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节点上强劲出击

时间:2022-07-06 11:26:28

摘要:《深圳特区报》评论《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是近年本地媒体批评本地职能部门的力作,引起强烈反响。启示有四:“生猛”的评论还是稀缺品;评论还是要适当保持战斗性;评论编辑和评论员在选题时应开阔思路,不宜自我设限;评论的标题很重要。

关键词:《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 本地媒体批评本地职能部门 灯下黑

2011年5月9日,《深圳特区报》发表评论《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乍一看标题,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篇评论评的是外地官员或部门。若有人真这么想,也不过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思维定式。因为批评本地政府部门的评论,实在少见,以如此尖锐的语气批评本地政府部门的评论更是少见。

以往不是没有出现过本地媒体批评本地职能部门的事,而是这些评论在以一种比较讨巧的方式进行评议。由于这种讨巧,使得这种评论变得不痛不痒,也就难以让群众满意并实现强大的舆论监督效果。

随举一例,今年2月18日笔者在《深圳特区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议本地事件的评论《以雷霆之势痛击“黑职介”》,此稿被评为报社当日B稿。文章写道:“打击‘黑职介’,规范职介市场,是管理部门的应尽职责。有关部门须高度重视媒体曝光、群众举报情况,媒体曝光一起,受骗者或群众举报一起,就应闻声而动彻查一起、严打一起。”也算是为有关部门提了醒。但这种完全从正面说话的评论,丝毫没有对权力提出批评,难以触动有关部门,在受众中也难以产生较大影响。

笔者翻阅了武汉一家报纸对于当地一些事件的评论。这家报纸在当地出现的一些问题上并非保持“灯下黑”,而是发出了声音,但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篇文章写完了,也不知道批评的是哪个部门。比如5月6日的一篇评论《做无愧于权力责任的事》,评的是武汉非法营运出租车屡禁不绝的现象。评论写得很好,但全篇不指向任何一家政府部门。这种指向不特定对象的评论,比起直指某某部门的来,其震撼效果肯定要小。

大致说来,这些年有些批评本地职能部门的评论,兼具以下特征:一、评小事不评大事;二、不指向特定部门。还有一些评论,所评事虽重大,但属于暗指,外地人压根不知所云。比如某地通报一位高官违纪问题后,当地媒体立即配发从正面去倡导、要求清廉风气的评论,只字未提高官违纪一事。这样的评论,连“死老虎”都没有打一下,难以产生多大反响。

《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就是因为它评的是法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且直指具体职能部门。此外,措辞尖锐而不偏颇。这三个因素,造就了它的传播效应。

一是受众纷纷叫好。报社一位同仁对笔者说,这是《深圳特区报》近几年来最有血性的一篇评论。另一位同事说,他的多位朋友纷纷向他夸赞这篇评论的犀利。来报社办事的深圳大学斌教授看到评论后说,写得好,报纸就该发这样的文章。另外,还有多位同事转告外界对这篇评论的赞赏。

其次,媒体反响强烈。央视新闻频道5月9日在《新闻1+1》节目的解说词中提到:“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今天《深圳特区报》一篇评论使用的标题的确尖锐。文章指出,深圳住建局既非执法部门,亦非司法机关,却声称要严肃处理行使正当权益的农民工,追究其刑事责任,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①节目主持人董倩和特约评论员白岩松在节目中一再提到深圳特区报评论对深圳市住建局收回文件所起的监督及推动作用。当晚的央视新闻频道的《24小时》也转播了这篇评论的部分内容。中央级媒体对这篇评论的引用、赞赏与传播,凸显了其非常意义:本地媒体评议本地问题不再是“灯下黑”。这无疑是舆论监督的一种进步。

评论出台之后引起的强烈反响,是笔者始料未及的。而这篇评论能够发表,也是笔者事先不敢想象的。

深圳市住建局于4月27日不当通知之后,《南方都市报》于5月7日率先进行了报道,标题为《农民工群体上访讨薪 大运期间或追刑责》,并于次日发表评论,把此事以及“清理治安高危人员”、“菜刀实名制”等事一并评了一遍。但也许由于5月8日正是周日,看纸质报或电子报的人比较少,评论引起的反响并不大。5月8日,《京华时报》、《西安晚报》等媒体都转载了相关新闻,新浪等网站在新闻频道首页转载了《京华时报》消息。笔者和几位同事,都看到了新浪网转载的这一条。大家都认为这个通知涉嫌侵权,很为农民工朋友鸣不平。

但我在刚刚看到新闻时,完全没有想到就此写一篇评论并发表。因为此前深圳实行“菜刀实名制”时,我曾经早早地就写好了评论,但因故未能发表。这一次深圳市住建局出来这样一个意在维稳的规定,与“菜刀实名制”的目标基本一致,所以我觉得应该也不宜作出评论。

在当天由部门主任向总编上报评论选题时,总编辑提出,在外地出差时看到当地报纸转载了深圳市住建局有关通知的报道,他感到很愤慨,认为这是法盲式的规定,并提出时评理论部可以就此事写一篇评论。

在写稿时,我起初拟定的标题是《群访讨薪的规定有悖法理》,后来觉得太平,于是用了总编辑提到的“法盲”一词,改为《严禁农民工群体上访讨薪,是法盲出的馊主意》,主任觉得标题后半部分可以,前面文字太长,还需琢磨,于是我将其改为《请问住建局,这是哪个法盲出的馊主意》,主任在和我讨论后,将标题改为《严禁群访讨薪,是法盲出的馊主意》。值班编委将标题直接改为《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简短有力的标题,很适合在第二天的央视口播――当然,当时谁也不知道央视第二天会转播这条评论。关于农民工群体讨薪这一“非正常方式”往往是被逼出来的这一段,以及上访讨薪是农民工权利这一段“正确的废话”,被值班编委砍掉了。改动之后,稿件简洁多了。

对于正文,主任和值班编委都进行了较多修改,使得文章直指要害,简洁有力。如我在写到深圳市住建局相关通知的前五条时,认为其中约束建筑施工企业的一条过于严格。但主任把这一点删去了,使得文章很快转入对关键问题的分析。

文章的写作诚然是一个精细打磨的过程,但相比以往的时评或工作评论,并没有用去更多的时间。相比那种十余次修改的编辑部文章,其出炉可谓迅速。除去其中送审环节延误的时间,其初稿写作和反复修改,也就用去三个多小时。

其发表后引起的强烈反响,首先在于点题点得准,抓住了“大活鱼”。而总编辑在点题时的态度,直接为这篇评论确定了基调――严肃批评。

帮忙不添乱

稿件被央视转播后,许多看到相关节目的外地朋友问我,写这篇稿之前,报社是否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授意?另一个问题是,发表这篇稿后,报社是否受到了很大压力?这两个问题粗略看来正好相反,分歧点在于稿件是否合乎当地政府的态度。其实这两个问题都不是我所能回答的。时至今日,结合所闻,我可以试着回答。

其一,总编辑在点题时,是凭借新闻评论敏感和对评论节点的准确把握,而没有得到有关部门授意。在稿件刊发当天,市委宣传部专门向报社致电表示感谢。这说明,市委有关部门在稿件发表前并未向报社“吹风”。

其二,报社并未因这篇评论而惹上是非。在5月10日深圳市住建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该局有关负责人说:“《深圳特区报》就此发表评论文章,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此,我们表示虚心接受。”这次新闻会还透露:立即撤回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后另行向社会。就在5月10日当天,深圳市住建局重新有关农民工讨薪的文件,修改后的文件中,严禁农民工非正常讨薪的字句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建筑业农民工应当依法反映欠薪诉求,自觉维护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

通过有关方面的表态来看,市委市政府认可《深圳特区报》对住建局不当通知一事作出评论的举动。作为深圳市委机关报,能够发文批评深圳市住建局,这表明了深圳市住建局有关通知属于部门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这样的表态,是在给政府帮忙而不是添乱。尤其是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都发表评论批评此事的态势下,本地党报同时发出犀利的批评,起到了维护本地党政机关公信力的效果。

结语

5月10日,在深圳市住建局诚恳认错并道歉后,再次由总编辑点题,本报跟进推出评论:《“糗事”的三点教训》。评论初稿的标题是《再也不能干抹黑城市的傻事》,评论对象仍是深圳市住建局不当通知一事,稿件中也提出了建议:有关部门应该严格进行决策风险评估,在出台部门规范性文件之前应进行合法性审核。总编辑认为这样写的意义已经不大,应跳出住建局一事来总结教训,可从公仆意识、法治意识和办文程序意识三个方面去总结,以期对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务员提出警示。于是我将标题改为《从负面案例中汲取法治智慧》,将原稿正文也推倒重来,主任将标题改为《从负面案例中汲取法治教训》,对正文也进行了部分修改。后来,总编辑重拟了一个标题,并对正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修改。凌晨三点半左右,此稿才最终定稿并上版。第二篇评论为本报点评深圳市住建局不当通知一事画上了圆满句号。从这篇稿件的出炉及反响中,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第一,“生猛”的评论还是稀缺品。《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之所以能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与这类稿件的稀缺有关。长期以来,中央级媒体对地方问题发声不足为奇,但本地媒体对本地问题的评论,确不常见。这是稿件所处的大环境。再加上总编辑敏锐把握住建局不当通知后所引发的舆论态势,适时点题,争取主动,一起促成了这篇稿件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第二,评论还是要适当保持战斗性。现在,一些旨在实现“理想国”的高谈阔论型评论层出不穷。这类评论动辄放眼全球,往往对评论对象不作具体分析就跳出去看世界,似乎外在的经验拿来就能用;动辄拿体制说事,似乎问题都能从体制上找到病根。不能说这样的评论没有增长民智、予人启迪的价值,但如果报纸上都是这类评论也是不行的。“一点一滴地改造”、一桩一件地解决,这才是达到“理想国”的良方。对具体问题不作深入剖析,却高谈阔论“那边风景独好”,恰恰很难对“理想国”的实现产生推动作用。目前,南京《扬子晚报》、厦门《海峡导报》在保持评论的战斗性上做得很好,在时评界的声誉也很好。这说明,至少我们还需要战斗,向那些具体的违背法治精神、违反公序良俗的事件、现象开战。只有这样,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推动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等宏大目标的实现。

第三,评论编辑和评论员在选题时应开阔思路,不宜自我设限。评论空间的拓宽,不能一味等待政策。评论工作者自身,通过评论作品去捅一捅评论的“天花板”,“天花板”才会越来越高,评论空间才会越来越大。当前,网络评论的较大尺度,为整个言说空间的拓宽作出了贡献。传统媒体的评论,至少不应该总是龟缩在安全线之下,而应该时不时来一些顶格或稍稍出格的评论。同时,评论要做到顶格或稍稍出格,不能蛮干。恰如其分地把握舆论态势与节点,适时出击,才能既出彩又不至于挨批。这种新闻评论敏感离不开长期锤炼,也离不开对各方舆论的综合把握。

第四,评论的标题很重要。评论标题最好直接体现观点,好的标题让人眼前一亮,好标题中的猛标题则能抓住眼球。如果这篇评论用原来的标题《群访讨薪的规定有悖法理》,如此温柔的语气估计很难引人注目。如果用《严禁群访讨薪,是法盲出的馊主意》,也显得拖沓、乏力。

注 释:

①[新闻1+1]大运会:你U我U,大家U!省略/china/20110509/111185_1.shtml,2011.05.09.

(作者单位:邓辉林,深圳特区报时评理论部;刘祥平,贵州民族学院传媒学院)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从青岛《红星时代》看民营地方英文报刊的特色 下一篇:从百姓视角看春晚现象