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追一个梦

时间:2022-07-07 01:19:28

打小,仝正国就觉得自己跟一般人不太一样。其实年轻时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只是大部分人很快就在现实中发现自己泯然众人。仝正国不同,大半辈子过去了,她还这么想。

她也的确有些与众不同。不过,直到2003年,人们才发现了这件事。那一年,55岁的仝正国坐进天津市塘沽一中的教室,正儿八经地当起了高一新生,立志跟自己的孙子辈共赴“高考独木桥”,一圆自己的大学梦。如今,仝正国走在河北联合大学的校园里。63岁的她,已经是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

17岁的人生转折

仝正国的人生规划里,大学曾是最理所当然的一项。“从小我就认为我应该上大学,而且是最好的大学,因为我学习特别好,不用怎么学都会,用现在的话说,属于‘超常儿童’。”

她记性好,背书时就像给书拍照一样,“我脑子里有这本书,从哪个字翻篇我都知道,不说过目不忘,东西看一遍也能记个80%。”到现在63岁了,她对自己的记忆力还很得意,念两遍就能记住别人的手机号;坐车路过一条街,就能知道街上有哪些店面……

仝正国寻思着,自己将来不上清华也得上北大吧,她心气儿高,想着“在科学方面做些贡献,当中国的居里夫人”。

可1965年,17岁的仝正国初中毕业,“人生中第一个打击”来了,她连高中都上不成――政审不过关。

仝正国难过之余倒也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不让上学就工作吧。读书之外,她还有点儿别的爱好――打乒乓球。一年一届的区联赛,她是区工业局代表队的队员,不见得能打出多好的名次,但总是全心全意、精神抖擞地去打。

1970年,第二个打击来了,厂子里不让她去打球,换了个出身好的人代替她。这一回,仝正国3天没说一句话,心情特别灰暗。她想自己的人生明明不该是这样,应当有些成绩,“我有那个能力,”可结果,“这一生就这样,跟平凡人一样了。”

55岁的高中生

仝正国那一代,多的是时代造就的“平凡人”,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了一部分她的同龄人的命运。那年,她刚好卡在可以报考的年龄线上,却没去报名。“思想没解放,根本没敢想,在单位也还挺好的。”如今回忆往昔时,仝正国有些后悔自己那时不够勇敢。

踏踏实实干到退休,人生也过去了一多半,她生活的重心只剩下孙女跟麻将了。

2001年,高考不再限制报考年龄。当年,媒体报道了南京的七旬高考生汪侠,仝正国看完就动了心思,“我这挺好的脑子都荒废了,可算有个机会让我补回来,我要考大学。”家里没人支持,仝正国并不介意,她不但要考大学,还要上高中。找了好多所学校,都说没这样的先例,直到2003年秋,55岁的她终于成为了塘沽一中的一名新生。

“太难了,难得吃饭都拿眼泪就着吃。”什么都得重头来,英语她完全不懂,考试考了14分;数学她只学到三元一次方程组,别人初中就学过的函数让她糊里糊涂,单元测验27分;语文,头回考试考通假字,她根本不清楚那是什么东西;不知道答题卡怎么用……高中头一年,55岁的仝正国每天只睡4小时,“要不我怎么赶上的?天天咬着牙,那时候我能挺过来,后来所有的事我就都能挺过来。”

这么辛苦图什么?考大学有什么意义?“我从小就认为我应该上大学,现在能上我为什么不去?起码能学到很多知识。”跟打麻将的日子相比,这样的日子更合她心意,累,但开心。

仝正国永远记得,她数学第一次及格得了63分。她也永远记得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有其他班的老师跑来问:“学号52号是谁?全年级就她历史选择题全对。”她还记得期末考试,黑板上写着各单科成绩第一名,“地理”下面的名字是她的,叫多少人跌破眼镜。

63岁的大学生活

2006年高考,仝正国考了388分,超过三本线3分,被昆明一家高校录取。入学后,因为她身子弱,出现了高原反应,只得打道回府。2008年,60岁的仝正国以446分,高出三本线11分的成绩,考入了河北联合大学。“听人说我是全国唯一通过高考统招考进大学的高龄本科生。”60岁后,仝正国成了人们眼里不寻常的“奶奶大学生”。

“奶奶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跟其他人一样,备战高数、应对四级、为考试开夜车、偶尔逃逃课。所有科目里,她最爱高数,最怵英语,但大学3年没挂过任何一科。有一点,仝正国特别强调:“不管分高分低,每一分都是我的真实成绩。”说到这儿,她又感叹,“混的人不少,一点儿都不懂得珍惜。我要是年轻多好啊,绝对奔着哈佛、麻省理工去了!”

她身体毕竟不比20来岁的年轻人,写字慢,考试总答不完题,视力也不好。她还有家庭上的牵挂,每个周末都要坐三四个小时的车回趟天津,看看老伴,瞅瞅孙女。家人对她的求学依然不怎么赞同,可理解、支持她的人也不少,仝正国收到过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其中很多出自同龄人之手,有人说:“你在替我们实现梦想。”

如今,梦想都实现了吧?“哪儿都实现了?我原来的梦想也不是考到大学就完。”她正准备考研,买了书,报了暑期辅导班,夏天怎么过已有了打算。63岁的仝正国打定主意把自己不一样的求学之路走到底,“我的权利我就应该享受,我就这么想。”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上一篇:我的艰难选择 下一篇:企鹅“大脚”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