风险中的桥梁结构风险、通行车辆超载风险,横泾河高架桥(例2)运营风险中的车辆撞击风险、交通事故影响风险都较高,须有针对性开展采取风险预控措施,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低,减少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所以,桥梁运营风险评价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对辖段内各座桥梁的运营风险评价,将桥梁运作风险进行量化排序,明确了桥梁运营中桥梁检查、维修的重点、便于更加合理有效的编制桥梁检查与维修计划,指导桥梁管护工作;同时还可以发现桥梁运营的单项风险过高时,及时采取风险应对措施,将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减少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八 桥梁运营风险评价需进一步完善

本文主要是从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者的角度,针对京沪高速(G2)扬州段桥梁的实际情况,结合桥梁管护的经验,将风险评价理论应用于桥梁日常管护中,桥梁运营风险评价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很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上一篇:市政路桥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浅析居住建筑中的舒适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